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2 章(1 / 1)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数沙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4个月前

政失控,被奸人掌控。

如果神庙皇帝不乱来的话,哪里会有后来的事情?”洪承畴也插话道。

“对了,刘大人,我记得当初总兵大人让你为大公子启蒙,你这件事情办的怎么样了?”洪承畴看向刘众。

刘众摇摇头,“还没有正式开始,按照总兵大人的要求,在三四岁的时候再让大公子启蒙读书!”

“三四岁是不是有点晚?大公子可不是寻常人家的孩子,如今总兵大人摊子整的这么大,如果不早早读书,恐怕后面会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卢象升一脸疑惑的看向刘众。

刘众摇摇头,“这个我哪知道?总兵大人这样做肯定有他的道理,咱们这些做属下的,只有顺从的份。”

“也是,总兵大人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咱们在这瞎猜也没什么用。”洪承畴点点头,颇为认同刘众的这番话。

“看好了,以后放炮就这样放,不崩点东西放出来的炮仗没什么意思,但是你记住啊,瓦罐之类的不要崩,崩瓦罐容易伤人。”

赵将炮仗插在雪堆中,点燃炮仗上面的引信。

当引信烧完之后,“嘭”的一声,在雪堆中炸出了半个拳头大小的雪坑。

毕竟是鞭炮,威力也没那么大。

“行了,放一个就行了,剩下的鞭炮你拿着吧,记着啊,点炮仗的时候,跑远一点,不要把自己崩着了。”赵将手中的鞭炮交给了赵铭宇,随后叫过来几个侍卫,“你们几个,带着我儿子在这里放鞭炮。”

跟在赵身后的侍卫急忙跑到赵面前。

赵指了指赵铭宇,随后朝着刘众他们走去。

“你们今天来了,刚好我也有些事情要交给你们去办,走,跟着我去大厅吧!”

赵说着就朝着总兵府里面走去,刘众他们急忙跟在赵的身后,朝着总兵府里走去。

没多长时间,赵坐在了总兵府的大厅中。

“坐吧!”赵指了指大厅两旁的椅子,对着几人说道。

几人告了一声谢,随后坐在了椅子上。

坐定之后,赵看向卢象升的,“这阵子在宣镇待的怎么样?”

卢象升站了起来,“回大人,待的还可以,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

赵点点头,“那就好,那就好啊。”

“如今山西已经被我拿了下来,明年开春之后,我将会攻略陕西,河南。将这两处地方拿下来之后,你觉得接下来我应该干什么?”赵看向卢象升,忽然起了想考一考卢象升的心思。

卢象升思索了一会儿,目光炯炯的道:“大人,该登基称帝了!”

卢象升此言一出,四下皆静。大厅中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卢象升。

大厅中除过刘众他们还有一些侍卫和下人。

这些人实在想不明白,卢象升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说出这种话。

“你真的是这么认为的?你这样认为的道理在哪?”赵眯着眼睛,看着卢象升。

赵根本就没有想到卢象升会这样说,所以他想知道卢象升是出于什么目的说这种话。

“大人,如果明年将陕西、河南拿下,到时候带上山西,以及宣镇、草原以及大人重建的奴儿干都司,可以说,整个北方差不多落入了大人的手中。”

第五百六十五章 卢象升的想法

“大人如今的地盘已经不小了,可是大人的身份却从来没有变过,这实在是不妥。

如果总兵大人的身份不变动,那么下面的人员身份也不会变动。这对于这些官员的进取心还是有不小的打击。”

卢象升看着赵,将自己的观点说了出来。

赵听着卢象升的声音,眉头紧紧的皱在一起。

“大人,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卢象升再次开口道。

“什么问题?”赵看向卢象升。

卢象升说道:“民心,军心,正统!”

“大人倘若不登基为帝,天下的民心就不会真正的到总兵大人这里。当年太祖高皇帝登基的时候,天下尚未平定,可是为什么太祖高皇帝要在这个时候登基?

那是因为太祖高皇帝明白,如果不及时登基,那么天下民心就不会真正归心。百姓一天不归心,那么一切都如同水上浮萍一样。

不登基为帝,那么建立的政权就不会彻底的稳固下来。虽然现在看起来总兵大人的兵马强横无比,没有任何人能挡得住总兵大人的兵马。

但是,在天下百姓眼中,总兵大人便是如同李自成那般的流寇,天下百姓对总兵大人的认同感就会非常的差。

再说军心,如果总兵大人登基为帝的话,那么对于军队的军心士气是一个极大的提升。至于这里面的详细原因,我不说总兵大人也会明白。

最后一个,便是正统。如果总兵大人一天不登基,那么大明便永远是正统。这个事情是拖不得的,也不能拖,要越早越好。

一旦总兵大人登基,那就代表了大明已经成为过去式,到时候大人一统江山所花费的时间将会越来越少。”

卢象升的声音在大厅中不停的回荡着,赵听着卢象升的声音,陷入了沉思当中。

卢象升说的这些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是建立政权,从古到今,几乎没有一个是将天下彻底平定之后才登基为帝的。

秦始皇登基为帝的时候,南方尚未平定。刘邦登基为帝的时候,天下也尚未平定。

到后来的汉光武帝刘秀,隋帝,唐高祖,几乎也都是在天下尚未彻底平定的时候登基为帝的。

朱元璋登基称帝的时候,北方前元势力还在,大都也没有平定。

洪承畴看着卢象升,眼睛眯了起来。

“没想到啊,没想到啊,我是真的没有想到,卢建斗啊卢建斗,你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我来宣镇这么长的时间,都不敢对总兵大人说这种话,你倒好,来了没几天,就做了我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

洪承畴心里不停的叹息着,他实在没有想到卢象升竟然敢在这种时候劝赵登基为帝。

卢象升字建斗,古代称呼同龄人,同辈人基本上都是称呼他的字。

刘众也是没有想到卢象升竟然会在这个时候说这种事情,他看着眼前的卢象升,就好像是第一次认识卢象升一样。

卢象升之所以这个时候劝进赵登基为帝,其实是有他自己的小心思的。

卢象升这个时候来宣镇,时间上是有些尴尬的。

卢象升明白,自己这个时候来宣镇,自己寸功未立,就算赵愿意重用他,但是下面的人肯定不服气。

赵的实力能横推整个大明,新朝眼看着就要建立,如果不能立下功劳,那新朝鼎立之后,他的地位就会非常尴尬。

所以,卢象升就想着趁着这个功夫,劝进赵,不管怎么说,先立下一些功劳。

在古代,从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