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用做南下印度的军费上?
节操这玩意儿,英国政府没有,沙皇政府同样也没有。让缺乏最基本信任的两国合作,实在是太难了。
外交大臣卡梅伦:“信任的问题其实也不难解决,我们不方便出面,可以由第三国出面和俄国人沟通。
说服俄国军工同意修建西伯利亚铁路也不难,现在的沙皇可是尼古拉二世。不愉快的东京之旅,一直都让尼古拉二世耿恩于怀。
站在尼古拉二世个人的立场上,东进找日本人报仇,恐怕比南下印度的诱惑力更大。
毕竟,我们也不是软柿子。纵使中亚铁路通车,俄国人的胜算仍然不高。
相比南下而言,东进的成功率明显更高,带来的收益也会更大。
如果俄国人能够在霸权争夺落幕之前,先一步实现黄俄罗斯计划,那么又是三足鼎立的格局。
能够自己当老大,没有人愿意当小弟,何况还是傲气十足的毛熊。
别看俄奥关系似乎很好,实际上很多俄国人心中,都对神圣罗马帝国的欧陆霸主之位不服气。
这个诱饵,已经足以令俄国人上钩。沙皇政府只要踏出这一步,俄奥同盟也就结束了。
维也纳可以容忍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帝国,但是绝对无法容忍一个能够威胁到自身的俄罗斯帝国。
某种意义上来说,俄国人给神圣罗马帝国带来的威胁,比我们还要大得多。
毕竟,他们都是陆权国家,又恰好是邻居。欧洲大陆虽然广阔,却容不下两个霸主。
相比之下,反而是资金的问题不好解决。国会那帮老爷们是不会同意资助俄国人的,就算是战略需要也不行。”
“敌在国会”,这是每一届英国政府都会有的感慨。不吹不黑,英国国会给政府带来的麻烦,确实比任何一个敌人都要大。
如果没有国会和反对党拖后腿,国际局势也不至于演变到现在这副局面。
早在欧陆战争中期,上一届英国政府就想出兵干涉的,怎奈国会争吵、以及和反对党博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不等讨论出一个结果出来,法国人就大势已去。没得说尘埃落定,自然只有卖队友了。和不列颠做盟友同甘可以考虑,共苦那是不可能的。
类似的事还不只发生过一次,再往上追溯,还有前面的几次奥斯曼战争、法兰西侵吞意大利、奥地利兼并南德……等一系列的国际事件。
1895年的不列颠奈何不了神圣罗马帝国,但四十年前的不列颠,绝对有能力阻止奥地利扩张。
不说阻止奥地利兼并南德,至少能够破坏奥地利的殖民计划,皇家海军的绝对优势一直持续到了80年代初期。
在此之前,奥地利海军就是一个小弟弟。一直到前无畏舰问世,差距才被拉近到了拥有两败俱伤的能力。
当然,因为时代的缘故,法俄两个大boss在前方吸引了火力,以至于当时的政客低估了奥地利的威胁。
等英国政府开始重视的时候,神圣罗马帝国都快要出来了,再想要做什么已经晚了。
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后悔药。一不留神不列颠的霸权,就遇到了最严重的挑战。
前辈们都遇到过的问题,现在又一次落到了英国政府头上。
如果不能搞定国会,修建西伯利亚铁路计划的经费就没有着落;没有这条铁路,祸水东引就无从谈起;沙皇政府不东顾,那么分化俄奥同盟的终极计划,最后又会变成“水中月,镜中花”。
犹豫了一会儿功夫后,罗伯特·塞西尔点了点头:“外交部先找好和俄国人接洽的第三方,中间隔了一层,我们至少可以避开民众的愤怒。
至于国会的问题,你们先私底下和党内的议员沟通一下,我去拜访一下女王。”
没有办法,独自面对国会的压力罗伯特·塞西尔首相也怂,不得不寻求更多助力。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王室可不是橡皮章。虽然年迈的维多利亚女王,已经很少过问政治,但是谁也不能无视她的存在。
想要压制住国会中反对的声音,仅凭保守党的力量还不够。为了大局着想,罗伯特·塞西尔不得不求助于维多利亚女王。
第四十八章、烂摊子
钱难搞,中间人不好找。想要这个中间人,首先要具备三大基本要素:其一、要和俄国人有良好的关系;其二、具备一定的财力;其三、不受俄奥影响。
没有一个良好的关系,忽悠工作不好展开。只有关系足够好,后面的故事才好继续往下编。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纵使天上真的掉馅儿饼,在吃下肚子里之前,那也要先验证一下是否带毒。
这就需要一个好故事,一个让沙皇政府认为中间人是为了自家利益,才帮忙援建西伯利亚铁路的。
光有故事肯定不够,还必须要有一定的资本。这个资本不需要太多,只要垫付西伯利亚铁路的部分费用就行。
或者是效仿维也纳政府援建中亚铁路,找一家铁路公司承建西伯利亚铁路,允许俄国人拖欠勘探设计管理和机械设备租赁费用。
人工毛熊是不缺的,原材料也能够解决大半。除了钢轨可能需要进口外,其它的都可以让俄国人自己提供。
事实上,铁路施工最贵的就是人工和原材料。解决了这两个大头,成本去掉了百分之七八十。
没有税收、没有规费,这种战略级别的铁路,有人承建沙皇政府肯定是一路开绿灯,就连官僚都不敢乱伸手。
不吹不黑,原时空能够以不到二十亿卢布的成本,修通西伯利亚铁路的主干线,负责铁路建设的官僚绝对是卖力了。
或许贪腐仍然存在,但是相对清廉还是做到了。真要是以俄国官僚的正常水平发挥,这个数字不增加三五倍,根本就不可能完工。
没办法,西伯利亚条件太过恶劣,施工难度确实大。在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施工成本根本就不可能低。
所以财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的“不多”,那只是针对英国这种土豪而言的。
事实上,能够筹集上千万英镑,哪怕是分期筹措出来的国家,这个世界上也没几个。
虽然是不列颠在背后出钱,但是有财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如果是一个穷国突然拿出这样一笔巨款,肯定会引起俄国人的怀疑。
要是让沙皇政府知道,资金来自于伦敦政府,估摸着计划还没开始就已经凉了大半。
除了前以上两条,最重要的还是胆子大。这年头敢参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