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98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完全不符合逻辑。

最近这些年奥地利发展太快,以至于我们还来不及进行打压,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

造成这个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历届政府都有一个错误的共识奥地利不足为虑。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奥地利夹在法俄中间,既挡住了法国人的东进之路,又挡住了俄国人的西进之路。

危机的种子先天就已经埋下了,理论上来说,奥地利越强大就越会招致法俄的敌视。我们只要从幕后推上一把,法俄两国就会联手。

基于这种判断,一直以来我们都将重心放在法俄两国身上。你是知道的,法俄两国都不安分,法国人经常上窜下跳,俄国人更是直接入侵阿富汗”

不等乔治把话说完,维多利亚女王就强势打断道:“我不管符不符合你的逻辑,总之俄国人现在向法兰西宣战了。

你那所谓的法俄联手制衡奥地利的计划,简直就是一坨狗屎,甚至连狗屎都不如。

更可笑的是这场欧陆战争还是你们一手推动的。我还记得当初你们还信誓旦旦的保证,要利用这场战争让法奥两败俱伤,同时打击两个敌人。

现在的结果,你们也看到了。任务完成了一半,成功的削弱了法国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战后的法兰西将不再是我们的威胁。

听起来是不是很不错?不列颠的宿敌被干掉了,你们都是不列颠的英雄。

可这是我们需要的么?没有了法国人,谁替我们制衡奥地利,指望俄国人?

你们确定,他们要西进和奥地利争夺欧陆霸权,而不是南下和我们争夺印度?”

无论是欧陆平衡被打破,奥地利成为新的霸主;还是俄国人入侵印度,都是不列颠的最大威胁。

明眼人都知道,既然俄国人这个时候向法国人宣战,那肯定是俄奥两国达成了协议。

欧陆霸主只有一个,奥地利现在大势已成,在这个问题上维也纳政府肯定不会让步,那么就只能是俄国人的战略方向发生了变化。

有西伯利亚的茫茫冰川在,俄国人就算是想要东进,他们也迈不过去。至少在没有铁路前,支撑不起他们的野心。

北边更不用说,北欧联邦就是一个刺猬,还是没有多少肉的那种,明显不是毛熊的菜。

环顾四周,除了西进和奥地利争夺欧陆霸权外,就只有南下夺取印度了。

化身大喷子的女王是无敌的,谁也不敢这个时候上去触霉头。

解释就是掩饰,事情都已经发生了,甭管合不合理,那都是事实。觉得不合理,那只能说你脑子不够用。

或许是喷够了,又或许是年迈体力不支。发泄了怒火过后,维多利亚女王放缓了语气问道:“首相,接下来你们准备怎么应对?”

亲自上场处理是不可能的,现在就是一个烂摊子,随时都有可能爆炸。责任必须要由这届政府来承担,这也是格莱斯顿内阁还没翻台的原因。

“女王,俄国人参战发生的太突然了,中间发生了什么我们一无所知。当务之急是搞清楚这其中的原因,然后针对性的想办法保住法国人。

政府已经采取行动了,目前已经说服了十几个中立国,到时候会和我们一起调停这场战争。”

拉拢了十几个中立国不假,可惜这都是有前提条件的。伦敦政府向大家许诺的是由英俄两国牵头组建干涉联盟,大家只是跟着打打酱油就行了,各国才答应参加的。

到了现在这一步,就算是各国继续履行约定,也没有什么用。这年头不是国家多就有话语权,关键还是要看实力。

让小国去调停这场战争,没准谈判桌上就被吓尿了。列强耍起流氓来,可不是谁都敢接招的。

远的不说,反正欧洲各国是指望不上了。只要反法同盟稍加警告,大家都会从心的。

这种不靠谱的方案,维多利亚女王自然不会满意,冷冷的说道:“是么,那么就愿上帝保佑不列颠了。但愿法国人能够撑的时间长一点儿,让你们有机会采取行动。”

方案不靠谱归不靠谱,可有总比没有的好。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前,只能先将就用着。

第两百零四章、站队的时候到了

巴黎,再三确定俄国人宣战的消息无误后,拿破仑四世直接晕了过去,法国政府也跟着乱套了。

天真的塌下来了。光奥地利就搞得他们疲于奔命,现在俄国人又跑来落井下石,后面的仗根本就没法打。

见医生走了出来,特伦斯·布尔金首相急忙问道:“特尔康先生,陛下的身体怎么样了?”

君主制国家,皇帝晕倒同样是一件大事。如果是平常时候,拿破仑四世的身体出了问题,作为首相的特伦斯·布尔金没准还会暗自庆祝。

君权和相权之间的斗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君主身体出问题,正是扩大相权的好时候。

显然,特伦斯·布尔金现在没有争权夺利的心思。法兰西现在已经是内忧外患,要是再爆发一场权力斗争,那就真的完犊子了。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作为法兰西的首相,特伦斯·布尔金的命运早就和波拿巴王朝绑在了一起,连跳槽的机会都没有。

“首相请放心,陛下的身体很健康。刚才只不过是受了剧烈刺况,除非皇帝彻底放权,完全不在掺合政治,要不然受刺愿的认为俄国人不想看到奥地利做大。

随着俄国人的加入,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我们要面对的军事压力就更大了。为了应对这种不利局面,刚才内阁已经向英国人发去了求援电报。

唇亡齿寒,英国人也不想看到欧洲大陆一家独大。如果他们不想单独对上俄奥同盟的话,英国人应该会站在我们这边。”

政客本色,在分析问题的时候,特伦斯·布尔金也没有忘记淡化自己的责任。

看似在主动承担责任,实在是告诉拿破仑四世:这不是内阁无能,国际局势错综打杂,我们只是犯了一个正常人都会犯的错误。

理论上来说,俄国人不扯奥地利的后腿,就已经非常够朋友了。主动入场,帮奥地利夺取欧陆霸权,这样的操作明显不科学。

很遗憾,政治就从来就不是科学的。英法这对宿敌都能够站在一起,俄国人的操作也不算啥了。

听了首相的汇报,拿破仑四世平淡的问道:“有好消息么?”

俄国人参战,他昏迷前就知道了。带来的后果有多严重,拿破仑四世早就是一清二楚。

这种背景下,自然需要好消息舒缓一下心情。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