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已。
从国内的的煤炭价格下跌幅度也可以看出来,法国进口的煤炭价格也仅仅和国际市场持平,想要低于市价拿货比德两国的煤矿企业不配合。
政府确实减税了,可是人家就是不愿意降价。大家都是资本家,谁不想多赚点儿啊?
现在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国家之间的矛盾,而是资本之间的矛盾。
按照常规手段,法国资本自然奈何不了比德两国的煤老板,只能向政府求助。
……
凡尔赛宫,拿破仑四世皱着眉头问道:“你们觉得钢铁行会的提议,怎么样?”
外交大臣卡雷尔·卡德莱茨:“陛下,我们刚刚和比德两国签订条约,这么快就违约,国际社会上交代不过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比德两国政府也不存在继续让步的可能,要是强硬逼迫他们交易恐怕会适得其反。”
事实上,从一开始卡雷尔·卡德莱茨就反对过分逼迫比德两国,主张利用统一采购合同压价。
怎奈国内的资本家们不配合,大家都自由惯了,将采购权送给政府怎么行么?
事实证明逼迫确实解决不了问题,三国政府确实达成了协议,可人家国内的企业照样抵制。
虽然天价煤的情况不复存在,可是想要低于国际均价采购廉价煤,仍然不可能实现。
比德两国很多企业拒绝向法国出口煤炭,不是资本家有多爱国,主要是被国内的爱国主义给逼的。
民族主义已经崛起,现在和法国人做生意,就要顶着卖国贼的帽子。
不光是煤矿企业,比德两国很多企业都不在和法国人合作,全社会都掀起了抵制法国货风潮。
这才是法国资本家们,急着寻求政府帮助的原因。
要是不压制两国的反法浪潮,法兰西在国际上本就不多的市场,又要丢掉一部分。
经济大臣艾尔莎:“政府干涉确实可能带来不确定的风险,可是现在的局势已经失控了。
如果政府不干涉,我们不仅拿不到廉价煤,还会丢掉在比德两国的市场。
种种迹象表明,这背后还有英国资本在推波助澜。带头抵制向我们出口煤炭的几家企业,背后都有英奥资本持股。”
……
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
柏林大学,自从普俄战争失败后,这里就成为了德意志民族主义的摇篮,各种激进思想层出不穷。
因为战争失败的关系,普鲁士王国背上了巨额的债务,为了偿还巨额的债务,普鲁士政府早就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根本没钱发展经济。
民众的生活压力大,对社会的不满情绪高,自然加剧了思想的传播。
加入德意志联邦过后,获得了中央政府的经济帮助,普鲁士国内的经济略微有了一丢丢好转。
然而,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随着对法煤炭出口条约的签订,德意志联邦依靠高价煤谋取暴利的时代结束,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减。
没有了这一块的收入,各邦国又不愿意向中央政府上缴税收,中央政府自身都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地,自然没有能力帮助普鲁士王国。
在这种背景下,除了盛产煤的莱茵兰地区,反应最激烈的就是普鲁士王国。
从一开始,普鲁士政府就是坚决抵制对法谈判的,怎奈他们在联邦中人微言轻。
能够让他们进入帝国议会,那都是多年外交努力的结果,根本就没有决策权。
胳膊拗不过大腿,柏林政府只能被动接受。政府接受了现实,民间却忍不住了。
和德意志联邦所有地区一样,都爆发了规模不等反法游行运动。
柏林大学中,一帮青年学生正在热烈的讨论,一听就知道这是在策划一起抵制法国人的行动。
一名青年学生走上了讲台:“诸位同学,现在进行的游行示威,没有半点儿作用,法国人根本就看不到,软弱的政府又不敢和法国人抗争。
想要改变这一切,我们必须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让该死的法国佬知道我们不是好欺负的。”
反法游行示威是有作用的,国内的报纸、杂志,都停止了娱乐新闻,支持学生们组织的爱国运动。
工人、中产阶级、资本家,甚至就连政府公职人员,都加入到了游行示威活动中。
某些小邦国,君主都跑出来凑热闹,出现在了游行示威人群中。
影响力是足够了,可惜效果不怎么样,法国人没有选择妥协,德意志联邦政府也不敢撕毁条约。
“弗里茨,什么是更加积极的行动?
难道是围堵法国公使馆?
没有用的,腐朽的中央政府早就派军队封锁了使馆区,我们根本就进不去!
向政府情愿,更没有用。
柏林政府一直都是反对和法国人妥协的,事实上除了汉诺威外,所有的邦国都不支持和法国人妥协。”
作为邦国政府,这种要挨骂的事情当然要反对了。
除了汉诺威这个中央政府,躲不过去必须要上去外,其他人都是有多远躲多远。
从帝国议会没有否决这份条约就知道,妥协是众多邦国共同的意愿,只不过黑锅让汉诺威一家给背了。
就连刚刚继位不久的威廉二世,都义正言辞的发布了一封谴责信,把法国人和中央政府一起给骂得狗血淋头。
反正德意志联邦这种体制下,中央政府也奈何不了邦国君主,骂了也就骂了。
普鲁士之前肯配合中央政府,那是为了获得经济援助,这也是普鲁士同意和汉诺威组建二院帝国的条件。
现在承诺中的援助没有了,威廉二世没有翻脸,只是不痛不痒的骂几句,已经算是非常给面子了。
弗里茨摇了摇头:“当然不是,中央政府太过软弱,汉诺威勾结英法出卖帝国的利益,这不是请愿能够解决的。
想要改变目前的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法国人看到我们的决心,逼迫他们让步。
此前我们虽然号召民众拒买法国货,但这还是不够。想要让法国人妥协,我们还要做得更多。
我大致计算过,德意志联邦每年同法兰西之间,每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大约在6700万神盾上下。
其中光煤出口就占据了四分之一,法国人不是想要掠夺廉价煤么,我们就让他们一块煤也买不到。
光英国人出口的煤,可不够法国人用。只要能够断绝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就不怕法国人不妥协。”
这是事实,一旦德意志联邦停止向法国出口煤炭,短时间法国人还真找不到足够的替补。
现在欧洲的主要产煤国是英、德、俄、奥四国,俄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