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啊!
奥地利在巅峰状态,他们还在舔伤口,这个时候联手,谁主谁从不言而喻。
能够自己当老大,凭什么要伏低做小?
除非奥地利也陷入了衰落,或者是法俄两国恢复了过来,三国实力处于统一档次,才有可能联手瓜分不列颠。
真要是三国实力相当,弗朗茨又不敢和他们联手了。这是战略位置决定的,作为夹心饼干必须要保持十二分的警惕。
英国人虽然讨厌,但是他们的欧陆平衡政策,在奥地利实力不足的时期,还是具备积极意义的。
事实上,在进入近代之后,世界各国的外交政策都充满了功利性和多变性,过分注重短期利益。
这种变化,英国人要付相当大一部分责任。孤悬海外的地理位置,让英国人变得无所忌惮、唯利是图。
法俄两国实际上都是英国人的学习者,可惜他们没有海峡保护,生搬硬套的结果就是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
奥地利没有效仿英国人,不是弗朗茨的节操有多高,主要是地理位置导致的。
有原时空德二帝国的悲剧例子在,弗朗茨不得不拿起梅特涅时代的外交政策修修改改,做一个人畜无害的大国。
费利克斯首相:“陛下,这是政府制定的近东开发计划,主要分成三个阶段。
现在政府实施的是第一阶段,主要是移民安置和主干道建设两部分,两者相辅相成。
按照计划,政府准备在五年内建成从维也纳到巴格达的主干线铁路,包括两条连通中东铁路和阿拉伯环岛铁路支线。
考虑到近东地区的特殊性,接下来的移民安置将沿着铁路线展开。
已经在铁路沿线规划了145个站点,分别设置移民小镇,或者是建立城市。
大规模移民将从两年后开始,短期内只针对沿海地区移民,直接对现有的城市进行改造。
”
总体上来说,维也纳政府规划的巴格达铁路和原时空的德国人建造的巴格达铁路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差异只是德国人的巴格达铁路走君士坦丁堡,奥地利的巴格达铁路走达达尼尔海峡。
欧洲部分的铁路早就施工完成了,需要的施工的路段从达达尼尔大桥开始,一直延伸到巴格达。
至于沿途奥斯曼帝国遗留下来的铁路,因为轨道标准不一样,只能拆掉重建。
连通中东铁路和阿拉伯环岛铁路,现在还只是一个构想,这两条铁路同样还在施工中。
中东铁路建设比较早快要完工了,至于阿拉伯环岛铁路因为地理条件的关系,估计巴格达铁路通车,都不一定能够建成。
移民滞后是必然的,奥斯曼帝国虽然灭亡了,但是剿灭占山为王的余孽,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
如果不是打包送走了半岛上的民众,别说两年时间,就算是再过五年,也没有办法保证肃清地方。
接过了计划书,弗朗茨就看起了规划图。没有电脑,全靠人工绘制,美丽的效果图是不用想了。
几根线条就象征着铁路,毫无疑问巴格达铁路这么重要的工程,自然是双轨铁路。
沿途的站点,那就是一个个小圆点。估计站点的具体位置,都没有最终确定下来。
没有卫星地图,全靠工程师的手工操作,有误差是自然的。
跳过了还算美观的规划图,和早就知道的移民计划,落在最后的资金预算上,弗朗茨眉头紧缩。
第四十一章、日渐壮大的农产主阶级
“预算怎么这么高?”
不是弗朗茨大惊小怪,近东开发计划的先期投资就高达2亿神盾,如果按照这个开销计算,原计划的10亿神盾根本就完成不了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起不来,移民不到位,民间资本自然不会过来。吸引不了民间资本涌入,光靠政府出资开发,维也纳政府都能被拖破产。
费利克斯首相解释道:“主要战争对近东地区破坏的太严重了,超出了政府之前的预料。
绝大部分城市都是废墟,很多城市的修复成本比重建还要高。
矿山、道路桥梁、水利设施都毁在了战火之中,必须要进行重新建设。
最麻烦的是当地的生产完全丧失了,前期建设的很多原材料都要从国内运输。”
弗朗茨无话可说,建一座新城不算什么,可是诺大的近东地区,又岂是一座城市就能行的?
要安置移民,也不可能让大家都在城里待着,最容易扎根恢复过来的还是农业、矿山、工厂。
有就业岗位,才能留住人。这年头的第三产业,根本就没发展起来,核心支柱还是第一产业。
钱是必须要投的,拿下奥斯曼帝国就是为了获得一个稳定的大后方。要是不建设,一片空白的后方,就如同阿拉斯加之于俄国。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缓缓说道:“对外公布计划吧,看能不能吸引一部分投资者过去。
如果能够恢复当地的部分产业,减少从本土运输,成本应该能够往下压一压。”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维也纳政府,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恨不得一神盾分成两次花的穷逼。
就算是先期预算超支几千万,弗朗茨也只是略微有些惊讶。增加几千万神盾的开销,无非是多发行几千万神盾的债券,还谈不上财政危机。
政府之前的预算有误差是正常的。大家都坐在办公室里,根据前线传来的战报资料分析,看着地图进行做出的预算。
现在已经接管了近东地区,搜集到了第一手资料,重新进行做预算,自然会有差距。
……
陆军大臣费斯拉夫递上了一份文件:“陛下,这是近东战争中立下战功的官兵名单,以及陆军部关于战后退役、伤亡抚恤的处置方案。
本次战争中,军功累积够封爵官兵共计286人,其中71人是爵位升迁。
战后需要退役官兵共计286万人,其中278万人退役后会转入预备役,需要支付补贴87689万神盾。
这次战争中,阵亡和伤残士兵共计14134人,需要支付抚恤金676536万神盾。
按照本土2倍的军功田奖赏标准,包括阵亡士兵在内,有资格申请军功田的共计66424人,拥有部分军功符合补差授田的共计84376人。
按照官兵或者是阵亡士兵家属的意愿,本次申请军功田的官兵人数共计150359人,申请授田数量为117648万公顷。
因为部分官兵申请补差价的缘故,这部分资金可以基本上抵消掉退役补贴和伤亡抚恤。”
毫无疑问,炮灰部队不在统计范围之内,要不然伤残、阵亡数字可以增加十倍。
在奥地利这种国家,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