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摆了摆手:“我们的首相,你先冷静一下。建立北德意志帝国容易,要保住北德意志可不简单。
经过了这次经济危机,法国人已经意识到了能源的重要性,法国政府肯定会想办法解决的。
拿破仑三世当年就非常窥视莱茵兰地区的资源,只不过被我们忽悠到了意大利。
如果法国人寻找了一圈,最后发现就只有莱茵兰地区有他们想要的煤矿,拿破仑四世能忍得住么?
就算是皇帝要顾忌大局,能够克制住欲望,法国的工商业界能够忍得住么?
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添一把火。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只要一点儿火星,就可以引爆这种危机。
我很好奇,法德战争爆发后,英国政府会怎么选择。”
费利克斯首相惊恐道:“陛下,放法兰西东进风险太大了,很容易导致局势失控的!
我们”
弗朗茨打断道:“没有那么严重,北德意志顶不住了,我们就亲自上。只要击败了法国人,德意志地区统一战略就完成了。
如果法国不好打,就让前线故意失败,放任局势糜烂,拉欧洲各国下水。
一个强大而又富有侵略性的法兰西,对欧洲所有国家都是威胁,凭什么让我们一家在前面拼命?”
看着陷入震惊中的众人,弗朗茨没有继续说下去。大家的震惊,无非是底线问题。
在弗朗茨看来,德意志地区还没有统一,北德意志地区就不算是新神罗帝国的领土。
局势糜烂正好借刀杀人,清理那些小邦国,要知道巅峰时期德意志地区可是有一千多个领主,两百多个独立邦国。
经过兼并重组后,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德意志地区还有39个合法邦国。
发展到了现在,德意志地区仍然有超过三十个独立邦国,不解决掉一些,弗朗茨这个皇帝都做不安稳。
法国人无疑是一把好刀,有法国人威胁在,大家不向奥地利靠拢都不行。
第二十二章、转折
近东战场上,激动人心的一幕出现了。前线打得最火热的时候,奥斯曼后方出了乱子。
亚美尼亚人造反了、希腊人造反了、斯拉夫人造反了,就连库尔德人也出现了不稳的迹象。
没有造反,那是没人去策动他们。要不然奥斯曼国内造反的民族,还要增加一大帮子。
前面的几波民族起义,都是反土同盟的功劳。谁都知道奥斯曼帝国要凉了,再不跳槽就晚了。
上层社会要找出路,自然要纳投名状了。这个时候不采取行动证明自己的立场,未来如何保障自身的地位呢?
如果反土同盟这个时候大开方便之门,估计奥斯曼政府内部都有人会跳槽。
毫无疑问,内乱加速了奥斯曼帝国的衰落。
和以往的民族独立运动不一样,这一次起义军是武器的,奥地利飞艇向起义部队空头了武器弹药。
多民族国家的后遗症爆发了,虽然造反的人只是少数,可是这个时候被捅了一刀,还是导致苏丹政府对国内的少数民族丧失了信任。
受叛乱影响,奥斯曼帝国集赞的民族矛盾也被激化了。
苏丹政府好不容易鼓舞起来的民心士气,直接丧了一半,少数民族对国家的归属感锐减。
先是奥地利军队攻占了克尔谢希尔,接着俄国人也攻克了奥斯曼哲克,眼瞅着两国就要在克孜勒河上会事了。
一旦这一作战计划完成,奥斯曼帝国就被反土同盟从中间一分为二,首尾不能相顾。
尤其是西部的精华地带,完全陷入了反土同盟包围中,无法获得外界的任何援助。
放弃西部是不可能的,首都安卡拉都在克孜勒河以西。
况且,奥地利军队已经进入了两河流域,奥斯曼东部的领土同样不安全。
小亚细亚半岛狭长的领土,给反土同盟创造了有利条件,联军可以从中间一点切入,将奥斯曼帝国一分为二。
“克孜勒河会师”只是备选计划之一,两河流域同样可以会事。可惜高加索地区多山,俄国人还在大高加索山脉和奥斯曼人玩儿山地战。
迫于局势紧张,奥斯曼帝国不得不收缩兵力固守。
主力部队收缩了回去,防御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地方民兵手中,民兵部队的指挥官不是政府任命的军官,而是宗教领袖
涉及到了信仰,战斗力总是爆棚的。虽然比不上正规军,奥斯曼民兵的战斗力还是震惊了反土同盟。
君士坦丁堡,联军指挥部总司令官阿尔布雷希正在大发雷霆:“普布利乌斯元帅,你们是来度假的,还是打仗的?”
对一名军人来说,这样的指责无疑是最大的侮辱。好在普布利乌斯是半路出家的伪军人,脸皮更向政客靠拢。
“司令官阁下,这完全是意外。谁也不知道,奥斯曼人会把主力放在”
不待他把话说完,俄军统帅伊万诺夫毫不客气的打断道:“战场不是游乐园,别为失败找那么多借口。
还有奥斯曼人的主力在什么地方,大家都心知肚明,我们不是无良政客,没人听你在这里耍嘴皮子。”
没有办法,前不久的战斗中,希腊军队遭遇奥斯曼游击队伏击,不幸丢了几十门重炮。
本来战场上有所损失不算什么,可问题是希腊人在突围的时候没有炸毁火炮,这些火炮连同弹药都落入奥斯曼军队手中。
丢了这么大的人,希腊军队自然是隐瞒不报了。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这些炮弹落到了俄国人头上。
由于事先没有准备,错估了敌人的火力,俄军在猝不及防之下损失了上千人。
通过抓到的俘虏,搞清楚前因后果后,俄国人自然不肯吃下这个哑巴亏,这才有了这次联军会议。
本来伊万诺夫这种正统出身的军人,就看不上普布利乌斯这种政客出身的水货元帅。
现在又出现了这么一档子事,自然不会客气了。联军指挥部中四国军队统帅都顶着元帅头衔,同样也分着三六九等。
伊万诺夫和阿尔布雷希两人都是正统军人出身,又拥有战功,身份地位自然是第一等。
黑山统帅马克西姆特伦蒂耶夫,虽然没有什么军功,可人家也是正统军人出身。
即便是希腊比黑山强大,可是到了这里,马克西姆特伦蒂耶夫的地位还是比普布利乌斯高。
这种潜意识的判断,在战场上得到了证明。俄奥两国是主力,战绩自然不会差。
黑山公国虽然兵少,但是人家打出来的战绩,几乎和希腊人相差无几。
军队是信奉强者的地方,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