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2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质够好,储量够丰富就行了,交通的问题用的着操心么?

别人不知道,他自己还能不知道么?奥地利政府要不了多久,就要大力投资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了。

现在看来没有开发价值的矿山,到时候路一修通,马上就要身价倍增,再加上工业化的推进,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增加,想不发财都难。

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内,就花掉了五百八十多万盾了,吓的弗朗茨赶紧收手。就算是挪用公款,也得有个限度啊?

要是一股脑的把这笔巨款全部都花了出去,被人给发现了,后面怎么收场呢?

哈布斯堡家族有的资产,可没有这么多现金,就算弗朗茨是皇帝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拆借这么多现金来。

只是挪用一部分的话,弗朗茨还是有办法平账的,毕竟是开银行的。如果不是现在人手不足,皇家银行已经开始攻城掠地了。

拥有三千万巨款的银行,在这个年代可是一个巨无霸,论起现金流绝对是奥地利第一大银行,在全世界也是排名靠前的存在。

目前奥地利皇家银行,一共就开设了三十多家门店,规模上来看只能算是一家中小型银行,营业点全部集中在了奥地利的几座大城市。

约翰施特瓦原本是奥地利第一储蓄银行的高管,被劳尔看重给挖了过来,担任皇家银行的首任行业。

直到这个时候,弗朗茨才发现哈布斯堡家族在很多银行都有股份,怎么来的他就懒得理会了。

反正任何一家银行后面都是有支持者的,不然这个年代,甚至是更早的年代,想要生存下来可不是那么容易。

“陛下,皇家银行已经准备就位,可以对外吸储了。”约翰斯特瓦有些紧张的说

“银行方面的问题,你才是专业人士,这个问题你们管理层自己商议决定。短时间内,皇家银行是不对外开展贷款业务的。”弗朗茨面无表情的说道

挪用了那么大一笔巨款,可是要还回去的。天知道普鲁士人能够坚持多久,一旦普鲁士政府做出妥协,这些钱都是要退回去的。

“是,陛下。”约翰斯特瓦回答道

“你估算一下,这些捐款有多少能够转换为我们的储户?会存留下多少钱?”弗朗茨关心的问道

“陛下,我们的银行利息都是参照平均水平制定的,不过皇家银行在信誉上远超任何竞争对手。

大约有百分二十左右的捐款者会成为我们的用户,因为这些捐款中政府捐款就占据了三分之一,最后留下来的资金可能会在三百万盾左右。”约翰斯特瓦想了想说

不要以为三百万盾就少了,这个年代人们还没有往银行存钱的习惯,大部分的贵族都习惯把金币堆在地下室里。

银行开户也是有门槛的,比如皇家银行设定的门槛就是一百五十盾。低于这个数字,不好意思,这里不适合你。

整个奥地利帝国1848年的储蓄总额都不到一亿盾,能够留下三百万盾,就占据了奥地利总储蓄的百分之三以上。

弗朗茨也有想过降低这个开户条件限制,不过考虑到这需要大量的柜台人员,还要增加管理难度和运营成本,就果断的放弃了。

银行也是有逼格的,这个年代出入银行的都是社会的中上层,一旦开放了限制,大量的底层民众涌入,这些优质客户要是跑了,那哭都来不及了。

奥地利民众太穷了,每年能够存下十几盾,那就算是收入不错的了。这种背景下,冒然开展这项业务亏本的可能性太高。

“知道了,你回去后就尽快展开吸储业务。所有的业务员都必须要严加训练,要求所有人,都必须要礼貌的接待每一个客户。”弗朗茨嘱咐道

“是,陛下。”约翰斯特瓦回答道

这个时期银行的服务人员态度实际上并不差,因为开户金额限制的关系,能够在银行办理存款业务的,基本上都是中产阶级,或者是更高层次的存在。

在社会层次上,银行工作人员没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自然也不存在所谓的歧视了。

加上又是私立银行,大家都是要拼业绩的,业绩好的晋升,业绩差的滚蛋,想躺着做梦去吧!

弗朗茨是关心则乱,现在他还有一个窟窿要填呢?

哈布斯堡家族可没有随时拿出几百万盾现金的豪气,皇家银行还是他的个人私产,弗朗茨不希望别人也跟着参合了进去。

现在皇家银行不对外放贷,不是他不想做这笔生意,而是不敢做,万一普鲁士人明天就怂了,他就要立即迎来提款高峰。

这些捐款,皇家银行可是承诺了专款专用,要是提不出来钱,被人捅出来挪用捐款,这个信誉上的伤害就大的去了。

保密是不可能保密的,现在没有人捅破窗户纸,那是弗朗茨是皇帝,没有人敢做这个出头鸟。

还有就是他们不知道弗朗茨挪用了多少钱,要是数字小的话,想要填上窟窿并不难。到时候造谣生事、败坏皇帝声誉的罪名下来,也是要死人的。

第二十章、这样做,我也很为难

柏林

自从听说在奥地利募集了大笔捐款过后,腓特烈威廉四世就激动坏了。没错是激动的,绝对不是被气的。

除了普鲁士王国外,整个德意志地区募集起来的捐款,如果折合成奥地利盾计算的话,大约有四千三百多万盾,光奥地利就贡献了三千多万。

这笔钱,已经相当于普鲁士王国小半年的财政收入了,如果能够全部拿到手的话,对于财力匮乏的普鲁士政府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可惜伟大的弗朗茨陛下提出了专款专用,结果很多德意志邦国都跟着学样了,当然他们做事没有弗朗茨陛下这么谨慎。

截止到目前为止,普鲁士政府还是收到了五百多万盾来自德意志地区的捐款,剩下的大都被各自政府给截流了。

这么大一笔好处,官僚们怎么可能无所作为呢?他们的捐款又不想弗朗茨做的那么严谨,全部都开了收据,用不完还可以退款。

可以想象,剩下的钱是注定到不了普鲁士政府的手中了。

更令腓特烈威廉四世郁闷的是在媒体口中,普鲁士王国已经收到了来自德意志地区的捐款,并且这个总数额已经突破了一亿盾。

这个年代消息传递不畅通,没有银行流水可以查,反正都是随口一说,各邦国可不想丢面子,一个个都捐出一笔天数字。

真的假的,这个重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