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到位,更新换代是社会发展规律。
“是,陛下!”
莱因哈特·哈尔德根没有继续争取,建新城固然重要,但是比那重要的项目,奥地利还有很多。
比如说:交通。
随着汽车的数量不断增加,原来的道路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对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已经成为了未来发展的趋势。
穷乡僻壤,几乎没有什么车辆,暂时可以忽略掉。但是对大城市周边的道路改造,却已经是迫在眉睫。
以维也纳为例,城市中的家用小汽车都超过了八千辆,卡车、拖拉机数量更是破万。
市区还好,当年城市改建的时候道路都留得比较宽,暂时不用担心堵车,可是周边的主干道就不行了。
马车跑的路和汽车跑的路,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能够容纳四辆马车并行,最多也就容纳两辆卡车并行。中途要是发生点儿意外,说堵车就立即堵车。
现在车辆不算太多,道路堵塞还可以忍受,大不了就是十几分钟的问题。
关键是适合马车跑的土路,不适合汽车发挥。尤其是下雨天,泥泞路更是汽车的大敌。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早在两年前,维也纳市政府就在开始兴建水泥公路。
想要跟风的城市很多,可惜不是每个城市都这么有钱,只能向中央政府求助。
伸手要钱的太多,中央政府也拿不出来,计划就暂时搁置了下来。
没有办法,改善交通肯定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但投资修路却是赔钱买卖,就算是开放收费也杯水车薪。
经济部已经做过了评估,按照目前奥地利国内的车辆规模,就算是按照每年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增长,二十年内都难以靠过路费做到收支平衡。
要知道这还仅仅只是运行维护上的收支平衡,而不是回本盈利。
这还是理论上的,现实中一条公路,能够使用二十年的都少之又少。
除了个别公路能够在报废之前,收回建设成本,绝大部分路段都是道路已经报废,项目还在亏损中。
要是能够盈利,资本家们也不会无动于衷,早就往里面砸钱了。
说白了,还是时间太早了。要是时间往后推移二三十年,愿意投资的资本家,绝对不在少数。
现在么,就算是修建维也纳到布拉格这样的繁华路段,最终的结果也是血本无归。
原因非常简单,奥地利的铁路工业太过发达,铁路运输成本比公路运输低,很多地区还要面临运行成本更低的水运竞争,长途货运根本就不走公路。
没有长途货运,靠家庭小汽车收过路费回本,在汽车普及到千家万户之前,根本就没戏。
……
第八十五章、装逼技术
享受红利的不光是奥地利政府,欧洲各国政府都在这次“反犹运动”中大发横财。
就连收益较小的俄国人,都在这次运动中实现了扭亏为盈,这是沙皇政府近四十年来的第二次出现财政盈余。
值得注意的是沙皇政府上一次出现财政盈余,同样是因为反犹。事实再一次证明了,反犹才是发家致富的王道。
看着财政上的每天增加的资产,亚历山大三世整个人都神清气爽。
沙皇心情好了,加特契纳行宫中的都洋溢在喜悦中。
高兴过后,亚历山大三世又开始犯愁了。这可是他继位以来,第一次手头这么宽裕,该怎么把这些钱花出去,完全没有经验。
不是用钱的地方少,恰恰相反俄罗斯帝国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无论是减持政府债务,还是投资国内的基础设施,又或者是更新军备都需要用钱。
由于距离上一次反犹运动时间太近,韭菜长得并不怎么高,沙皇政府的收益也相对有限,无力同时支撑多个项目。
财政大臣阿利舍尔·古洛夫:“陛下,这次查封的资产中现金虽然高达数十亿卢布,但这些钱大都是储户的,真正属于犹太资本家的只是一小部分。
其中外汇和黄金占比更少,总价值大约在一亿卢布左右。
考虑到今年政府还有近四千三百多万卢布的国际债务将到期,需要进行兑付,明年还有三千八百多万的债务到期,财政部建议把这些外汇都用来偿还债务。
另外国内也有近八千万卢布的债务即将到期,这部分资金也需要预留出来。
减去这些支出过后,理论上来说,可以供政府支配的资产还有六点四亿卢布。
不过这些资产中可以快速变现的只有八千万卢布的股票、债券,剩下的大都是放出去的贷款和一小部分不动产。
不动产财政部已经开始处理了,争取在一年内全部出手;放出去的贷款就麻烦了,只能等到期后收回。”
没有办法,犹太资本家最喜欢的投资,就是放高利贷。
尤其是在俄罗斯这种工商业不发达的国度,放高利贷比投资制造业赚钱得多,犹太资本家自然是趋之若鹜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沙皇政府敢肆无忌惮反犹的原因。毕竟犹太资本扎堆进入了银行业,就算是想要搞事情,对国家经济影响也相对较小。
要是犹太资本家热衷于投资实业,手下有几百万工人跟着吃饭,任何一个政府在采取行动之前,都会三思而后行。
很遗憾,犹太资本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个个都想着通过银行金融手段,暗中控制其它行业,从中谋取暴利。
亚历山大三世皱着眉头问道:“也就是说,现在我们真正能够动用的资金,就只有那八千万卢布对么?”
财政大臣阿利舍尔·古洛夫:“要略多一些,在此之前我们也准备了一笔资金用来偿还债务,只不过数目不是太大。
原本我们还计划和银行协商,再拆借一笔贷款偿还这些旧债,现在已经不需要了。
加上这部分资金,政府目前能够动用的现金大概在一点一亿卢布左右。
考虑到未来几年,可能会遇到农业危机,财政部建议尽可能的减持债务,或者是预留一部分资金,以应对突发情况。”
亚历山大三世时代是一个转折,从他继位开始,沙皇政府就在努力扭转自身的国际形象,包括按时偿还债务。
当然之前已经被赖掉的债务不算,脸都不要才赖掉的,自然不可能继续偿还。
现在偿还债务对象,主要是奥地利和北欧联邦两大债主,都是俄罗斯帝国的好邻居。
在亚历山大三世的努力下,俄罗斯帝国的外债总额较巅峰时期下降了近五分之一,财政情况有了一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