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9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在这种关键时候,阿根特可不敢打折扣。即便是对前线的俄军再不满,他也不敢在这里搞事情。

要不然战场上一旦出了纰漏,沙皇也是会杀人的,甚至不需要沙皇动手,国内的利益集团就先让他永远闭嘴了。

亚历山大三世眉头一皱,随即摇了摇头:“不行,速度还是太慢了。

我们在做准备,英国人也没闲着。英国议会正在讨论是否增兵阿富汗地区的问题,一旦敌人的主力援兵到了,这场战争就很难在短时间内结束了。”

英国议会没有秘密,任何有价值的消息进入这里,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出现在伦敦的报纸上。

报纸上都刊登了,沙皇政府的情报能力再弱,也会收到这个消息。

为了能够速战速决,不陷入普俄战争那种僵持状态,亚历山大三世当然要着急了。

在心中左右徘徊了一下,阿根特咬牙说道:“陛下,其实进攻是可以提前的。

前线的部队作战,也不是一天就能够把所有的物资都消耗的。根据目前中亚地区部队的物资储备来看,他们完全可以支撑四十天以上的连续作战。

在这期间,我们还会有物资陆续抵达。前线部队能够支撑的实际作战时间,还会更长一些。

只要前线部队不贪功冒进,我们的后勤就能够跟上,不会出问题的。”

从理论上来说,阿根特的说法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前线有一部分物资储备,后勤部再分批运送物资,只要衔接的好就不会出问题,完全没有必要等物资全部到位。

然而,这些都是理论上。要是进行实际操作,就要考验沙皇政府的组织能力了。

军方要求提前储备半年的作战物资,再发起全面进攻,除了刚刚打完中亚战争需要休整部队外,更多的还是信不过国内的官僚。

万一在运输过程中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物资慢了一步,或者是搞错了发货地点,都足以要一支部队的命。

到时候,就算是把所有责任人都揪出来咔嚓掉,也对大局没有任何价值。

沉思了一会儿功夫,有些动心的亚历山大三世再次确认道:“后勤部真的能够保证物资按时抵达么?”

保证是不存在的,所有搞后勤的都知道,这里面存在的意外情况太多了,尤其大自然的不可抗力。

阿根特硬着头皮回答道:“后勤部会尽量保证大部分物资按时抵达,具体到每一支部队就没有办法保障了。

除了军方提前向我们通报作战计划,后勤部提前进行准备,才有可能跟上前线部队的节奏。”

听了这个解释,亚历山大三世不忧反喜。只要总量供应足了,个别部队的物资迟滞,那都是必然的结果。

战场上千变万化,今天部队的驻地在东边,明天就有可能去了西边,后天可能又换了地方。

在没有无线电台前,后勤运输车队一旦出发,想要联系就只能靠骑马追了,协调不过来也是正常的。

停顿了一下后,亚历山大三世慎重的说道:“再给你们半个月时间,尽可能多运送一些物资到前线,我们不能错过了这次战机。”

见沙皇的态度坚决,伊万洛夫元帅欲言又止。他总感觉这里面有问题,但是又找不到问题在什么地方。

……

第一百三十一章、迟缓

1889年9月21日,俄国外交部向不列颠驻圣彼得堡公使递交了战书,继第一次近东战争结束后,英俄两国再次走上战场。

这次时间充足,俄军在宣战后第三天才发起进攻,完全符合国际法。

当然,这不是沙皇政府守规矩。主要是阿富汗地区深处内陆,英国人还来不及铺设有线电报,传递消息最快也要一周以上。

伦敦

英国政府大楼内,格莱斯顿首相皱着眉头问道:“不是说俄国人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么,为什么战争会提前爆发?”

不列颠可不是什么铁憨憨,在做战争准备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搜集俄国人的备战情报。

就在昨天,还有人向格莱斯顿首相信誓旦旦的保证,俄国人至少还要三个月才能做好战争准备。

现在已经是9月下旬,要不了三个月俄罗斯帝国就要被冰雪覆盖,一般来说沙皇政府不会在这个时间点发起战争。

最终英国政府得出了战争会在明年三四月爆发的结论,备战工作也是按照这个进度展开的。

外交大臣乔治非常郁闷的回答道:“俄国人确实没有做好战争准备,我们潜伏在俄罗斯帝国的情报人员进行过多次确认。

战争提前爆发,或许是沙皇政府觉察到了我们的计划,才抢先动手的。”

情报没有问题,英国政府的判断也是符合逻辑的,怎奈俄国人不按套路出牌。

发生了这种事情,要追究责任在场的众人都跑不掉,格莱斯顿首相自然不会深究下去。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格莱斯顿首相不确定的问:“俄国人提前发动了战争,我们在阿富汗地区的部队能够守得住么?”

最近几十年,不列颠和欧洲列强之间的战争,全部都以失败告终,就连对付阿富汗土著都损失惨重。

现在要和俄国人开战,对拥有这一系列的光辉战绩的陆军,格莱斯顿首相实在是难以提起信心。

击败俄国人当然是最优选择,不过格莱斯顿首相不认为前线的部队有那么给力,要不然也不会要求国内继续增兵。

这个时候,格莱斯顿首相不得不庆幸之前把是否增援的问题抛给了议会。

要是因为增援不及时,导致前线损失惨重,议会也分摊了大半责任。

陆军大臣罗萨里奥摇了摇头:“俄国人来势汹汹,不夺下阿富汗地区,他们是不会罢休的。

普俄战争就是前车之鉴,巅峰时期俄国人一度动员了四五百万军队,前线作战部队都保持在两百万。

中亚虽然不比东欧,俄国人无法投入数百万军队,可是投入三五十万部队还是能够做到的。

如果阿富汗地区的部队都是陆军精锐,我可以保证能够守住阿富汗地区,甚至有余力发起反攻。

可问题是我们在阿富汗地区的军队,大都是印度殖民师,战斗力还不足主力部队的十分之一。

除非俄国人投入进攻的部队不超过二十万,要不然我们很难占到便宜。”

俄国人投入的兵力可能低于二十万么?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进攻中亚三汗国,沙皇政府就先后投入了六十余万大军。

接下来要和不列颠争夺阿富汗地区,仅仅只投入几万、或者是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