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部队都不如的战绩。
前面的交战中法军溃败的那么快,除了装甲部队却是厉害外,这些拖后腿的家伙也是居功甚伟。
打仗虽然不行,跑路却是第一名。
如果有人进行统计的话就会发现,在前面的会战中意大利师不光溃败的最快,伤亡率也是最低的。
战后分散驻守各地,这些家伙同样没有罢休,继续发挥坑货属性。不光是自己投降,为了卖上一个好价钱,很多时候还动员队友一起投降。
至于和奥地利之间的仇恨,那是有民族独立重要,还是有神盾重要?
见有人出来唱反调,众人的脸色都阴沉了下来。谁都想当英雄,没有人想当懦夫,可是当英雄的代价太惨重了。
见场上的局势发生变化,主帅阿尔芒中将苦口婆心的劝说道:“安托万少将,你先冷静一下。没有人愿意看到埃及地区沦陷,但是我们真的打不下去了。
或许你不愿意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包括我们同外界联系的电报,都是敌人故意留下的。
截止到目前为止,埃及地区三分之二的城市都落入了敌人手中,有超过二十万的法军放下武器投降,剩下还在抵抗的城市的包括开罗在内,都是摇摇欲坠。
敌人已经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他们根本就没必要炸毁大坝,阿斯旺地区的战略价值已经消失了。
如果不是因为尼罗河,敌人甚至都不需要占领阿斯旺地区。
为了这场战争,法兰西已经付出太多。如果算上国内,现在阵亡人数恐怕已经超过了一百万。
这已经将近我们总人口的百分之二,然而距离战争结束还是遥遥无期,最终的伤亡人数谁也不知道。
既然阿斯旺地区已经注定保不住了,那么作为指挥官,就有义务将小伙子们安全的带回去。我们不能为了一时之气,就打光这一代人。”
前面的都是借口,但是最后一句,却是阿尔芒中将的真心话。
法兰西帝国看似有六千万人口,可是意大利人和他们离心离德,真正意义上的人口也就本部的那三千七百多万。
战争爆发后,虽然也征召了意大利人入伍,但征召的主力仍然是法兰西人,战场上阵亡最多的同样也是法兰西人。
人到用了方恨少。战争进行到现在,法国政府已经清晰的感觉到了人力匮乏,精英们也意识到了人口的重要性。
不过这一切都晚了,人口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增加上去的。就算是马上造人,那也是要等上二十年才堪用。
面对残酷的现实,安托万少将陷入了激烈的心里斗争中,半响功夫后狠狠说道:“既然是如此,那我们先炸了阿斯旺大坝再投降。反正埃及地区都保不住了,干脆留下一个烂摊子给敌人。”
话刚落地,阿尔芒中将就急忙反驳道:“不行!下游还有我们的部队,要是突然炸毁大坝,我军必然会损失惨重。
每一名士兵都是法兰西的英雄,他们可以死在战场上,但绝对不能死在我们自己人的手中。”
毫无疑问,这只是一个借口。电报没有被切断,阿斯旺地区的守军还有和外界联系,提前通报消息就行了。
只不过这么一来,下游的守军都可以合情合理的投降了,丢城失地的责任全部都会落到他们头上。
作为主帅的阿尔芒中将,自然是第一责任人。战后就不光是要被军事法庭问责,而是直接要挨枪子。
不光是主帅完蛋,在场的众人同样要跟着完蛋,谁也跑不掉。爱国归爱国,要赔上身前身后名,大家还是敬谢不敏的。
……
第一百九十六章、南洋乱局
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就再也合不上了。发生在阿斯旺法军指挥部的争议,只是其中一个小插曲,类似的事情还在埃及地区不断上演。
如何合情合理的投降,成为了大家争议的焦点。这不是法军将领怂,更不是他们不爱国。
高层军官知道埃及地区的重要性,不等于底层官兵也能够理解埃及对法兰西的重要性。在大多数士兵看来,埃及地区无非也就一片殖民地,丢了也就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既然注定守不住,那就索性放弃好了,反正法兰西丢掉了殖民地也不是一星半点儿,比埃及地区富庶的都不少,日子还不是照样过。
军心士气全无,战略物资又不足,这种仗肯定没法打。
这种背景下,精明的高层军官自然要考虑后路,尽可能争取一个体面的结局。
从六月份开始,奥军就放缓了攻势,改为长期围困,埃及地区的局势也逐渐趋于了缓和。
原本军事上的斗争,也渐渐转入了政治上。在谈判桌上,代表们唇枪舌战,激烈程度丝毫不弱于战场上。
发起政治攻势,这是弗朗茨亲自授意的。作为一名爱好和平的好皇帝,当然要尽可能降低人员伤亡。
战争进行到现在,奥军同样付出了数十万人的伤亡,等战争结束,这个数字还会更进一步。
埃及地区的法军已经是瓮中之鳖,时间是站在奥军这边的,粮食不足、又被破坏了水源,被围困的法军根本就拖不起。
与其逼着法国人困兽犹斗,还不如用政治手段让他们投降,减少自己的损失。
至于消耗法国人的有生力量,在战俘营中同样可以进行,甚至比在战场上还要容易得多。
政治攻势的效果,自然是显著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意识到了挣扎无用后,越来越多的法军放下了武器,进入了战俘营。
埃及地区即将尘埃落定,欧洲大陆也在向好的方面发展。法国人驱逐行动,固然增加了奥地利的负担,同样也让德意志地区的民众同仇敌忾。
在仇恨的力量刺激下,原本战斗力只是二流的比德军队也发生了惊人的蜕变。战斗力不够,就用士气来凑,现在已经出现了几分精锐部队的影子。
这一变化直接反应在了中欧战场上。原本因为盟友不给力,落入下风的反法同盟,现在逐渐开始翻盘。
要知道奥地利隐藏的装甲部队还没有投入使用,投入到中欧战场的总兵力也就百来万,根本就谈不上尽力。
战场上的收获,还不算什么;真正令弗朗茨欣喜的,还是政治上的收益。
受这次战争影响,大德意志思想彻底深入人心。即便是在汉诺威、普鲁士,也成为了社会的主流。
在法国人的威胁下,原本抵制奥地利的利益集团,现在也纷纷转变立场,纷纷派代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