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3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4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路看涨,受此价格上涨影响,加入抢粮队伍的人也越来越多。

唐宁街首相官邸中,愈演愈烈的抢粮风潮,令格莱斯顿首相坐立难安。

民以食为天,在古今中外都是通用的。

仅仅只是一个谣言,就能让英国粮价上涨,足以证明不列颠的粮食安全并不是那么稳固。

格莱斯顿:“对最近一段时间,民间鼓吹粮食自足,和国内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你们怎么看?”

怎么看,坐着看。

在场的众人,都清楚无非看法国人搞大农场计划,一帮想要从中牟利的家伙,在幕后操纵舆论,人为的制造恐慌。

农业大臣迪埃斯·巴雷鲁斯:“政府已经安排辟谣了,只不过暂时收效甚微,等过段时间秋粮上市,国内的粮食价格就会稳定下来。

从这次波动中,也从侧面印证了我们的粮食安全,受外来影响太大,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稳固。

幸好这次只是一个谣言,如果俄奥两国真的遭遇大旱灾,后果就严重了。

从安全上来说,法国人的粮食自足计划,还是非常值得我们效仿的。”

能不能赚钱姑且不论,一旦农业自足计划启动,农业部在政府中的话语权就会大大增加。

作为既得利益者之一,迪埃斯·巴雷鲁斯就不可能反对。

财政大臣晓治·柴尔德斯警告道:“我们和法国人是不一样的,在法国行得通的战略计划,在不列颠未必能行。

法国人不在自由贸易体系之类,他们搞粮食自足计划,可以依靠关税壁垒保护,这笔投资还是有保障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际粮食价格出现下跌是必然的,未来的市场竞争会非常激烈。

如果我们跟风效仿,就必须要和世界各大产粮国直接竞争,或许到时候连种粮成本价都卖不出来。

从经济上出发,这是一笔注定赔钱的投资。国内的市场动荡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恢复过来。

不列颠可以进口粮食的地方太多了,有皇家海军在,根本就不用担心被人封锁。”

在享受自由贸易体系带来福利的同时,不列颠也必须要受制于自由贸易体系。

平常时期,倒也没什么不好。反正不列颠进口的是工业原材料、粮食,这些必须品,根本就不需要关税壁垒。

想要实现粮食自足就不行了,这需要直接和各大产粮国竞争,或者说是打价格战。

随便用什么想,都知道在殖民地种植粮食,生产成本会比其他粮食出口国高。

赔本赚吆喝,最多收获一个粮食自足的名头,实质上对大英帝国的国力增长,并没有多少作用。

外交大臣乔治反驳道:“在经济上,我们或许会亏本,但是政治上就不一样了。

从法国人的表现来看,他们正在逐渐丧失制衡奥地利的实力,欧陆平衡正在被打破。

法国人的农业计划,看似只是为了保障自身的粮食安全,实质上也是针对奥地利的报复行动。

如果我们也跟进的话,国际粮食市场,就会直接萎缩一半。受此影响,依靠粮食出口的国家,都会遭到重创。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奥地利更是首当其冲,这有助于平衡法奥之间的实力对比。”

谁强就打压谁,这是英国政府几百年不变的外交政策,现在轮到奥地利了。

考虑到的问题越多,格莱斯顿首相就越难做出决定。这不仅仅只是钱的问题,还涉及到英国政府欧陆政治变局。

犹豫了一会儿功夫后,格莱斯顿问道:“俄国人的反应呢,外交部有没有考虑过?”

这不是打压一个的问题,而是同时在打压两个大国,俄奥一抱团,在世界岛就是无敌的组合。

万一逼急了,人家利用战争转移危机,不管不顾直扑印度而去,那就乐子大了。

外交大臣乔治摇了摇头:“俄奥同盟已经延续了三代,近百年时间,两国的利益早就交织在了一起。

为了拆分这个联盟,我们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现在两国还是站在了一起。

哈布斯堡王朝的外交手段怎么样,翻翻历史书就知道了。弗朗茨更是历代君主中的佼佼者,想要孤立奥地利根本就不现实。

俄奥同盟一时半会儿拆分不开,从俄国人向中亚扩张开始,就已经是我们的敌人,得罪也就得罪了。

没准国际粮食市场萎缩之后,为了争夺市场,俄奥两国还会因为利益分道扬镳。

就算是这个联盟变得更加巩固,情况也不会比现在糟糕到哪里去。”

威胁印度?

不采取行动,俄奥就不威胁印度了?反正在乔治看来,距离印度近的强国都是隐患。

没办法,海洋文明的危机意识就这么强。与其面对强大的俄奥,不如面对削弱后的俄奥。

只要奥地利这个金主没钱了,穷逼的俄国人也折腾不起浪花。至于奥地利,不是还有法国人牵制着么?

法兰西的经济虽然不咋地,但是法军的战斗力,大家还是毫不怀疑的。

要不是有这么一个大boss在,英国人早就睡不着觉了,现在的奥地利可比历史同期的德二帝国牛逼得多。

犹豫了一会儿功夫后,政治头脑灵光的格莱斯顿,还是决定踢皮球。

“农业自足计划,牵扯到了上千万英镑的投入,光凭我们几个做决定,还是太草率了。

农业部准备一份预案,提交议会审议,先听听议员的意见。”

……

第六十七章、敌友难分

尽管英国政府没有直接跟进,但他们进入议会吵吵吵模式,还是吓坏了很多人。

稍微有点儿政治头脑的都知道,这是冲着谁去的。

一旦丧失了英法两个粮食消费市场,奥地利的出口总额将会锐减六分之一。

以农业为主导的俄国人更惨,能保住一半的贸易出口额,都算是上帝保佑。

在惨烈的市场竞争下,生产力落后的俄国农业,因为生产成本的关系,将直接丧失市场竞争力。

偏偏沙皇政府还不敢推广新农业技术,因为产能不等于收益,粮食卖不出去,再高的产量都是白搭。

甚至连产业升级,沙皇政府都不敢搞,这和上一次农业危机中的奥地利差不多。

受限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弗朗茨发展畜牧业都要悠着点儿走,生怕再来一次畜牧业产能过剩。

奥地利的畜牧业大发展,还是最近两三年才兴起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经济发展,民众的购买力增强了。

先有市场需求,再有商品生产。这个顺序不能搞颠倒了,要不然会出大乱子的。

沙皇政府急了,维也纳政府也急了。只不过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