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不付出代价,就获得民族独立,那是不可能的。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也理解的心情,但是你应该知道奥地利从来不亏待盟友。
既然做出的承诺,要支持贵国独立,我们就会履行约定。
不过奥地利也讲究等价交换,付出多少代价,就拿走多少战利品。
如果你们等大局已定再参与进来,那么我们将无法保证贵国的领土完整。”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显然乔纳斯是认定了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不可能和法国人合作,想要复国就必须获得奥地利的支持。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脸色大变,倒底还是太年轻,无法做到喜怒不形于色。
“公使阁下,保证意大利地区的领土完整,是我们的底线!要是做不到这一点,那就没得谈了。”
乔纳斯公使提醒道:“陛下,你只是撒丁国王,并没有资格代表其他三个邦国。
事实上,我们已经三国代表达成了协议,现在和你谈的只是撒丁国王。”
这年头意大利只是一个地名,现在国际上承认的是四个邦国,意大利独立组织那是草台班子,不具备任何法律意义。
听到这个答案,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的脸色越发难看了。
作为意大利独立组织的领袖,原本他以为赶走法国人后,自己就是意大利国王了。
然而,现实非常打脸。乔纳斯明确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意大利独立组织代表不了什么,奥地利承认的只是撒丁、教皇国、那不勒斯、托斯卡纳。
奥地利不承认,意大利国王自然无从谈起。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非常的不甘心,可惜他没有翻脸的底气。
他不愿意和奥地利合作,下面有得是人愿意。别以为独立组织成员就有多么清高了,人都是要吃饭的。
作为国王即便是流亡海外,同样可以过灯红酒绿的生活,可是下面的追随者就悲剧了。
即便是身家厚实的,这么多年折腾下来,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家境贫寒的已经在伦敦找工作上班了,依靠独立组织下发的那点儿补助金,早就把人给饿死了。
这么多年下来,昔日的热血少年,早就被生活磨去轮廓,复国是他们翻身的唯一机会。
无论是意大利,还是撒丁国王,只要能力建立政权,他们就能够摇身一变成为高高在上的统治者。
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谁都不会撒手。谁要是挡了大家的路,谁就是大家的敌人,即便是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这个名义上的领袖也不例外。
停顿了一会儿,调整思绪过后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缓缓说道:“公使阁下,我们可以想办法牵制法国人,但以我们的实力并没有直接和法军对抗的能力。”
见目的达成了,乔纳斯微笑着回答道:“陛下,请放心奥地利是不会坑朋友的。
战争爆发后,你们只需要在后方搞搞破坏,影响法军的后勤运输就行了,并不需要直接上战场。
比如说:散播谣言,动摇法国人的军心;号召意大利人不要为法国人卖命;破坏道路桥梁、组织工人罢工……
为了减少损失,你们也可以号召民众非暴力不合作,这些都是贡献。”
听到乔纳斯的解释,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松了一口气,喊口号什么的他们最在行了,独立组织的短板在于军事上。
只要不和法国人战斗,在后方搞搞破坏,他们还是能行的。
停顿了一下,乔纳斯公使又补充道:“你们为这场战争做出的贡献,将决定你们战后获得的收益。
只要做出的贡献足够大,领土、战争赔款都会有的。原来撒丁国王和法国人存在争议的领土,你们也有机会拿回来。”
这不是画大饼,只要赢得了战争,无论是他们的表现怎么样,存在争议的领土都会划个撒丁王国。
奥地利没有吞并法兰西的胃口,战后法奥两国的仇恨肯定会加深,甚至有可能数十年都解不开。
为了西线的稳定,奥地利政府必须要削弱法国。除了意大利地区能够独立外,法兰西的本土实际上还是很稳定的,根本就拆分就不了。
即便是强行拆分,要不了几年也会重新统一,弗朗茨不可能去做无用功。
这种背景下,除了拉上周边的邻居一起瓜分外,奥地利政府并没有太好的办法。
况且,瓜分的也不仅仅只是土地,还有与之伴随的仇恨。
拿了法国人的地,就只能和法国人死磕下去。除了抱奥地利的大腿外,根本就别无选择。
没有任何犹豫,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果断的回答道:“公使阁下放心,我们尽全力给法国人添乱的!”
条件已经非常优厚了,比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之前预料的要好得多,奥地利没有打撒丁王国领土的主意。
唯一遗憾的是,奥地利反对他统一意大利地区,不过这对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来说问题不大。
从出生就开始流亡,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也是饱经沧桑,虽然年少却不中二。
……
第一百四十八章、墙头草
伯尔尼,受欧洲局势紧张的影响,瑞士这个中立国的日子也不好过。
作为“欧洲屋脊“的瑞士,并非后世键盘侠们认为的战略位置不重要。
恰恰相反,位于西欧中心的瑞士,东接奥地利、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巴登和符腾堡,自古以来就是欧洲重要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因为多山的缘故,瑞士拥有很多战略要地,比如说:圣哥大、圣伯纳德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欧陆战争爆发在即,作为中立国的瑞士成为了风暴的中心,怎么站队成为了一个难题。
作为轮值主席的本哈德·海默,非常不幸的赶上了。唯一令他欣慰的是现在各国还是以利诱为主,没有直接逼迫他们站队。
这是必然的结果,瑞士易守难攻,又有大名鼎鼎的瑞士雇佣兵,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根硬骨头。
在全民皆兵的体制下,瑞士还是有可能拉出三五十万部队的。尽管现在的瑞士还是一个穷屌丝,这么多部队的武器装备都凑不齐。
可只要站了队,这些问题就不是问题了,法奥两国都不会嫌己方的兵多。
本哈德·海默解释道:“公使阁下,瑞士是一个中立国,我们是不会参与欧陆纷争的。”
类似的话,本哈德·海默已经不知道说过多少遍,可是前来拜访的人仍然是络绎不绝。
在大多数人看来,他这是在待价而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