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游行示威活动。
将手中的文件随地一扔,拿破仑四世愤怒的咆哮道:“谁能告诉我,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皇帝的脾气越来越不好了,这是大家最清晰的感受。脾气再怎么不好,工作还是要正常进行。
外交大臣特伦斯布尔金汇报道:“陛下,刚刚收到从维也纳传来的消息,奥地利人正在策划入侵奥斯曼帝国。”
拿破仑四世摇了摇头:“我的外交大臣,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你们看着办就行了,不用拿来烦我!”
“奥地利入侵奥斯曼”也变成了小事,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估计国际上就不会有大事了。
特伦斯布尔金硬着头皮提醒道:“陛下,这次非比寻常,不是普通的战争,奥地利人是想要一口吞下奥斯曼帝国。
一旦让他们的计划完成,除了缺少君士坦丁堡外,又是一个东罗马帝国。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
影响确实非常大,真要是让奥地利吞并了奥斯曼帝国,造成的影响比“东罗马帝国”复兴还要可怕。
至少历史上的东罗马帝国,疆域面积没有延伸到中欧地区,没有遍及全世界的殖民帝国。
拿破仑四世苦笑着摇了摇头:“就算是如此,那又能怎么样。以我们现在的状况,你认为还有能力干涉么?
要不然你出去对民众们说:为了保住奥斯曼帝国,要出兵和奥地利打一仗,看他们会怎么做。
至于奥地利可能会做大的问题,还是交给该死的英国佬去头疼吧!”
特伦斯布尔金欲言又止,他还没有活够,不想出去找刺激。
在反战思潮、革命思潮浓郁的巴黎,政府敢出兵帮奥斯曼打仗,那不是逼着大家革命么?
既然无能为力,那就索性放手算了。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毒打,拿破仑四世已经成熟了起来,知道了务实。
……
时间一天天过去,距离巴黎国际会议的时间越来越近,巴黎的局势也变得越发紧张了起来。
傍晚,郊外的一家普通农舍内,已经汇聚了数十号人。
一名络腮胡子的中年人率先开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波拿巴政府恐怕是不会妥协了。
如果让巴黎国际会议顺利举行,让欧洲这些君主们勾结起来,我们革命的成功率就更低了。”
一名书生气的青年猛的一拍桌子:“不能再等下去了,现在革命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民众苦波拿巴王朝久已,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
似乎是觉察到气氛不对,会议的组织者急忙安抚道:“小洛夫,有话好好说,不要这么激动。
我们的准备还不够充分,除了在国民卫队中有一定影响力外,别的部队都来不及渗透进去。
没有军队的支持,想要完成革命,几乎是不可能的。”
虽然有些残酷,但这就是事实。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有军队的支持,想要武装革命夺取政权,本身就是天方夜谭。
小诺夫反驳道:“费居宁先生,事情不是这样的。
革命浪潮来之不易,上一次席卷欧陆的革命浪潮,还是1848年。
如果错过了这一次机会,谁也不知道下一次革命浪潮出现是什么时候。
没有大环境做支撑,仅凭我们自己的力量,就算是准备的再充分,也无法对抗来自君主集团的反扑。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到了不得不拼的地步,等巴黎国际会议结束,君主集团联合了起来,再想要行动就晚了。”
……
第七章、巴黎公社
1882年4月15日,国际会议举行的同一天,多个法国革命组织联合发动起义,公推社会主义者布朗基为领袖。
起义军攻占了警察局,夺取了城防军军艺复兴后再次成为了法兰西的政治中心。
逃离巴黎之后,拿破仑四世就一口气跑到图尔,这里也就成为了法兰西帝国政府的临时办公地点。
坦率的说,波拿巴王朝还是比较得人心的。远的拿破仑那是法兰西的骄傲,近的拿破仑三世同样是法兰西的英雄。
拿破仑四世虽然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可他也没有什么劣迹,普通民众对他这个皇帝没有多少恶感。
国内层出不穷的叛乱,并不是说大家就是要造反,很多叛乱都是资本家的惹的祸。
在经济危机中落井下石,囤积居奇、哄抬物价,逼得底层民众活不下去,人家才跳出来造反的。
在法兰西发生的多起叛乱事件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民众一拥而上抢夺食物,抢完了人也就散了。
革命思想浓郁的只是巴黎,图尔这样的中小城市,民众们的革命热情就不怎么高。
最好的证据就是,拿破仑四世受到了图尔的居民热烈欢迎。当然,这和巴黎革命的消息没有传过来,也有一定的关系。
“第五师和第六师出发了没有?”拿破仑四世问道
陆军大臣路斯基尼亚·哈菲兹回答道:“第五师昨天上午就已经开拔,第六师今天早上也出发了,最多再过三天他们就会抵达巴黎镇压叛乱。”
听到这个消息,拿破仑四世松了一口气。军队肯接受命令,就意味着局势还没有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第八章、债务延期
菜皮小说 ,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柏林王宫,腓特烈三世只感到压力山大。受战争的影响,经济危机爆发后,普鲁士王国早早的陷入了大萧条中。
柏林政府能够支撑到现在,那都是靠掀翻桌子,抄家获得了一笔资金。
掀翻桌子也是代价的,尽管腓特烈三世采取了果断措施,及时恢复了生产,但政府的财政收入还是大受影响。
如果只是如此,那也没什么,过些日子总能够恢复的。
偏偏屋漏遭逢连夜雨,刚刚把工厂分配下去,大家正准备撸起袖子干的时候,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来了。
大量的产品堆积如山,却又销售不出去。拿到工厂的官兵们,当然要找政府解决问题了。
没有足够的市场,腓特烈三世也变不出市场来。全欧洲都产能过剩,英奥两个大流氓又肆无忌惮玩倾销。
搞得现在国际上工商业制品价格比普鲁士企业的生产成本都低。不仅是价格上没法比,质量上普鲁士的产品差得远。
柏林政府和英国债主有协议,理论上来说他们可以用工商业制品抵债的,遗憾的是定价权在英国人手中。
比如说现在,英国人就参照国际市场上的批发价格打个七折,再综合质量评估扣款后,就是最终的定价。
按英国人的定价,大部分商品的价格,还不到生产成本的一半。
“卖”是血亏,这笔损失还不能让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