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12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是后世那个石油大国。除了土地略微肥沃一点儿外,基本上是要啥啥没有,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些许小挫折,动摇不了不列颠的霸主地位。代理人战争失败,只能证明扶持的代理人不行,并不代表着大英帝国就不强大了。

相比之下,华盛顿政府向维也纳靠拢,才是真正值得警惕。

国际政治的核心就是利益,跳槽换个老大,那都是常规操作。只要维也纳政府舍得出价,拉拢合众国也并非没有可能。

类似的操作又不是没有发生过,神罗现在的小弟,有很多都是从他们手下挖过去的。

小国被挖走也就罢了,要是仅有的大国盟友,也被挖了过去,伦敦政府就要苦逼了。

坎贝尔首相:“委内瑞拉的问题,眼下就走一步看一步吧。有机会我们再重新杀回去,没有机会就暂时放弃。

倒是华盛顿政府那边,外交部还是要多费点儿心,不要在关键时刻出了问题。

弗朗茨大帝看似温文尔雅,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折不扣霸权主义者,根本就不可能容忍一个可能威胁到神罗的存在。

从他们占据中美洲地区卡住了美国人的脖子,就可以看出来,维也纳政府不会允许美洲诞生一个大国。

有这个根本矛盾在,正常情况下,华盛顿政府根本就不可能倒向他们。

不过凡事都有可能发生意外。如果维也纳政府为了赢得霸权,放任美国人吞并加拿大地区,没准华盛顿政府真有可能动心。

至于日俄冲突的问题,本身就在我们计划的一部分,就让他们的仇恨结得更深一些吧!

诱饵已经放下去了,以毛熊的贪婪,只要西伯利亚铁路通车,他们势必要东侵。

现在就和日本人爆发了冲突,看来俄国人还真是没有耐心,连这么点儿时间都不愿意等。”

作为挖坑埋人的祖宗,论起挑事的功夫,不列颠自认老二,还真没有哪个国家敢称老大。

西伯利亚铁路还没有通车,日俄矛盾就先一步被挑起了。以毛熊那不肯吃亏的作风,不寻日本人的晦气,那才有问题。

……

英国政府在做准备,维也纳政府同样也没有闲着,大家都在为接下来的博弈准备着。

不得不承认俄国人就是心大,就连西伯利亚铁路的施工进度,都没有向外界隐瞒。

在一帮免费劳动力的无私奉献之下,西伯利亚铁路的施工进度,比外界预料中要快得多。

或许是因为美国人的铁路技术团队给力,又或许是法兰西劳工死起来不心疼,总之西伯利亚铁路的施工进展非常顺利。

用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的话说——“西伯利亚铁路的每一根枕木,都是用法兰西劳工的血肉铺出来的”。

对这个说法,弗朗茨是非常认同的。

根据来自沙皇政府内部的情报,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有超过25万法兰西劳工,为了西伯利亚铁路建设付出了生命。

究竟是冻死的、病死的,还是饿死的、累死的,又或者是工地上意外身亡,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了。

反正这笔账,法国人都要记在俄国人头上。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进入俄罗斯帝国的法兰西劳工,有很大可能是回不去了。

没有办法,俄罗斯帝国那么大,基础设施工程多得去了,沙皇政府正需要这种不要钱、死得起,且没有任何后患的劳动力。

法国人的记恨,那根本就不算事儿。纵使法兰西有朝一日翻了身,也不可能越过神罗跑来报复。

……

维也纳宫

“西伯利亚铁路的建设速度,出乎了我们的意料,比中亚铁路快得多了。

按照俄国人的说法,西伯利亚铁路1905年就能够通车。到时候制约俄国人东进的最大障碍就被扫除了。

一旦铁路通车,仅凭远东帝国和日本人,恐怕不是俄国人的对手。尤其是这两国还在几年前爆发过战争,很难联合起来。

为了限制俄国人的发展,我准备增强……”

不待腓特烈说完,弗朗茨就打断道:“西伯利亚铁路和中亚铁路是不一样的。

我们帮忙修的中亚铁路可是双线铁路,而美国人帮忙设计的西伯利亚铁路可是单线铁路。

纵使真得通了车,你觉得西伯利亚铁路每天能够发几辆车?

就这么点儿运力,供应日常所需是没有问题。一旦爆发了战争,俄国人马上就会感受到什么是后勤压力。

何况,你不觉得美国人帮政府修铁路很奇怪么?

西伯利亚铁路可不赚钱,营业收入能够抹平日常维护开销,都是上帝保佑了。

我想除了想要祸水东引的英国人,恐怕再也没有谁,能有这么大方了。

舞台都搭建好了,我不信英国人会没有准备。接下来我们在暗中推波助澜就够了,剩下的事情英国政府会安排好的。”

第八十六章、计划暴露

圣彼得堡,收到来自远东的消息后,尼古拉二世直接到了暴走的边缘。

事情的前因后果已经不重要了,反正日俄远东冲突爆发,落在尼古拉二世眼中,就是日本人在挑衅。

旧账还没和日本政府算,现在日本人又敢来挑衅,那自然是不能容忍了。

如果不是考虑到西伯利亚铁路未通车,后勤压力制约了军事行动,尼古拉二世恨不得现在就灭了日本。

当然,这只是想想而已。国际局势这么错综复杂,只有傻子才会冒然挑起战争。

沙皇政府准备东进不假,可什么时候东进,在什么背景之下东进,那就要慎重考虑了。

“吃一堑,长一智。”

最近几十年,俄罗斯帝国可没有少吃战争的亏,亏吃得多了,沙皇政府也跟着升华了。

一会儿南下,一会儿东进,看似战略目标飘忽不定,实际上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政治智慧呢?

在不列颠和神罗争霸的大背景下,作为世界第三大强国的俄罗斯帝国,丝毫没有渔翁得利的喜悦,有的只是深深的惶恐。

没有办法,想要争夺世界霸权,俄罗斯帝国的实力太弱了;想要混水摸鱼、渔翁得利,俄罗斯帝国的实力又太强大了。

别看俄奥关系很好,但是两国政府之间仍然充满了猜忌和不信任。维也纳政府都对俄罗斯不放心,英国人就更不用说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俄罗斯帝国做得越出色,就越容易引起两个霸主的忌惮。

尼古拉二世虽然性格优柔寡断了一点儿,但他绝对不是一个傻子。亚历山大三世留下的老臣们尚在,沙皇政府还没有滑入深渊。

掺合神罗和不列颠之间的霸权争夺,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