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风霜,短暂的不适应过后,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马上恢复了过来,仔细琢磨韦森贝格的话。
令他迟疑的不是因为奥地利的条件太苛刻,反而是太过优厚,优厚到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不敢置信的地步。
仅仅只是分摊一部分军费,就能够换取撒丁复国,这么便宜的事情,上哪儿找去?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试探性的问:“法军在南线投入的兵力很多么?”
除了战势紧张,迫切需要盟友外,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已经想不到让奥地利开出这么宽松条件的理由了。
韦森贝格摇了摇头:“还好吧!法国人将战略重心放在了中欧战场,在意大利地区主要是采取守势。
陛下,你应该知道意大利地区的地形,并不适合大兵团进行决战。
在意大利地区决战,就是英俄阿富汗战争的翻版,只要大家愿意就可以一直打下去。
如果不是为了解放意大利地区,帮助各国摆脱法国人的奴役,我们也不会在南线和他们纠缠。”
知道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心中的疑惑,不过韦森贝格没有解释的意思。
不是奥地利政府要优待撒丁王国,实在是现在根本就不知道要啥。
领土?
奥地利根本就不缺,意大利最精华的地区就在奥地利手中,剩下都是烂地。
继续扩张,除了增加麻烦外,没有任何价值。
包括现在看起来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的西西里岛,战后对奥地利也没有了任何价值。
没办法,现在的撒丁王国只存在于理论上。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除了一个正统名号外啥也没有。
就算是想要榨油,也要等撒丁王国独立之后再说。八字都没有一撇,就让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签订一堆不平等条约,未来人家怎么镇得住场子?
奥地利需要一个稳定的撒丁王国,不断给法国人添堵;而不是一个狼烟四起,需要时刻救助的撒丁王国。
馅儿饼砸过来了,不管有没有带毒,已经饿急了的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都必须要吃下去。
1890年10月21日,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同韦森贝格签订了奥撒协定。
条约的内容,自然是大谈奥撒友谊了。原来的哪些不愉快,都是法国人为了吞并撒丁王国,故意制造的阴谋。
反正时间都过去了这么久,老一辈就算是还活着,现在也有更可恶的法国人拉仇恨,奥撒仇恨那都是不是事儿。
随着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自1847年以来,奥撒两国长达数十年的恩怨就此了结,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一百六十二章、脑残战略?
撒丁王国都还存在于理论中,《奥撒协定》的国际影响力自然有限。
除了反法同盟几个成员国的报纸刊登了一下外,国际媒体表现的非常冷淡。
不对,这个时候已经没必要扯国际舆论了。
欧洲国家就这么多,算上被拉过来凑数的黑山和希腊,反法同盟就占据了一半。
剩下的几个中立国家中,还有倾向于反法同盟的,对比孤军奋战的法兰西来说,在政治宣传上反法同盟已经不战而胜。
舆论不关心《奥撒协定》,主要原因还是政治作秀意味太过明显,这恰恰是知识分子最讨厌的。
这些人是订阅报纸的主力,报社不会和顾客对着干,既然是顾客不喜欢的新闻,那过滤掉好了。
就算是有所提及,那也是一笔带过。现在中欧、南欧都陷入了战火中,大家有的新闻报道。
媒体不关心,不等于政客们也不关心。不同身份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也是截然不同的。
《奥撒协定》看似没有营养,实则向外界表明了奥地利政治立场——不会吞并意大利地区。
或许普通人会觉得,欧陆战争还在继续,这个时候谈这些问题还是太早了。万一反法同盟输了战争,那就闹笑话了。
不过政客们可不这么看,维也纳政府明确表示不在意大利地区谋求扩张,对很多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尤其是倾向于反法同盟的中立国,更是可以把悬着的心放回肚子里,放心大胆的给法国人扯后腿。
……
巴黎
绕是早有准备,拿破仑四世还是被恶劣的国际形势惊呆了。原本寄予厚望的英国人,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在稳住瑞士和西班牙后,英国政府就做起了壁上观,静待法奥两国厮杀。
甚至伦敦喷法兰西的媒体,都比喷反法联盟的多,英国政府根本就没有帮忙疏导舆论。
丢掉了手中的《奥撒协议》,拿破仑四世咆哮道“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怎么到了维也纳,英国人这是想要干什么?”
由不得他不生气,法兰西军队中可有近四分一的意大利士兵,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落到奥地利手中就是一颗不定时炸弹。
要知道事先英法也是约定好的,英国政府承诺扣留意大利独立组织高层,保证不让他们出来添乱。
拿破仑四世也知道英国人不靠谱,承诺等于废话。不过他认为英国政府就算是反悔,也要等欧陆战争分出胜负之后。
如果法兰西获胜,或者是占据了上风,那么为了欧陆平衡,放出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给他们添乱也是正常操作。
问题是现在欧陆战争才刚刚开始,尽管法军在中欧压着比德两国揍,可就整体战局而言,奥地利援军还在路上,法兰西并没有占据上风。
某种意义上来说,法兰西还处于了劣势。前线迟迟无法取得突破,等奥地利援兵抵达,占据兵力优势的就是反法同盟了。
有点儿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法兰西的优势就在陆军战斗力上。如果前期无法突破,战争变成了消耗战,又是普俄战争的翻版。
在人口、工业、经济全面处于下风的背景下,前期无法取得胜利,后面就更没机会了。
当然,再出一个类似拿破仑的挂逼,还是有机会翻盘的。
这个时候,英国人放出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增加反法同盟的力量,完全是在要法兰西的命。
万一法军中的意大利士兵被蛊惑了,在战场上消极怠工,这场战争还怎么打?
“陛下,英国政府解释说这是意外。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是秘密离开的,他们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
外交部已经确认过了,英国人确实限制了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出境,不过负责的官员渎职,让他给溜了。”
说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