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27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传统:邦国的仇恨,不等于帝国的仇恨;邦国的战争,也不等于帝国的战争。

如果是外敌入侵,中央政府自然要出头;如果是你自己跑去入侵别人,那就后果自负了。

类似的案例,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上,出现的绝不低于三位数。

在普俄矛盾中,只要不是俄国人主动入侵,维也纳政府就不需要对普鲁士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

想要复仇,普鲁士王国只能单干。理论上来说,各邦**队数量都是可以自由决定的。

只不过超出编制范围之外的部队,中央政府是不需要分摊军费的,但是仍然要接受皇帝指挥。

得不到中央政府的支持,穷逼的普鲁士王国,自然没有向俄国人复仇的资本。纵使军方还念念不忘,但是柏林政府早就放弃了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公开的秘密就不是秘密,普鲁士军方暗地里的小动作,自然瞒不过弗朗茨的眼睛。

只不过他们一直都在规则范围之内活动,作为皇帝也不好干涉。

毕竟,普鲁士军方的“复仇计划”仅仅停留在“想”的阶段,又没有采取实质上的行动。

反正也就那么几个步兵师,纵使训练的再怎么精锐,也对中央政府构不成威胁,反而多了一个可堪一用的打手。

弗里德利希严肃的回答道:“放心吧,将军。我是丢不了的。刚才只不过是人太多,没有注意到你们离开。”

施利芬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不同于年轻军官们的好奇,老一辈普鲁士军官对神圣罗马帝国的感情才是最复杂的。

作为亲身经历两次普俄战争的主,施利芬亲眼目睹了普鲁士王国的衰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复兴。

曾几何时,施利芬还曾以统一德意志地区,建立大普鲁士为己任的。

德意志地区确实是统一了,只不过不是普鲁士去统一的。相反普鲁士王国在统一过程中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自身衰落了。

伴随着普鲁士王国这个邦国老二的衰落,德意志地区再也没有了有实力和奥地利抗衡的邦国,德意志地区的内耗随之被消弭一空。

第三十六章、选择很重要

伴随着普鲁士王国的没落,曾经那个牛逼哄哄的容克贵族集团,同样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

事实上,容克贵族的衰落,不光是因为战败,即便是打了败仗,他们仍然是普鲁士王国最大的一股政治力量。

真正导致容克贵族集团衰落的原因,还是政坛上后继无人。没有办法,战场上死太多了,以至于后备力量跟不上。

两次普俄战争的直接结果,就是令百分之五十六的容克完全丧失了土地,更有百分之十七的贵族家庭绝嗣。

后备力量损失惨重,原本政府中由容克贵族把持的重要岗位,不可避免的要让出来。

一个萝卜一个坑,容克贵族集团的收缩,同样也伴随着

其他政治力量的崛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鲁士王国的政治格局也慢慢发生了变化。时至今日,容克集团虽然仍然是普鲁士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但“军队拥有国家”却彻底成为了历史。

尤其是神圣罗马帝国复立后,容克贵族集团的地位,再一次遭到了冲击。

在此之前,他们虽然丧失了对国家的主导权,但是凭借对军队的掌控,无论哪个政治派系执掌普鲁士,都不敢轻视他们。

现在不一样了,头上多了一个老大。想要掀翻桌子,也必须要先考虑老大的感受。

要不然早上才掀翻桌子,晚上平叛大军就杀过来了,哪还怎么玩儿?

除了要钱之外,施利芬一行人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强同维也纳宫的关系。

欧洲贵族是一家,可不是开玩笑的。别看神圣罗马帝国复立才三年,但早在三十年前、或者说更早,容克贵族就和哈布斯堡王朝有过联系了。

只要仔细研究弗朗茨分封出去的领主出身,就会发现很多德意志地区耳熟能详的贵族姓氏,其中也不乏容克贵族的姓氏。

一个两个可以说是巧合,十个八个那就是非常巧合,可数量放大到千儿八百,那就不是一句巧合能够解释的。

出现这一幕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德意志地区的土地都有主了,而贵族的儿子却不一定只有一个。

除非是大贵族,都能够安排上。要不然只有长子能够继承家业,次子必须自谋生路。

嫡系成员都是如此,旁系那就更不用说了。事实上,绝大多数贵族旁支,除了顶着一个贵族姓氏之外,就是一普通人。

看着英法等殖民帝国在海外赚得盆满钵满,德意志地区的民众自然是羡慕嫉妒恨,其中也包括贵族。

在维也纳政府发出号召,宣布加入殖民浪潮的时候,大家的反应还算平静,当弗朗茨祭出分封大法后,那就再也忍不住了。

甭管领地是否偏僻,但是能赚钱、能传家的属性,却是存在的。对大多数人来说,纵使拿不到爵位,收获一座农场也是不错的选择。

随着一次次移民政策的展开,越来越多的德意志民众参与到了殖民运动中,其中自然也少不了贵族。

凭借良好的教育,过硬的军事素养,加上背后家族资源、人脉的支持,这些人很快就脱颖而出。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在欧洲大陆同样适用,贵族世界同样也是现实的。一旦发了家,甭管是旁系也罢、嫡系也好,在家族中的话语权都会大增。

人都是有圈子的,到了海外自然有海外的圈子,再加上一系列的联姻下来。神圣罗马帝国还没复立,德意志地区的贵族集团却先一步合流了。

既然在做大蛋糕的过程中,统治阶级完成了合流,那么德意志地区统一,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看似顺理成章的事情,但这背后同样是“有人得意,也有人失意”。

虽然容克贵族也参与了其中,但三十年前殖民浪潮的巅峰时期,恰好也是普鲁士王国的高光时刻。

第一次普俄战争的胜利,普鲁士从俄国人手中夺取了大片土地,容克贵族们也赚得盆满钵满。

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欧洲,参与到海外殖民运动的都是边缘人物,能够动用的资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等到第二次普俄战争失败后,容克集团不光在政治经济上赔了个底朝天,年轻一代更是大量阵亡,想要掺合都实力了。

一步错,步步错。

错过了殖民浪潮,容克贵族集团损失的不光是殖民过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