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8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是自拿破仑三世时代开始,法国皇帝首次这么不给英国人面子。

除了外交关系恶化外,更多的还是英法两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

作为世界第一陆军强国、世界第二海军强国的法兰西,对英国人的霸权地位已经不在认可。

尤其是法国年轻一代,包括拿破仑四世本人在内,对英国人都没有敬畏之心,有的只是跃跃欲试的挑战之心。

正好印证了那句话:谁是世界霸主,谁就拥有全世界最多的敌人。

凡尔赛宫,拿破仑四世阴沉着脸问道:“英国人送上门来了,你们觉得他们想要从我们这里得到什么?”

对英国人不爽归不爽,外交活动还是要正常展开的。能不能谈出结果来,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利益,而不是个人的感观。

外交大臣卡雷尔卡德莱茨:“陛下,英国人这是急了。

俄国人在中亚地区跃跃欲试,大战一触即发,背后还有奥地利的影子。

万一局势失控,很可能出现俄奥联手向印度扩张的局面。

如果不能找到人牵制住奥地利,英国人就要独自对抗战俄奥两国。就算最后能赢,他们也会损失惨重,甚至是丢掉印度。”

殖民地争夺不光看表面上的胜负,还要考虑殖民地的统治问题。

尤其是印度这种人口密集区,一旦民族主义思想输入,统治成本会超乎想象。

列强博弈可没有什么节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大家也是经常干。

首相特伦斯布尔金冷笑道:“那只是英国人的麻烦,俄奥就算是联合也吞不下印度。

英国人在印度地区经营了这么多年,就算是守不住了,也能够策动当地独立。

奥地利人应该不会抱有这样的幻想,不过俄国人就说不准了,他们可是有黄俄罗斯计划的。

印度应该比远东帝国要容易入手一些,以沙皇政府的贪婪,只要有机会就不会放弃。

因为俄奥同盟的关系,奥地利就算不自己上,也不会阻止俄国人向印度扩张。

这也是我们的机会,可以坐山观虎斗,没准还能够捡点儿便宜。

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比一下各方的报价,选择利益最大化一方的加入。”

特伦斯布尔金的意见,可以说是代表了法国政府中的主流。大家仇视英国人不假,但也不会和利益过不去。

只要英国人出价够高,一切皆有可能。

犹豫了一会儿过后,拿破仑四世点了点头,表示认可这种观点。

眉宇间的那一丝忧愁,还是看得出他并不是那么情愿。没有办法,国与国之间还是利益为先。

第一百零七章、英法协约

不列颠驻巴黎使馆中,英外交大臣乔治和公使罗伯托·费尔南德斯相视而坐,室内的气氛非常压抑。

从他们的脸色上可以看出来,刚刚结束的欢迎宴会,并不是那么愉快。

拿破仑四世不仅自己缺席了,还在宴会进行中临时通知召开政府政府会议,法国高层集体离场。

实权人物都离开了,最后接待乔治爵士的就只剩下几名外交部工作人员,和一堆挂着空衔的贵族。

最基本的对等接待原则都放弃了,这已经不仅仅只是下马威的问题,完全是对乔治的无视,丝毫没有给大英帝国面子。

外交上被冷遇,这种事情在外交上并不奇怪。英法关系本来就不好,比这更失礼的事情都发生过,令乔治发愁的是任务。

“公使阁下,你长期待在巴黎,对法国政府比较了解。你觉得要说服法国人支持我们,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乔治这次访问巴黎走得很匆忙,在不确定法国想要什么前,他只能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略加思索过后,罗伯托·费尔南德斯:“爵士,法国人的胃口很大,些许利益恐怕是满足不了他们。

如果不是局势特别危急,我建议稳住法国政府就行了,拉拢他们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

事实上,现在法国政府正忙着梳理内部,短时间内法国政府也无力掺合国际事物。”

趁火打劫是国之常情,现在不列颠需要法兰西了,法国政府自然不会客气。

乔治不为所动道:“法国人现在最想要什么?”

在外交活动中,即便是口若悬河,也抵不过利益。

乔治不认为靠忽悠就能说服法国人,现在要拉拢法国政府,就必须要拿出切切实实的利益。

罗伯托·费尔南德斯公使回答道:“法国人的战略目标,几乎没有变过。一直都瞄着欧陆霸权,大革命后收敛了几分,现在又有死灰复燃的趋势。

法国的激进团体想向中欧地区扩张,夺取欧陆霸权;资本家想要夺取比利时和莱茵兰地区,解决工业原材料的成本问题。

这些利益诉求,遭到了国内贵族保守派的反对,他们担心进军中欧会引发新的反法战争。

目前手握大权的恰恰就是这些保守派,他们反对在欧陆扩张,主张缓和同欧陆各国间的关系,用开发殖民地的办法,解决国内工业原材料不足的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法国政府非常热闹。拿破仑四世结束阿尔及利亚之行后,回到巴黎第一时间就下令撤换了当地的一批官僚。

为了空出来的官帽子,法国政府内部各大派系争的是你死我活,甚至还有高官直接大打出手。

现在拿破仑四世正忙着平衡各方势力,除非是我们能够拿出法国各个利益集团都无法拒绝的条件,要不然短期内根本就拉拢不了法国人。”

绕是事先知道法国内部局势很复杂,乔治也无法想象法国政府乱到了这个地步。

政治斗争激烈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问缘由。“你支持,我就反对”,反之亦然。

大家都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或许成不了事,但坏对方的事还是足够了。

随便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家都可以吵个没完没了,何况是牵扯重大的国际站队呢?

真要是一个个去做思想工作,乔治毫不怀疑,不等他说服这帮人,自己就要先退休了。

“比利时和德意志联邦都是我们的潜在盟友,支持法国人向中欧扩张,就意味着放弃了这些盟友。

况且,就凭法国人现在的实力,这个时候向中欧扩张,也未必就能成功。

以奥地利的号召力,完全可以组建新的反法联盟。别的国家无法确定,比利时、德意志联邦这些直接受害者,肯定会第一时间靠过去。

无论最后谁取得了胜利,欧洲都会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我们就被动了。”

没有办法,支持法国人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