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39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有钱没地方投的人太多了,总是会有几个胆大的。”

“赖账”?

不!

虽然贷款利息高了那么一点点,但是只要有能力偿还,西班牙政府就不会赖账。

国家信誉可是很值钱的,如果不是逼不得已,没有哪个政府会故意赖账。

“那就暗中派人盯着,暂时不要采取行动。只要每个月的贷款,能够按时划拨,我们就先配合他们。”

儒尼奥尔希望债主出问题,但绝对不是现在出问题。最好是等他们把贷款全部拿走后,再出现暴雷。

内心深处,儒尼奥尔还有一个无良的想法,那就是:先搜集犹太人的把柄,等拿到全部贷款之后,就反手举报一波,逼这些家伙跑路。

当然,这种事情风险也很大。一旦传了出去,西班牙政府的名声就臭了,再也不会有任何银行敢和他们合作。

“天下乌鸦一般黑”,可不是说着玩儿的。这年头的银行,就没有几家是完全干净的。

差距只在于问题大小的区别,一旦暴露在阳光之下,大部分银行都会吃不了兜着走。

布拉德公使点了点头:“没有问题,我会派人长期盯着他们,不会惹出乱子的。”

停顿了一下,布拉德公使问道:“大臣阁下,军购的问题你想好了么?”

不管是镇压菲律宾土著叛军,还是镇压古巴独立运动,都少不了军火。

西班牙的工业化仅仅只进行了一半,军工生产能力只能说“能造”。理论上来说,无论是飞机大炮,还是坦克军舰,西班牙都能够自主建造。

能造不等于能用,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莫说是飞机大炮、坦克军舰这些高档货,就连弹药生产能力都有些。

不光是产能不足,更重要的是造价高昂。自家的生产成本,和国际军火市场上的售价相差无几,偏偏质量又赶不上。

为了改变这一切,西班牙政府也做出了努力。

反法战争结束后,受维也纳条约的限制,法兰西被禁止从事军工生产。

生产武器的机械设备,直接被反法同盟给没收了,成为了大家的战利品,不是被各国拆了回去,就是在现场进行了烟火表演。

只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看似宝贵的机械设备,实际上却是鸡肋。

有能力利用这些设备的国家,早就完成了工业化,拥有自己的一套工业体系,根本就不需要这些东西。

需要这些设备的国家,又受限于工业基础和人才,拿到了机械设备,也利用不起来。

作为战胜国的一员,西班牙也没少从法兰西拆设备,怎奈缺乏配套的工业体系和产业工人,根本就无法投入工业生产。

显然,西班牙政府官僚不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人。以至于这些机械设备,现在都躺在仓库里等着生锈。

生产线开动不起来,弹药就是打一发少一发,以至于西班牙军中的法械装备很快就成了烧火棍。

正在西班牙政府在考虑,要不要花大价钱,从法兰西拉人回来开动生产线的时候,维也纳政府的武器装备援助也来了。

免费的东西不要白不要,在真香定律之下,西班牙军队很快就抛弃了法械装备,换上了战场上表现更优秀的奥械装备。

事实证明,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免费的午餐。前期占了便宜,现在就到了买单的时候。

伴随着日西战争的结束,免费武器弹药援助的时代也结束了。为了满足战争需要,西班牙政府不得不从神圣罗马帝国采购弹药。

儒尼奥尔:“我们的经费有限,只能省着点儿花。普通武器装甲和弹药采购,直接按照事先准备的清单采购就是了。

飞机暂时只购买二十架轰炸机,装甲坦克用途不大,对付叛军还不需要这些东西。”

让外交大臣决定军备采购,儒尼奥尔也是无话可说。这究竟是出于“信任”呢,还是出于“信任”?

没有办法,西班牙官僚最擅长的就是捞好处。下面的人同样不是专业人士,包括军方代表都是文官出身。

既然大家都是外行,那还不如让有节操的外行,来干算了。起码作为外交大臣的儒尼奥尔,不会眼皮子浅到要从中收取回扣。

第四十三章、后续影响

顾客就是上帝,甭管人家买的武器是否合适,那都是人家的自由。

正所谓“千金难买我高兴”。在这个问题上,神罗的军工企业脑子都非常清醒,从来不强迫顾客买自己不喜欢的商品。

技术封锁,出口限制通通不存在的。现在是19世纪,就算是把武器建造图纸全部打包送人,都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复制出来。

拿着武器逆推技术,那就更不用说了。估计也就英国人能够做到,其它国家就算是把技术推了出来,一时半会儿也无法量产。

那么问题来了,英国人搞一堆陆军装备出来,能够干什么?

总不能为了和神罗抢夺军火市场吧?

要知道,这年头正处于武器更新换代的大时代。今天还是先进技术,明天就有可能被时代淘汰。

想要一直保持领先,就必须要不断的投入。以目前国际军火市场的盘子,再怎么努力经营,和平年代也养不起几家吞金兽。

神罗的军工企业可以不断投入,那是因为神圣罗马帝国本身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军火买家。仅自身的军费开销,就占到了全球军费开销总额的1/3以上。

英国人的军费开销确实不低,但那也要伦敦政府舍得把钱往陆军上砸才行。很遗憾,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为了保持皇家海军的优势地位,英国政府就足够努力了,再和神罗搞陆军军备竞赛,那绝对是嫌死得不够快。

至于空军,这年头就是一个小弟弟。不管弗朗茨如何重视,空军仍然被海陆两军远远甩在后面。

神罗都是如此,其他国家就更不用说了。对很多国家来说,搞几架飞机回去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尽管空军在反法战争中表现出了不俗的战斗力,但是飞机的杀伤力主要都冲着飞艇去了,对地面部队的威胁有限。

在很多人看来,飞机最大的战略意义,不是用来轰炸,而是用来侦查敌情,和打击敌人地面部队的士气。

想要改变这一点,除非发动机技术再次突破,提高飞机的载重量。能够将更多、更大的炸弹,从天上扔下来,才真正具备战略轰炸的意义。

当然了,真要是发动机技术突破,不光飞机能够受益,地面上的坦克装甲车同样会受益,就连内燃机工业也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对神罗来说,这是花一份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