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和法国人不共戴天的架势,想要从法兰西搜刮人才根本就不可能。
一场战争下来,修筑铁路的免费劳动力有了,推动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基础性人才也有了。
最关键的是军费,还是维也纳政府垫付的,一场打压法兰西的战争,沙皇政府实际上只是出了人。
从这方面来看,“向西”战略无疑是成功的。除了面子上不好看外,俄罗斯帝国实际上却是血赚。
如果能够将这些人才利用起来,靠着这波吸法国人的血,俄罗斯帝国的工业化进程至少可以加速十年。
相比之下,“东进”战略就要差强人意了。西伯利亚铁路正在施工中,距离通车还是遥遥无期。
在任何一个国家,人才都只是极少数。法国人的血也不是无限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向西”战略马上就要收官了。
叶夫根尼要表达的意思非常明显,西线是没法继续指望了,东进战略又受限于交通遥遥无期,短期内南下才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原地不动,等着西伯利亚铁路通车,再实施东进计划。想想就行了,不是每个国家都有那么好的耐心。
就算是沙皇政府高层能够等,下面的人也等不住。没有办法,印度实在是太富饶了,财富已经迷失了很多俄国人的双眼。
挑开了话题,众人的心情一下子沉重了起来。虽然俄罗斯帝国没有以下克上的传统,但是下面的人自作主张搞事情还是时有发生的。
英俄关系有多糟糕,没有谁比在场的众人更清楚了。尤其是在中亚铁路通车的当口,边界上得一丝火星,都有可能引发一场战争。
……
尼古拉二世:“不管怎么说,中亚铁路目前只是主干线通车。沿途很多地区,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力转运物资。
如果战争在支线铁路建设完成前爆发,我们根本就没有能力保障前线部队的后勤。类似的亏,帝国已经吃过很多了,现在绝对不能重蹈覆辙。
为了避免最糟糕的情况发生,帝国应该竭尽全力避免和英国人发生冲突。军方必须要看好前线的部队,帝国现在可经不起折腾。”
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尼古拉二世果断的采取了“拖”字诀。以支线铁路建设需要时间为由,先稳住军方主战派。
至于什么时候,支线铁路能够建设完成,那就要看局势怎么发展了。
第七十四章、无畏舰——罗马号
为了不被人渔翁得利,沙皇政府不想在这个时候挑起对英战争。作为风暴中心的不列颠,那就更不用说了。
没事跑到陆地上和一个列强开战,不列颠什么时候这么晓勇过?
就算是真的要打,那也是拉上一帮炮灰盟友一拥而上,单干是不可能单干的。
沙皇政府忌惮不列颠的实力,伦敦政府更忌惮毛熊的实力。最重要的是和俄国人开战,打赢了没多少好处,打输了却有可能赔上印度。
亲身领教了阿富汗游击队的厉害,英国政府对阿富汗地区已经不再留念。
可惜这些家伙也是欺软怕硬,对付英印殖民军的时候一个顶俩;遇上了不讲道理的毛熊,阿富汗游击队并没有惊人的战绩。
这并不奇怪,阿富汗虽然民风彪悍,但是当地资源贫瘠,适合农业生产的土地有限,能够养活的人口有限。
因为战争的缘故,当地的人口就更少了。沙皇政府又在阿富汗地区部署了二十多万俄军,当地军民比例已经达到了1:10。
一个俄军士兵看着十个阿富汗民众,就算是想闹也闹不起来啊!再怎么说,灰色牲口的战斗力还是要比印度殖民军强悍得多。
如果不列颠当年驻扎在阿富汗地区的军队都是主力,而不是英印军团,也不会被游击队欺负的那么惨。
毕竟,这年头的国际舆论只关注欧洲,对海外殖民地上发生的事情,各国都是默契的装作看不见。
当然,这只是想想而已。不列颠的陆军总兵力都不到二十万,如何能够派出二十多万去阿富汗地区驻扎?
虽说陆军比海军要便宜一点儿,但是仍然改变不了军队是吞金兽的事实。
除了俄国人这个例外,在和平年代,即便是欧洲陆军大国也不过养着五六十万常备军。
一次性派出二十多万部队前往一个地区驻扎,即便是维也纳政府都会感到压力,英国政府就更不用想了。
正是因为做不到,所以在欧洲局势大变后,英国政府才会放弃如累赘一般的阿富汗大部分地区,同俄国人暂时性妥协。
要是没有这些问题,英国政府咬牙死撑下去。以不列颠的财力,加上印度地区的人力,耗下去先被拖垮的肯定是俄国人。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则是利益的延续。英俄两国政府都认为现在爆发战争,不符合自身的利益,战争自然是打不起来。
挑拨离间只能恶化英俄之间的关系,并不能真正左右两国政府的决策。即便是神罗在沙皇政府中的影响力非常大?也没有到替他们做决策的地步。
……
亲自组织实施的第一波国际战略计划破产?除了略微感到失望外,腓特烈并没有沮丧。
挑起英俄战争?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
即便是早在九年前?维也纳政府就开始做了准备工作,帮助俄国人修筑了中亚铁路?那也只是恶化了英俄关系,略微增加一些成功率。
甚至为了不让自己的意图暴露得太过明显?在主干线通车后?第一时间就撤离了奥地利铁路公司的技术人员。
然而,这还是没有用。本身就是一个阳谋,再怎么掩饰也改变不了维也纳政府想要挑起英俄战争的事实。
在这种背景下,失败才是正常的。眼下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最多只能算是一次试探。
英俄战争现在不爆发?并不代表着未来也不会爆发。战争的种子已经埋下了,现在就等着生根发芽了。
……
七月,透过蔚蓝的天空,太阳如同大火球般照烤着大地,蒸发了云彩?天空显得格外的高。
炎炎烈日下的里雅斯特港,今天却显得格外热闹。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的卫兵?将码头围得水泄不通。
这些都没有影响到当地民众看热闹的心,仿佛已经是司空见惯?只是惊呆了初次到来的客商。
看着街道上不断增加的大兵,怕麻烦的杜成恩果断的带人回答了旅店?生怕惹来了滔天大祸。
没有办法?这年头的国际环境?对华商那是相当的不友好,不得不谨小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