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98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4 英文 字 2个月前

该干的,俄军都已经干了。暴力手段已经用过了,现在就该轮到政治手段上场了。

不管法兰西精英阶层愿不愿意接受,反正一天不接受无害化处理,法兰西就一天不能恢复正常。

只有当反战思想成为社会主流,认识到了发动侵略战争的错误性后,法兰西才可以成为一个正常国家。

当然,驻军和限制武备还是少不了的。弗朗茨可不想让法国人再次武装起来,给自己添麻烦。

这一点,其实俄军做的就不错。把反对者都送去见上帝,把受牵连家庭的青壮劳动力全部弄到西伯利亚修铁路。

尽管法国人恨得咬牙切齿,可是在俄军的血腥镇压之下,倒底还是没有能够翻出大浪来。

没有办法,法兰西的山区面积实在是太小了。碰上了一个喜欢防火烧山的俄军将领,游击队的生存空间着实不大。

在过去的几年里,因为放火烧山,俄军每年都要消耗数十万吨燃油。若不是神罗就是世界第一石油生产国,这样的消耗还真顶不住。

按照目前这种情况,俄军一路烧下去,早晚都能够把森林祸祸完。

有了成功的案例在,后面跟着效仿学习就是了。反正神罗别的不一定多,但石油一定多。

又不需要真的把山烧完,只要做出一个姿态,吓吓那帮知识分子,断了他们的念想就行了。

反应过来的腓特烈,不确定的问:“要再来一次瓜分法兰西么?”

不是腓特烈多想,主要是法兰西最近几年被削弱的厉害,不光是经济搞得一团糟,国内的人口也是急剧下滑。

维也纳政府想要继续瓜分法兰西,只要拉上几个盟友,成功率那是相当的高。

弗朗茨严厉的回答道:“别胡思乱想了,欧陆战争后就对法兰西清算过一次了。现在再来搞一波,凭什么让人家心服?

除非你想以后出门,天天被人刺杀。要不然做这种事情的时候,就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理由,能够说服大多数人。

何况,没有了法兰西。你觉得西班牙、瑞士、比利时、撒丁等国,还会这么依赖我们么?”

打了败仗割地赔款,这是欧洲社会通行的规则。何况拿走的还是神罗的故土,法理上完全说得过去。

就算是法国人心中记恨,也可以慢慢消化接受。加上俄国人这个拉仇恨的大boss,把账算到哈布斯堡王朝身上的人并不多。

要是现在又搞一波瓜分,那就没得说了。估计法国人是有一个算一个,都会把神圣罗马帝国恨得死死得,刺杀皇帝的勇士肯定少不了。

除非能够把这些家伙全部干掉,要不然弗朗茨真心不敢出门。尽管他的护卫多,可常在河边走,谁又能够保证不湿鞋呢?

盟主也不是好当的,反法同盟的存在,核心就是“法兰西威胁论”,要是没有了法兰西这个共同的敌人,人心很快就会散了。

第七十九章、春秋大梦

在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换届选举的时候,弗朗茨又将两个儿子打发到了海外殖民地出任总督。

坦率的说,这个时候换人也是有一定政治风险的。英奥霸权争夺尚未结束,海外殖民并非稳如泰山。

一旦殖民地在未来的博弈中沦陷,总督就是首当其冲的责任人。但是没有办法,富贵从来都是险中求。

即便是皇室,政治资源也不是无限。为了保证政权能够顺利交接,政治资源肯定是优先向皇储倾斜。

在一个军功封爵的国度,没有足够的功劳和声望,纵使弗朗茨将他们推上了位,也很难服众。

为了长远考虑,提前打发他们去殖民地就非常有必要了。即便是没有能够积累到足够的功绩,至少也能够培养一批亲信党羽出来。

欧洲皇权可没有东方皇权那么强势,纵使是弗朗茨这种强势皇帝,很多时候也只能顺势而为。

虽然从长远来看,“海外邦国计划”对帝国更加有利,但是短时间却在损害中央政府的权力。

不是所有人的目光都有那么远,更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大公无私,弗朗茨可不认为这种计划能够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

作为皇帝固然可以强势压制住反对的声音,但是弗朗茨却没有能力让海外殖民地的民众都向儿子们效忠。

要是不能让大家心服,就算是迫于皇帝的命令勉强接受了,未来也会问题不断。

想要坐稳政权,更多的还是要靠自身努力。现在提前以总督身份,掌控当地权力就是一个很好的过度。

换届正是敲定事情的最佳时机,大家的视线都被吸引走了,根本就没有功夫关心殖民地总督人选的小事。

纵使有政客发现了,也只能装作没看见。要不然在接下来人事调整的过程中,就没有他们的位置了。

政治斗争是残酷的,相对而言维也纳政府的政治斗争,已经算是和谐的了。

只要不作死,就算是在政治斗争中输了,最严重的后果也就是回家带孙子。

神罗内部没有引起震荡,不等于外面也没有变化。接二连三的殖民地总督人员变化,还是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

圣彼得堡

看着手中的情报,尼古拉二世情不自禁的揉了揉额头。或许是刺杀留下了后遗症,每次用脑过度,他都会感到头疼。

“最近神圣罗马帝国海外总督不断换人,新任的总督还都是皇子,弗朗茨大帝又想要干什么?”

得益于心灵鸡汤导师的身份,弗朗茨在君主世界的威望不是一般高的。像尼古拉二世这样的后辈?就没有被少喂鸡汤。

作为一名有节操的导师?虽然说的都是忽悠的话,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营养。

具体的方案从来不给?但是大略的建议还是有的。以自身为案例?弗朗茨还让人编撰了一本奋斗史。

尽管艺术加工的成分多了亿点点,但是仍然具备参考意义?对年轻的君主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什么改革不能一跃而就,必须从细部着手;国家发展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不能投机取巧……

中心思想那是经典的不能再经典了?唯一的问题就是大道理好懂,要具体操作就麻烦了。

如果照抄弗朗茨大帝的奋斗史,估摸着小国努力种田三五十年就能够完成初步工业化,大国也要奋斗二三十年。

这个“工业化”?还是以现在的工业水准为基础的。考虑到时代在发展?实际所需的时间可能还会更长。

当然,已经有工业基础的国家,可以大幅度缩短这个时间。但是,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