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7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外冷淡,仿佛和他们不相关一样。

事实上也是如此,英国政府现在就算想要介入,都不知道自己该支持谁,又能够支持谁。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是他们愿意提供帮助,法国人也不敢要。盟军就驻扎在巴黎城外,谁要是勾搭上了英国人,谁就是第一个完蛋。

无法介入,不等于就没有准备了。拿破仑四世领导的流亡政府,现在就是英国政府手中最大的棋子。只是这颗棋子太聪明了一些,单纯的忽悠根本就行不通。

要知道,拿破仑四世也是拥有成功复辟经验的主,当年就成功扑灭过一次大革命。要不是盟军没有全部撤离,他早就杀回去了,仅凭那帮革命党可挡不住他。

格莱斯顿首相:“波拿巴王朝没有行动的迹象,拿破仑四世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沉得住气。

现在就要看革命党人够不够争气了,要是二次革命成功,并且重创了国内的保王党,那么我们还有机会。”

反法同盟不喜欢波拿巴王朝,但是他们更不喜欢共和政府。真要是局势无法收拾,波拿巴王朝要复辟大家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当年拿破仑三世复辟就是这么操作的。

一旦波拿巴王朝复辟,不列颠在欧洲大陆上的钉子又埋下了。尽管短期内无法发挥作用,但是国家竞争,争夺的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数十年乃至上百年。

“首相,我想这个问题最好还是先搁置。维也纳正在向保王党施压,要求他们达成妥协确定国王人选。

法兰西保王党虽然一分为三,但是在面对共和派的时候他们利益还是一致的。一旦在维也纳的撮合下达成妥协,波拿巴王朝就没机会了。

在这种背景下,我不适合提前冒头。万一判断失误,那么本就糟糕的英法关系,就会变得更加无法调和。”

不是乔治小题大做,主要是法兰西是欧洲大陆上最有可能反奥,或者说是唯一会反奥的国家。

剩下的国家,且不说实力如何,光反奥的“动机”都不足。没有仇恨,没有足够大的利益冲突,无缘无故谁吃饱了撑着跑去霸主死磕?

修复英法关系,几乎是不列颠重返欧洲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要是在王位继承的时候站错了队,数十年内都别想迈出这第一步。

“现在确实掺合的时候。不过明面上不能干涉,不等于暗地里不能操作。

法兰西对维也纳不爽的人可不少,先派人秘密和他们接触,选择其中一部分人进行投资,纯粹当做一步闲棋。

只要将仇恨的种子延续下去,早晚都会生根发芽。没准在什么时候,就能够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内心深处,格莱斯顿也不想这么折腾的。但是没有办法,不列颠需要自保。

眼瞅着神圣罗马帝国如日中天,日不落帝国的日子也不好过。再不进行布局,就要上演“太阳落山了”。

尽管这种事情是下一任,或者是下下任的麻烦,甚至是下下任的麻烦;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首相,格莱斯顿还是想要将不列颠的霸权时间延续的更长久一些。

第两百四十四章、又见断头台

法兰西革命最大的特点就是速度足够快。一旦发起起义要么马上成功,要么立即失败,从来没有持久战可言。

这次也不例外,欧陆各国刚刚收到消息,轰轰烈烈的二次革命就落下了帷幕。

没有任何意外,早就失去人心的巴黎革命政府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激进派夺取了政权。

作为这次革命的领导者,达尼埃尔此刻正意气风发的指点江山。他确实有骄傲的理由,以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就掌控了一个国家的大权。

“达尼埃尔先生,我们抓到了罗伯特那个卖国贼,你看什么时候处决他?”

树倒猴孙散。巴黎革命政府崩盘,意识到危险的政客们早就没影了。在这方面革命党人都是专业的,除了后知后觉的倒霉蛋罗伯特。

作为大家推出来的替罪羊,罗伯特的总统任期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去维也纳签订停战条约。

条约一生效,这位倒霉蛋总统的政治生命就结束了。背负了卖国贼的骂名,又失去了总统之位的罗伯特,自然门庭冷落,连带着消息也不灵通了。

这不所有政府高层都成功跑路了,就剩下他这个倒霉蛋后知后觉,落到了新政府手中。

“安德鲁,不要着急。人都到了我们手中,又跑不了。

不管怎么说,罗伯特也曾经是法兰西的总统,推翻波拿巴王朝的革命元勋,必要的尊重还是要有的。

先派人严加看管,不要让他发生意外。等公审过后,再送他上路。”

别人不知道罗伯特这位革命元勋为什么突然变成了卖国贼,作为参与者之一的达尼埃尔却是一清二楚。

可知道归知道,人还是要杀的。总结了历次革命的失败教训,达尼埃尔得出了结论革命必须要流血。

不流血不足以平民愤,不流血不足以震慑人心。罗伯特这种名声臭了的大人物,正好是最佳的立威对象。

同样是杀人,不同的杀法产生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直接杀掉罗伯特,激进派固然是爽快了,但这震慑不了人心。

巴黎的局势可是非常复杂的,作为二次革命的领导者达尼埃尔非常清楚革命军是什么样的货色,要是不能震慑住城内的贵族,初生的二次革命政权随时都有可能被颠覆。

事实上,罗伯特这个前总统的份量还是轻了一些,最后的立威对象,还是拉出几个大贵族咔擦掉。

然而,这种事情达尼埃尔最多也就想想。且不说驻扎在城外的俄军会不会干涉,光贵族们的私军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真要是打起来了,没准威没有立到,反倒是先把自己给埋了。

1893年3月11日,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金色的阳光洒向大地,印照着小草抽出的新芽,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生机。

凡尔赛宫广场,此刻已经是人声鼎沸。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法国民众,正焦急的等待着处决卖国贼前前前总统罗伯特。

望着眼前的一幕,看热闹的叶夫根尼上将摇了摇头,暗自想道:“断头台已经上线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当年处决路易十六的那一副。时间过得太久了,中途有经历过复辟,想必应该不是了。”

总统不同于君主,这玩意儿在君主时代本身就不受待见,随便法国人怎么杀,国际社会都不会有意见,叶夫根尼上将自然不介意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