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4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维也纳政府至少要掏出4亿神盾。

奥地利人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希腊凭什么从小亚细亚半岛上分一杯羹?

或许是意识到了这一点,韦森贝格又补充道:“尼斯拉夫爵士,鉴于贵国在这次战争中的表现,我建议参考黑山标准给予贵国补偿。

至于伊兹米尔地区,为了避免未来爆发不必要的冲突,我觉得阁下还是放弃的好。”

听到这个“建议”,尼斯拉夫额头上直冒冷汗。哪里是在商议,分明就是在通知结果。

场面一下子尴尬了起来,尼斯拉夫已经不知道该如何答复。

拒绝韦森贝格的“建议”?

想想也就好了,就算是把伊兹米尔送给希腊,现在尼斯拉夫也不敢收。要不然后面爆发了冲突,他就要为此负责。

可是答应下来,尼斯拉夫又不甘心,都没有争取一下,回去怎么交差呢?

见谈判要陷入僵局,作为东道主的弗托里亚克总督出来打圆场道:“两位伊兹米尔的问题,不妨先搁置一下。

奥斯曼帝国已经灭亡了,现在我们有必要向外界发一封公告,警告一下那些在背后捣乱的小人。”

在这个问题上,反土同盟四国的立场都是一致的,对背后搞小动作的英国人没有半分好感。

奥地利外交大臣韦森贝格附和道:“阁下的建议非常有建设性。我们确实应该警告一下背后捣乱的小人,免得他们不知进退,继续干一些恶心人的烂事。”

两个老大都说行,尼斯拉夫和尼古拉斯凯奇自然不会有意见了。

隔空对英国人喊话威胁,想象都觉得刺激,这是欧洲各国想干,又不敢干的事情。

要不是有反土同盟的大旗在,俄奥冲在在前面扛雷,这种露脸的事情,说什么他们也不敢参与。

很快一封措辞严厉的公告就诞生了,俄奥黑希四国代表联合在后面署名,标题直接冠上《反土同盟四国公约》。

1、自即日起,邪恶的奥斯曼帝国就此灭亡;

2、为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反土同盟将继续在全世界范围内打击奥斯曼帝国余孽;

3、任何窝藏、包庇奥斯曼余孽的行为,都将视为对反土同盟的挑战,一经发现反土同盟将采取非常手段进行打击,包括战争手段;

……

第三十八章、小国的无奈

秋高气爽,又是丰收的一年。

弗朗茨最近的心情很不错,俄奥两国达成了协议,近东战争就算是尘埃落定了。

至于希腊人,要不了几天就会接受现实的。如果不是国内民族主义者的闹腾,路德维希国王早就妥协了。

野心是需要实力支撑的,普通人可以不知道,统治阶级必须要清醒。

本来就是小国出身的路德维希国王,自然清楚什么才是小国的生存之道。

维特尔斯巴赫王朝能够在丢掉巴伐利亚王位后,又在伦巴第王国东山再起,靠的可不仅仅只是亲戚关系。

如果不是他们识时务,见大势已去,果断向奥地利认输,就算是再注意吃相,弗朗茨也不可能给他们安排一个好地方。

……

雅典,希腊王宫内的气氛非常压抑,最近这些日子路德维希一世的满面愁容,让宫人们不得不小心翼翼。

实际上换了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比路德维希一世好多少,希腊勃发的民族主义真的是大麻烦。

“大希腊”就是一巨坑,跳进去必死国的那种,偏偏还被希腊民族主义者当做目标,准备付诸实施。

按照大希腊的构想,希腊的版图包括了君士坦丁堡在内,领土面积大约是现在的五六倍。

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前提条件就是“拳打奥地利,脚踢俄罗斯”。

坦率的说,这样的伟大战略,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出来的,至少路德维希一世就不敢这么想。

奥斯曼帝国灭亡了,希腊民族主义再次沸腾了,一个个让政府要这、要那,丝毫不考虑自身有没有争夺战利品的“实力”。

自从传出政府有意放弃对小亚细亚半岛领土争夺后,民族主义者们就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

在王宫中,路德维希一世都能够听到希腊民众心中的呼声。奈何呼声再高,也要能够实现才行啊?

路德维希一世问道:“外面的人还不肯散去么?”

首相卡里奥修回答道:“是的,陛下。政府已经派人解释过了,可惜没能说服他们。

这些人已经疯了,完全丧失了思考。真不知道条约签订后,还会引发什么样的混乱。”

一个不知道真假的消息就能引发大规模抗议,如果消息变成了现实,后果可想而知。

路德维希一世摇了摇头:“这些人都只是那帮混蛋推出来的棋子,我不相信他们不知道这么干的后果。

真要是激怒了奥地利人,灭掉希腊他们也没有好处。看看游行示威的路线就知道了,组织者们在有意避开使馆区。

只是他们以为这就能令我们妥协么?又或者是他们认为,可以利用民族主义赶走我这个讨厌的国王?”

民族主义只是一方面,更大的矛盾还是路德维希一世正在推动的工业化改革,这严重损害了既得利益者们的利益。

希腊只是一个小国,既没有足够的商品销售市场,又没有原材料产地。想要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就不得不加紧对内剥削。

在这种背景下,推动工业化的路德维希一世自然不受欢迎了。

卡里奥修首相提议道:“陛下,其实你没有必要这样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工业化进程慢点儿也无妨。”

作为一名希腊土生土长的首相,卡里奥修对这个国家还是非常有感情的。

身居高位,他自然知道推动工业化是最佳选择,并且还是越快越好,拖到了后面的难度只会更大。

然而,看上去美好的东西,却不一定实用。

保守派为了反对改革,放出了更疯狂的民族主义,企图逼迫政府让步。

资本的疯狂超乎想象,普通民众的日子更苦了。不在支持国王,路德维希一世的改革很快陷入僵局。

权衡利弊过后,路德维希一世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罢了,既然大家都不喜欢改革,我又何必要做这个恶人呢!

取消所有的工业计划,按照他们的意思,放开棉花出口,老老实实的……”

没有办法,现实就是这么无奈。工业化的利益在未来,棉花出口的利益却在眼下。

别看全世界种植棉花的地方很多,但国际市场上仍然是供不应求。几乎所有的棉花出口国,都赚的盆满钵满。

为了推动希腊工业化进程,前不久路德维希一世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