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身份凭证接了过来,查看了一番之后,看向中年人。
中年人点点头,“没错,在下正是李长明。”
李长明是济源城中的水泥商铺掌柜,除过贩卖水泥之外,就是搜集城中各种消息。
“我问你一些宣镇的事情,回答上来之后我才能相信你。”李小三看着李长明,询问了一些宣镇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还是那种常人根本就不能注意到的事情。
只有在宣镇生活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回答出来。
对于李小三的提问,李长明几乎没有任何遗漏的回答了出来。
这时,李小三终于相信了李长明。
“既然如此,那就跟我来吧,总兵大人也到了,就在前面。”李小三检查无误后,将李长明的身份凭证交给了李长明。
李长明一听赵也来了,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李小三重新跨上战马,带着李长明往赵那边走去。
“你们在这里等着!”李长明看向自己身后的那些人,随后急忙跟在李小三的身后,往赵那里走去。
“之前的时候,城里来了大人的夜不收,我将我的身份告诉了夜不收,同时问他们,总兵大人什么时候会到达济源。
夜不收告诉我,说总兵大人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到达济源。
我刚才正为总兵大人收拾住处,忽然之间听到了马蹄声,所以就带着人出来看一看是怎么回事。
当我看到你们之后,我还以为这是总兵大人的前锋兵马,以为总兵大人没在,没想到总兵大人竟然在里面。”李长明跟在李小三的身后,一脸兴奋的说道。
“总兵大人率领中军人马攻打河南防线的中间部分,所以速度就比较快。”李小三解释道。
没多长时间,李小三就将李长明带到了赵的面前。
李长明见过赵,一眼就认出了赵。
他急忙跑到赵的前面,恭恭敬敬的冲着赵行了一个大礼,“在下济源城水泥商铺掌柜,济源密探李长明见过总兵大人!”
“起来吧!”赵冲着李长明挥挥手。
“多谢总兵大人!”李长明告了一声谢,随后从地上站了起来。
“大人,您的住处已经安排妥当。”李长明看向赵。
“大人,这人没问题,我已经检查过了。”李小三凑到赵的身旁,低声说道。
第六百一十一章 你们以为本官不愿意守住黄河防线吗
“既然如此,那就听你的安排吧。”赵看向李长明,开口说道。
李长明点点头,随后道:“大人,请跟我来!”
李长明说着就领着赵往县城深处而去。
赵坐在战马上,看着荒凉的济源城,说道:“如今的济源城已经是一座空城了。”
“是啊,孙传庭这厮真不是个东西。他当时领着济源城中的守军士绅官员逃命的时候,还给城中的百姓说,您领兵而来的时候会屠城,会将城中所有的百姓都杀了。
济源城中的这些百姓一听这话,全都逃命去了。有些往孙传庭逃命的那个方向追去,剩下的,基本上都逃到了乡下。
逃命的时候,城中的百姓将成里那些能看见的东西全都带走了。幸亏属下有几十个身材健壮的伙计,不然的话,这些逃难的百姓肯定不会放过我。”李长明看着赵,一脸厌恶的道:“这个孙传庭真是的,好端端的说什么屠城。”
赵倒是没有觉得什么,就算百姓全都跑了,对于赵来说,只是有些厌恶,也算不上什么大事。难道这些百姓跑了之后不会回来吗?
反正人还在,到时候将河南拿下之后,就着手将这些百姓迁移回来,到了那时,孙传庭就算再造谣,也无济于事。
“这是怎么说呢,嘴长在孙传庭的身上,他愿意怎么说就让他说。这种谣言对于咱们来说,就像是泥土捏的炮弹一样,没有任何用处。”赵毫不在意的道。
“大人说的没错,孙传庭现在耍的花招对于咱们来说就是用泥捏的炮弹,对于咱们来说毫无作用。”李小三也附声嚷嚷了起来。
走了没多长时间,李长明带着赵来到了济源县城的县衙。
李长明来到县衙的大门前,将县衙的大门打开。
“大人,孙传庭等人都跑了,如今的县衙中已经没人了。下属将县衙收拾了一下,大人下榻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李长明站在县衙的大门前,弓着腰,看向赵。
赵从战马上跳了下来,带着李小三走进了县衙。
明朝有不修衙门的习俗,所以济源县衙看上去就比较破。
可是当赵走进之后,就发现,济源县衙和之前见过的那些衙门不太一样。
里面的道路都是用水泥硬化的,破损的墙壁也被人用水泥修补了。
这些修补的痕迹看上去还有些湿润,看来修补的时间并不长。
“大人,济源县衙原本有些破损,所以下属就带着人将县衙用水泥修补了一番。
原本城中有很多宅子比县衙要好上不少,可是城中的百姓在逃命的时候,几乎将这些宅子破坏了一个遍,也就剩下县衙还算完好。”李长明走进县衙,他看向停下来看着县衙修补痕迹的赵,急忙解释了起来。
“我对居住的地方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能住人就行。而且,我在这里也不会停留多长时间,等后方的兵马一到,休整一两天我就会走。所以,住处豪华不豪华对于我来说,完全没有任何作用。”赵看着这些修补的痕迹,毫不在乎的道。
李长明长出一口气,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他原本还以为赵会嫌弃这里,没想到赵竟然完全没有在意。
“张贺!”赵转过身子,看向协同自己指挥中路兵马的张贺。
“末将在!”张贺站了出来,冲着赵一抱拳,掷地有声的道。
“你现在将进城的兵马安顿一下,如今城中的空房子很多,虽然大部分都被损坏了,但是稍微收拾一下也能住。
咱们的兵马就直接住在城中的空房子中吧,也省的修建营地,搭建帐篷。”赵说罢,又看向李长明,“你和张贺一起去,协助他将兵马安顿好。”
“末将领命!”
“属下领命!”
张贺和李长明纷纷冲着赵拱拱手,随后朝着外面走去。
当两人走出去之后,赵便带着李小三等人来到了县衙的大厅里。
县衙的大厅被李长明粉饰了一遍,大厅后面墙壁上的海上明月图被用大漆盖住了。
这些大漆尚未干燥,看上去有些湿润。
墙壁上还挂着一副字,写了“宣镇”两个大字。
看纸张以及墨迹的颜色,应该是最新写的。
虽然上面没有落款,赵也能猜出,这应该是李长明写的。
墙壁上方挂着的牌匾还没有拆下,上面“公正廉明”四个大字因为年代过于久远,只剩下几道轮廓,隐隐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