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1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来不可能,可一旦被逼急了,不想放弃也不行。

见一叶而知秋,如果没有神罗这个备选方案,估计这次经济危机的最终结果,就是以各国被逼放弃金本位终结。

确切的说,已经有国家放弃直接金本位了。历史惊人的相似,这个带头大哥就是法兰西。

法国政府是没得选择,欧陆战争结束后,国内的黄金被洗劫一空。发行货币的储备黄金都没有了,又如何实行金本位?

国际贷款借出去都是纸币,可没有借出黄金的。尽管法国政府已经尽力翻箱倒柜,还是没有筹集到足够的储备金。

最后被逼急了的卡洛斯国王把心一横,直接借了一笔神盾充当储备金,开启了间接金本位体制。

间接金本位也可以勉强算金本位,总比直接上信用本位的好。真要是玩儿信用货币,估计法国民众还是要继续走人人“亿万富翁”的老路。

很多事情,只要有人带头就好办了,货币本位制度也一样。法兰西只是开始,紧接着作为新独立国家的几个意大利邦国,也走上“间接金本位”的道路。

唯一令人遗憾的是,比利时还是延续了黄金本位制度。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虽然比利时在欧陆战争中损失惨重,可是比利时军队的拼死抵抗,还是为政府撤离争取了时间,抢出来的黄金储备被利奥波德二世带到了神罗。

作为有道德、有修养的君主,弗朗茨自然干不出趁火打劫的事情,拥有足够储备金的比利时,自然要继续实施更加自主的金本位制度了。

虽然遗憾,弗朗茨并不后悔。神盾取代黄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步子迈得太大是会扯到蛋蛋的。

至少也得先过度一下,给大家一个接受的时间。比如说:先实现“黄金神盾”并列本位制度。

要做到这一点不难,只要神罗减少黄金出口,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早晚会因为黄金储备不足而头疼,到时候推广并列本位制度,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等时间长了,大家习惯了神盾做本位金,才是神盾取代黄金,奠定货币霸权的时候。

计划归计划,没有完成前,谁也不能保证一定成功。类似的方案,或者说备选方案还有很多,这只是看起来相对容易的一套。

不得不承认欧陆战争的结束,给维也纳政府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往日里遇到这种事情,卡尔首相最多也就事后给穿小鞋。

现在明显不一样了,先是把欧陆叛徒的大帽子扣了上去,紧接着就要杀鸡儆猴,妥妥的霸主作风。

事实上,这才是19世纪的正常操作。盟约都缔结了,这个时候向英国人靠拢那就是背叛,叛徒必须死没得商量。

第二十二章、貌似致命的误会

事实证明,效率都是逼出来的。普通的国际会议,往往十天半个月都达不成一项共识。

欧陆经济峰会不一样,眼瞅着革命浪潮连绵不绝,各国政府都慌了。继续拖下去,谁也不知道局势会恶化到什么地步。

1848年留下的恐怖印记,至今都在统治者的心中回荡。虽然最终扑灭了革命,可是造成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欧洲局势就是1848大革命造就的。

若不是革命浪潮带走了奥尔良王朝,就没有波拿巴的大法兰西帝国;若不是大革命为改革提供了契机,哈布斯堡王朝也不会这么快复兴;若不是大革命刺激民族主义勃发,神罗也不会这么容易统一……

一连串的巧合下来,国际局势发展到现在这一步,就成为了必然。

革命意味着利益分配重新洗牌,既得利益者自然不愿意重新来过。重新洗牌对国家是好是坏,在洗牌完成前谁都不知道;但是对统治阶级,绝对是一场灾难。

为了避免局势继续恶化,各国代表都带着满满的诚意参加会议。在短短的三天时间内,各国就在联合“救市”问题上达成了一致。

1894年9月1日,欧陆联盟经济委员会发布了救市公告,由欧陆联盟十八国联合出资十二亿神盾,用以振兴欧洲经济。

按照计划,经济振兴计划所需资金,均由“联合出资”各国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摊经费。换句话说就是:钱花在哪个国家,就由哪个国家的政府负责出钱。

充分的体现了公平性原则,考虑到了各方利益,谁也占不了便宜,谁也不吃亏。

至于所需的经费来源,自然是“印”钞票了。弗朗茨还是很注意吃相的,这次可没有坑人。虽然神盾是维也纳政府发行的,但是增发货币带来的收益,却是拿出来和各国一起分享的。

无论是无息贷款,还是物资援助,都是变相的一种补偿。经济体量越大拿得越多,体量越小补偿自然就越小。与之相匹配的就是:风险也要大家一起承担。

在欧陆经济振兴计划通过的同时,各国也纷纷将本国货币同神盾进行挂钩。弗朗茨的“欧洲经济一体化”战略,终于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救市计划”对政治的影响一时半会儿还看不出来,不过经济危机上的影响立马就开始发酵。没有任何意外,最先受到影响就是资本市场。

股市开始缓慢爬升,资本已经悄然进场开始抄底。一潭死水的市场,终于开始溅起浪花。

在市场回暖的同时,各国政府也陆续采取措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政府大规模干涉经济开始了。

这个时候,再也没人指责政府不能干涉经济。各行各业都不好过,嘴炮党们同样面临着失业危机。民众们都在为生计忙碌,根本就没有心思听他们瞎比比。

甭管政府干涉市场对不对,至少就业岗位出来了。尽管工作不是那么顺心如意,但是这个时候有份工作能够养家糊口,比什么都重要。

最受万众瞩目的还是三年期非洲之旅,要求低、待遇高,只要身强力壮就能干,想不受关注都难。

当然,这个“待遇高”也是相对而言的。如果在经济危机之前,这样的待遇在大多数国家都只能算普通,可现在是经济危机时期,能拿到六七折的薪水都是企业良心。

在这种背景下,能够拿到平常时期普通待遇的薪水,那绝对是能够令人羡慕的工作,尤其是这份工作的要求还特低。

唯一令人遗憾的是工作地点在非洲,具体在哪个疙瘩都没有一个准信,分到什么地方全靠上帝保佑。

这点儿困境,丝毫不影响大家的热情。毕竟,人总是要吃饭的。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