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8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国人死磕到底,顺带英普联手的路也断了,三皇同盟主宰欧洲大陆的政治体系再次建立。

要不要这么干呢?弗朗茨很疑惑。貌似这种格局,对俄国人最有利。

奥地利只是收获一个稳定的后方,最多抢几块法国人的殖民地,俄国人通往海洋的道路就畅通无阻了。

费利克斯笑了笑说“陛下,我相信普鲁士人对这个提议会非常有兴趣,可是他们有这个实力,一口吞下这个诱饵么?

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虽然也是德意志民族国家,可是他们自己不承认,拼死抵抗是必须的。

就算是普鲁士在我们的帮助下击败了法国人,不是还有英国人在后面支持么?

一口吃不下去,就不会有第二次的机会了。只要普鲁士人和英法翻了脸,我们就不会再支持他们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普鲁士王国又不是后世的德意志帝国,双方的体量差距悬殊,怎么可能爆发同样的实力呢?

荷兰人口约306万,比利时人口约440万,卢森堡人口约20万,这些人中又以天主教徒为主,普鲁士王国人口约1300万,他们消化的掉么?

经济总量上三国加起来,比起普鲁士王国来说也相差无几。

当然这只是现在双方的实力对比,未来肯定会发生变化,不过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吞并一个民族主义崛起的国家都不容易。

弗朗茨甚至认为,普鲁士吞并这三个国家比奥地利吞并巴尔干半岛,更加像是痴人说梦。

好吧,实际上都是想想就可以了。

没有外力作用,慢慢蚕食都是可能实现的。要是一口吞下,不是杀个血流成河,就是被活活噎死。

既然如此,弗朗茨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奥地利是竞争不过英国人的,至少在他们的三个核心产业上,奥地利不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没有关系,英国人的发展之路奥地利学不来的。只能学习普鲁士人,优先发展军工业、铁路、制造业,再加上奥地利的优势产业——农产品加工业。

修铁路要靠政府投资,和鼓励民间投资,商业竞争那也是内部的问题;军工业同样也是靠政府拨款,这个年代国际市场只能算是小补,隔壁的毛熊就是一个不错的客户。

制造业就只能拼国际市场了,不过弗朗茨并不担心,有神圣罗马同盟这个大市场,还有毛熊这个好盟友,比历史上的普鲁士强了太多。

农产品加工业不用说,几乎就没有什么竞争对手,奥地利在欧洲粮食市场上最大的竞争对手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都是直接出口粮食。

历史上,俄国人对外出口小麦,同时又从外面进口面粉,这不是网络上的段子,而是在这个年代真的存在。

没有啥好奇怪的,船把粮食运出去了,回来的时候就是空船,还要用石头压仓底。精明的商人发现俄国市场上的面粉价格不错,发现有利可图,又返销给了俄国人。

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一领域奥地利的竞争对手是粮食进口国的食品加工企业,双方在一开始的成本上就拉开了距离。

这种有优势不需要多少投入的产业,自然要重点发展了,历史上奥匈帝国时期,匈牙利就是欧洲最大的面粉供应商。

至于被无数穿越者重视,甚至被认为是国力体现的钢铁业,为什么不是发展核心?

只要看看这个年代,市场上对钢铁的需求量有多小就知道了。

奥地利帝国每年就那么两三万吨原钢,俄国人才几千吨原钢,英国人也好不了多少,年产量不足十万吨原钢。

没有办法,市场需求就这么大。那怕是加上生铁,这需求量也高不到哪里去,反正大家都没有突破百万吨大关。

要是把钢铁产业作为了核心产业,信不信几个月过后,奥地利的市场上就会出现大量的钢铁滞销?

到时候为了解决这些滞销钢铁,政府又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资金在别的产业上,最后惊讶的发现钢铁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工业危机反而先来了。

与其如此,不如发展铁路、军工业带动钢铁的消耗量,有市场需求就会有生产,这才是市场规律。

重点发展钢铁产业都超前了,高科技产业就更加不用说了。除了军工业,一个国家的经济模式都是市场决定产业发展的前景。

这个年代是高科技的荒漠,很多划时代的产品,就算是在实验室搞了出来,一样无法推广出去。

这种超前的领域,作为一个国家的核心产业不行,作为次重点发展对象,提前进行技术储备还是可以的。

第二十四章、铁路网

1849年7月11日,弗朗茨在奥地利政府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建立奥地利核心产业体系”。

紧接着,奥地利政府就开启了实地调研工作,把什么产业列为核心发展重心,这不是弗朗茨一拍脑袋就可以决定的。

哪怕是理由再充分,也必须要进行搜集足够多的资料,加以分析,确保万无一失过后,才能够确定下来。

现实结果很打脸,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这个年代要重点发展军工业,那么侧重点就是——海军军工。

就陆军的几十万条步枪,加起来也就一两艘战列舰的价钱。火炮要贵些,可是也高不到哪里去,这个年代陆军最大的军费开支是人员工资和训练费用,而不是武器装备。

军工企业的重点是研发和产能,产能不用考虑了,国内市场就这么大,国际军火市场更小,盲目的提高产能就是作死。

研发也花不了多少钱,几款火炮、步枪,需要投入多少钱?每年一百万盾够么?

不够的话,一千万盾绝对花不完。

这个年代,欧洲所有国家在陆军武器装备上投入的研发费用总和,有没有一千万盾,都是一个大大问号?

弗朗茨估计是没有,欧洲大部分军工企业都是私企,都是以赢利为目的,研发费用投入太大,根本就收不回来成本。

只要利润还不错,就不要指望资本家们进行科技创新。

这个年代科技创新可不是什么好词,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失败率,资本家们在投入的时候是慎之又慎。

这也是为什么有战争推动武器发展的说法,只有到了战争时期,大家才舍得投资研发新的武器装备。

相比之下,海军才是吞金兽,可惜奥地利帝国的那支海军似乎太袖珍了,在全世界大概可以排到六七八名吧。

要是重点发展海军的话,估计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冲到世界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