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座孤坟孤零零的竖立在寨子外面的最高处。
坟前立着木质的墓碑,上面写道:龙门堡守备赵为遇害女子所立,崇祯元年二月二十日。
来的时候,队伍中只有一辆平板车,可当他们回去的时候,队伍中已经有了七八辆大车。
每一辆大车上面都拉满了物资。
此次剿匪,没有一个人受伤,所有人都活蹦乱跳的。
士兵们的脸上挂满了高兴,如此大胜,又一人未死,这些士兵怎么能不高兴?
赵看着大车上面的物资,不停地笑着,看来,这个来钱的路子也不错。
赵带领着士兵回到龙门堡,在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便又将队伍重新派了出去。
只不过,后面的几次,赵并没有亲自领兵前去,而是赵大牛宋虎等几个总旗拉着队伍出去。
每次出去的时候,赵只派出去两个总旗,再在龙门堡留有两个总旗。出去一次,轮换一次。
这样做既能更好的练兵,又能更好的保护龙门堡。
而赵自己则待在守备府中和李小颖联络感情,同时也辛勤的搬运着仓库中的物资。
崇祯元年三月十五日,高迎祥在安塞势力大增,地方卫所再也挡不住高迎祥。
一瞬间,整个延安府一片糜烂。
高迎祥起兵造反的事情终究没有瞒过去,当崇祯拿着八百里加急的情报时,整个脸扭曲到了极致。
崇祯坐在暖阁中,看着御案上摆放的一封还未拆封的八百里加急,心里没来由的慌乱起来。
崇祯看了看窗外,此时天色已经彻底的黑了下来,窗户外面的北风不停地挂着。
王承恩从小太监的手上接过一支牛油大烛,点燃后放在崇祯御案上的灯罩中。
崇祯丝毫没有注意到王承恩的动作,他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御案上用火漆封好口的竹筒。
这可是八百里加急啊,整个大明朝除过胜仗之外,也就败仗和造反的才有啊。
虽说有些特别恶劣的自然灾害也是八百里加急,可现在,也不像是有什么恶劣的自然灾害啊。
崇祯看着竹筒,心里没来由的烦躁起来。
终于,崇祯拿起了竹筒,将上面的火漆拆开,从里面取出一张锦帛。
崇祯入目一读,整个脸色剧烈的扭曲起来。
“混账至极,混账至极!”
崇祯浑身都在颤抖着,他面容扭曲,一把将手上的锦帛摔在地上,随后一脚将御案踹翻在地。
侍立在暖阁中的大小太监一见崇祯这个架势,急忙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说着皇上息怒之类的话语。
崇祯焦躁不堪,在暖阁中走来走去。
“屁话,全都是屁话,施鳯来哄朕,施鳯来哄朕,该杀,该杀!”
崇祯双目猩红,一副择人而噬的样子,将跪在地上的王承恩吓了一大跳。
王承恩急忙擦掉头上的冷汗,对着跪在暖阁门口的小太监打着口型,“快去找我干爹,快去找我干爹。”
那小太监当然知道王承恩的干爹是谁,只见他趁着崇祯没有注意到这边时,急忙从地上爬了起来,向着外面冲去。
王承恩看着离去的小太监,心里放心不少。
只要干爹来了,自然而然就能劝住皇帝了。这种状态下,也只有干爹才能劝住陛下。毕竟自己的干爹可是从陛下小的时候就一直陪在陛下身边,陛下对干爹可是信任不已的。
崇祯在暖阁中走来走去,将旁边桌子上摆放的参茶拿起来,狠狠地摔在地上。
茶杯应声而碎,碎片向着四方飞去。
里面的人参撒了一地。
崇祯目呲欲裂,脸色通红,嘴里不停地咒骂道:“施鳯来哄朕,施鳯来哄朕,这哪里是吉兆,这分明是恶兆,可恶,可恶至极。”
崇祯一拳打在暖阁中的柱子上,一瞬间鲜血直流。
他顾不得查看手上的伤势,直接提起墙上挂着的一把宝剑,就要往外面而去。
就在这时,曹化淳一路小跑着,来到了暖阁中。
“陛下这是为何啊?”
曹化淳见到崇祯如此暴怒的样子,急忙跪在崇祯脚旁,拉着崇祯的小腿。
“哼,为何?你自己看看,这上面写的是什么东西。”崇祯将地上的锦帛捡了起来,直接塞给曹化淳。
第六十七章 暴怒的崇祯
曹化淳接过锦帛,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这,这为何现在才上报?”曹化淳看着锦帛上的字迹,脸色大变。
“哼,肯定是这些官儿欺下瞒上,逼反了百姓,又生怕这种事情暴露出去,耽误了自己的前程。”崇祯怒气滔天,冷声喝道。
“曹大伴,你莫要拦朕,朕今天就要去活劈了施鳯来,这个老狗,竟然敢如此诓骗朕。还有陕西的那些官儿,朕也要活劈了他们,竟然敢隐瞒军情,一个个的都该杀,该杀!”
曹化淳看着暴怒的崇祯,急忙劝道:“陛下,常言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陛下乃是万金之躯,皇天贵胄,怎么能自己干这事?这等事,还是交给老奴的东厂去办啊。怎能让陛下亲自去?这岂不是脏了陛下的手?”
“再说了,陛下,哪里有皇帝亲手斩杀臣子的?这千百年以来,还没有一遭啊,就算是英明神武的太祖和成祖,也没有亲手斩杀臣子的,陛下,不可啊。”
崇祯听到曹化淳后面这些话,稍微一愣,心中暗自私腹起来,随后缓缓的坐在了地上。
插一句, \\\\app \\\\ 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旁边的王承恩见状,急忙将铺有棉垫的椅子端来,放到崇祯的屁股下面。
崇祯长出一口气,看着曹化淳,说道:“曹大伴,起来吧。地上凉!”
曹化淳见崇祯冷静了一些,便急忙从地上站了起来。
崇祯乃是一个非常好面子,且极度自负的人。
当他听到曹化淳的一番话之后,心里的怒气也减少了不少。
崇祯可是一直将太祖和成祖当成偶像的人,现在一听曹化淳的劝言,也想通了不少。
“曹大伴,看来还是你忠心啊。朕差点做出错事啊。”崇祯语重心长的冲着曹化淳道。
崇祯此人,史书上评论其虽有治国之志,却无治国之才。虽勤劳,但平庸。为人狠辣、阴险、自负、自大、好面子、性薄寡凉,虽有重重缺陷,但其性子刚烈,不是一个轻易妥协之人。
其实,说白了,就是说崇祯只能做一个太平时代的皇帝,而做不了末代皇帝。
此次高迎祥造反之事,其实他自己还是有责任的。
当时三边总督杨鹤上了一封奏折,上面明言写着,“恐有祸乱”。可是,崇祯却听任施鳯来的瞎话,只注意到上面所谓的“赤霞千里”的吉兆,从而忽略了后面。
如果他不是那么好大喜功的话,没有听信施鳯来的瞎话,而是派出人马去查探一番,那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