繁华的。
只不过最近他们遇到了麻烦,现在日本民众正在抗议西方列强,侵犯他们的国家主权。”
“日本国家主权遭到侵犯”,对刚刚走出国门的远东学子来说,无疑是一次思想上的巨大冲击。
得益于日本政府宣传工作做得不错,凭借战平西班牙的战绩,在东亚地区很多人眼中,日本已经是新晋列强了。
要不然大家也不会远渡重洋,跑过来学习强国之道。怎奈刚刚抵达东京,就遇到了眼前这一幕。
“伯安兄,日本不是当世强国么,怎么会……”
不待青年男子把话说完,唤作伯安的青年学子就打断道:“这个问题,就说来话长了。
现在这个场合也不适合聊这个话题,还是先去我的住处吧,免得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远在异国他乡,最怕的就是麻烦。远东帝国可不是什么能抗事的主,遇到了事情就自己解决吧,甭指望一帮之乎者也的官老爷们会出头。
带着疑问,众人来到了一座两层木质小楼内。外表虽然略显陈旧,但是内饰却非常讲究,非常符合华人的低调内敛风格。
……
沏上了一壶茶后,唤作伯安的青年学子缓缓开口说道:“居住在这里的还有国内的两位同学,只不过他们受邀参加游行了。
因为你们要来,我就没去凑热闹了。事实上,他们也不愿意参加的,只不过拗不过人情。
你们初来乍到,往后遇到这种事情,能躲就躲吧,实在是躲不过去,也不要往前冲。
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如非是必要,尽量不要出门,更不要参加社团活动。”
略微年长的男子问道:“伯安,你这么慎重,最近发生了什么?”
“本来以为你们是知道的,看来老家的消息还是严重滞后。半个月前,东京爆发了反俄游行示威。
不知道中途发生了什么变故,参与游行的民众冲进了俄驻东京使馆,所有俄外交工作人员全部遇难。
俄使馆案爆发后,引发了各国驻东京使馆的强烈反弹,在英奥两国牵头下组建了公使团。
公使团成立后,围绕着俄使馆案的调查权、审判权同日本政府发生了激烈冲突。
昨天中午,英奥两国海军还炮轰东京湾。具体情况怎么样不得而知,反正日本政府让步了。
不仅移交了案件的主导权,迫于公使团的压力,还连夜逮捕了反俄复仇会、铁血复仇会等多个社团的成员。
消息传开后,今天东京就爆发了维护主权运动,要求政府释放逮捕的俄使馆嫌疑犯,拒绝公使团介入使馆案。
不管最终结果怎么样,接下来东京多半还要乱上一段时间。这和我们关系不大,你们最好不要参与进去。”
看众人目瞪口呆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已经被这个消息惊呆了。
参与进去,那是不可能的,这种事情躲都来不及。除非是活腻了,正常人都不会去凑这个热闹。
第九十三章、日奸在奋斗
真实情况,远比普通人看到的还要严重。为了确保协议顺利达成,明治政府甚至下令调离陆军。
山县有朋的本土保卫战计划,还没有来得及开始实施,就提前一步夭折了。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作为日本千年来的高光时刻,明治政府可不是等闲之辈。
国内有不稳定因素,大家都是了然于胸。俄使馆案中陆军参与的痕迹那么明显,自然不能让他们留下东京添乱了。
借口都是现成,日俄关系破裂,边界局势紧张,需要调军队过去增援。
大义绑架谁都会,政客们的玩法,远不是陆军激进派那帮稚嫩少年能够比的。
“作为军人保家卫国都不去,还敢说自己是爱国者?”
现在是明治政府,日本上下尚未发疯,陆军自然也没有昭和时代的疯狂。
军令如山,不管民间闹得多么沸沸扬扬,陆军都只能收拾行囊、开赴前线。
越是激进派影响力大的部队,就越早被送上船。反倒是第四师团那样的“稳健型”部队,留到了最后。
别看后世关于第四师团的段子多,但是到了关键时刻,还是这支部队靠谱。
西南战争时期,第四师团就凭借出色的战绩,获得了明治天皇亲自颁发的奖状,并且还是日本陆军中唯一获此殊荣的部队。
令第四师团倍受日本政府青睐的原因,不光是他们战斗力彪悍,最重要的还是他们足够“安分”。
或许是文化传统的关系,这支来自大阪的部队从建立开始,就有别于其他日本军队。
日本陆军受武士道、军主义思想非常严重,大部分指挥官都主张士兵要有敢死精神。
典型的代表例子就是“乃木希典”,以他原时空在日俄战争中的表现,搁在其他国家,都是要上军事法庭的存在,却被奉为了“军神”。
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不喜欢盲目拼命,打仗的时候爱动脑子的第四师团,就显得非常另类了。
本来另类就受歧视,如果这支另类的部队,还倍受上层青睐,那就更加不能忍了。
多几个类似“商贩师团”、“窝囊废师团”的雅号,那也是在所难免的。
这些都是小问题,总之第四师团被留在本土负责善后,连同海军陆战队、宪兵队、警察一起维护国内稳定,顺便监督友军登船。
显然,这不是什么好差事。可是没有办法,这种得罪人的“苦差事”,只有军中另类的第四师团能够胜任。
陆军中的激进主义太猖獗了,除了相对理性的第四师团外,其他部队都是一支比一支狂热。
总不能将这个任务交给海军陆战队吧?
真要是让海军来监督,估计陆军上下非得精神崩溃不可,侮辱人都不待这样玩儿的。
……
走在大街上,斋藤大佐明显能够感受到异样的目光,那种感觉令人非常不爽,就好像他们干了十恶不赦的事情一样。
一名青年军官上前汇报道:“大佐阁下,这是刚刚抓捕的捣乱分子。”
扫视了一眼被抓的倒霉蛋,斋藤皱了皱眉头。没有任何例外,被抓的大部分都是学生。
一个个都昂首挺胸、趾高气昂,好像干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仿若刚刚大胜的斗鸡不可一视。
不用想也知道,又是一群被忽悠傻了中二少年。
正常人被抓到,就算是不急呼冤枉,那也是胆若寒蝉,想方设法为自己脱罪,哪有什么傲气。
“做得不错,上村君。把他们带下去,好生看护者,剩下的事情交给政府处理吧!”
类似的情况,最近见得实在是太多了,斋藤大佐已经丧失了和他们理论的兴致。
没有办法,想要说服一帮没有受过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