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的12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工商业制品出口就不算什么了。毕竟俄国工商业制品就那样,除了东西比较皮实外,其它方面都是一无是处。
这样的产品就算能够卖出去,销量也不可能高。不过有比没有好,出口再少那也是出口,对俄国人的意义不一样。
正所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英国人这种吃独食的作风,弗朗茨已经可以想象沙皇政府知道后会有什么反应。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疑惑的问:“知道英国人这么干的原因么?”
想的越多,弗朗茨越觉得英国人的操作诡异。吃独食固然好,但也要考虑后果。
俄奥两国可不是什么软柿子,逼急了完全可以掀翻桌子,大家谁也别想好过。
英国政府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但他们还是做了。总不能是故意制造矛盾,引诱俄奥两国进攻波斯吧?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解释道:“可能和中亚冲突有关系了,英国政府多次向俄国人抗议都没有结果,采取的反制的措施。
至于殃及到我们,多半是英国政府认为是我们在鼓动俄国人挑起中亚冲突的,想给我们一个教训。”
听了这个答案,弗朗茨只感觉无语。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
纯粹的无妄之灾,就算是要鼓动俄国人在中亚地区搞事情,他也不会选现在动手啊!
俄国人好战不假,可是人家也不傻。现在正处于恢复的关键时刻,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挑起战争?
解释就是掩饰,就算是明知道被冤枉了,弗朗茨也无力辩白。
国际政治中是不需要证据的,只要认为是,那就可以采取针对性行动。
“外交部准备怎么应对?”弗朗茨问道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英波两国只是密约,距离变成现实还有一段距离,还不值得我们直接出手和英国人对上。
外交部计划先把英波密约捅出去,鼓动波斯民众起来反对这份卖国条约,再联合俄国人共同向波斯施加压力,逼迫他们放弃这份密约。”
奥地利奈何不了英国人,俄国人同样奈何不了英国人,但这不等于两国也奈何不了波斯帝国。
坦率的说,弗朗茨真有些看不懂波斯政府的骚操作。究竟是“无知者无畏”,还是波斯政府的官僚都脑袋进水了。
英俄奥三国的势力都深入了进来,任何一家想要独霸这里,都会遭到另外两家的联合抵制。
这么稳定的构架,波斯政府只要不瞎折腾,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保住主权根本就不是问题。
这么好的一把牌,居然打得稀烂。现在还傻乎乎的和英国人签订卖国条约。
英国人的威力威胁?
大不了就是打一仗,又不是没打过。背后有俄奥的支持,再怎么样也亡不了国。
万一运气好,还能够利用这个机会练出一支精锐部队来,让波斯帝国的浴火重生。
毫无疑问,复兴的机会已经完美错过了。从条约签订那一刻开始,波斯政府距离众叛亲离就不远了。
民众无法容忍这样的卖国政府,就算是不造反,波斯政府在民间的声望也会跌倒谷底。
受密约的后续影响,波斯同俄奥两国的关系,也会下降到冰点。
至于英国人,单单只看那份条约的内容,就知道这是要吞并波斯,正常人都知道他们是敌人。
果然,一个帝国腐朽不是没有原因的。抛开乱七八糟的客观因素不提,单看统治者就知道:没有最蠢,只有更蠢。
各种啼笑皆非的政策,不是因为意外,而是他们真的就只有这水平。
在内心深处,狠狠的鄙视了一番腐朽的波斯政府后,弗朗茨做出了决定:“就按外交部的计划办吧!”
第五十四章、白折腾了
圣彼得堡,自从受到英波密约的消息过后,亚历山大三世的头发又掉了很多。
随手扔掉了手中的电报,亚历山大三世抱怨道:“该死的英国佬,就不能安分一点儿么?
这才过了几天省心的日子,又开始折腾了。真以为我们好欺负么……”
天地良心,他现在真的不想搞事情。安安静静种田不好么,为什么要搞事情?
财政大臣阿利舍尔·古洛夫劝说道:“陛下,这是英国人的诡计。
他们在这个时候挑起波斯冲突,就是为了打断俄罗斯帝国恢复元气,我们绝对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他是真的怕年轻气盛的沙皇一怒之下,就不管不顾跑去和英国人开战了,这种事情在历届沙皇中发生的次数还不少。
确切的说,在全世界这种事情都不少。一直持续到了近代,在吸取了无数前人的教训之后,大家才变得理智起来。
现在的俄罗斯帝国不适合对外发动战争,先是普俄战争,接着又是经济危机,俄罗斯帝国正处于最虚弱时期。
不待亚历山大三世回答,陆军大臣帕拉德鲁·瓦尔德抢先说道:“谁都知道这是英国人的阴谋,但那又怎么样?
俄罗斯帝国的利益不容侵犯,波斯问题只是英国人的一次试探。如果我们不斩断他们的妄想,接下来还有更多的麻烦等着我们。
一旦让外界认为俄罗斯帝国已经没落,到时候我们要面对的敌人,就不仅仅只是英国人了。”
仇恨拉得太多了,在俄罗斯帝国强盛的时候,这些都是疥癣之病,不足为虑。
现在不一样了,俄罗斯帝国正处于最虚弱的时候。能够安安稳稳的过日子,靠的就是昔日的虎威。
虎威再盛,也改变不了是一头病虎的事实。如果不能震慑住山林里的豺狼虎豹,就是群狼食虎的局面。
为了避免最糟糕的局面发生,沙皇政府已经做了很多努力,包括:恢复俄奥同盟,积极参与近东战争……
一面借着联盟的力量震慑群雄,一面又在战场上亮肌肉,让大家相信俄罗斯帝国依旧强大。
为了加快恢复的速度,沙皇政府甚至还出售了近东战争中的战利品,换取了大笔资金改善财政。
然而,试探还是来了。波斯问题只是一个影子,一旦俄罗斯帝国露出疲态,后面就要永无宁日了。
想得越多,众人的神色就越紧张,不断的脑补过后,一场针对俄罗斯帝国的阴谋论就成型了。
见气氛紧张了起来,外交大臣奥斯卡·希门尼斯急忙解释道:“阁下,事情没有那么严重。
英国人或许在试探我们,但波斯问题还牵扯到了奥地利的利益,只要我们和维也纳政府立场一致,局势就在可控范围之内。
外交部已经和维也纳政府沟通过了,他们建议直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