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0 章(1 / 1)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数沙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这几天圣上有旨意,只要是和剿灭叛军有关的事情,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进宫,你现在收拾一下,赶紧跟着我进宫吧。”

“好!”

没多长时间,孙传庭跟着李长庚走进了御书房中。

此时的崇祯正坐在御案的后方埋头批改奏折,当李长庚走进来之后,他放下手中的毛笔,看向李长庚,“刚才听通报的人说,李爱卿已经想出了对付赵贼的办法,这可是真的?”

李长庚和孙传庭先对崇祯行了一个三叩九拜之礼,随后站在御书房中间。

“陛下,这个办法不是臣想出来的。”

李长庚这人在历史上正直刚硬,不培植党羽,敢说敢做。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李长庚就没有将孙传庭的这个功劳占为己有。

李长庚指着站在自己身旁的孙传庭,“回陛下,是这位想出来。”

崇祯看着一表人才的孙传庭,不由得相信了几分,他看向孙传庭,“这办法当真是你想出来的?”

历史上孙传庭长的确实是一表人才。

后世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古代也是一个看脸的时代。要是长得丑,就会被打上观其貌不似人臣、尖嘴猴腮大奸似忠等等标签。

古代能当上大官的官员,他们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长相不差。

孙传庭再次对崇祯行了一个三叩九拜之礼,“草民乃是代州孙传庭,以前是吏部稽勋清吏司郎中,在天启二年因为不满魏忠贤专政,所以弃官归乡。”

“没想到还是一个有气节的人。”崇祯一听这话,一脸笑意的不停点头。

当年崇祯还是信王的时候,没少受魏忠贤的气,现在一听孙传庭也受过魏忠贤的气,心中顿时就对孙传庭有了好感。

“你的办法是什么办法呢?说出来听听!”崇祯身子前倾,看向孙传庭。

李长庚从袖子中取出一沓看起来不太正规的奏折,“陛下,这就是他的办法!”

说着,李长庚就将这沓奏折交给了从崇祯身旁走下来的高起潜。

崇祯拿到奏折之后,认认真真的看了起来。

整个御书房中安静了起来,除过崇祯翻页的声音之外,在没有其他的任何声音。

当崇祯看了一半时,他一脸兴奋的看向孙传庭,“一针见血,一针见血,真是一针见血啊。

以前朕还疑惑,这个赵贼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长到这一步,朕问遍整个朝廷,都没有人说出个所以然来,没想到今天竟然被你给总结了出来。”

第四百一十八章 被吓怕的崇祯

“陛下,草民的老家在代州,距离宣镇不远,平日里也能听到一些关于宣镇的事情。

而且宣镇每期发行的报纸,草民也会收藏起来,仔细研读。在草民看来,宣镇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长的那么厉害,无非就是一个东西。”

孙传庭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卖了一个关子。

崇祯急忙问道:“什么东西?竟然能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将宣镇经营成现在这个样子?”

孙传庭接着说道:“其实,这个东西就是秩序。赵贼在宣镇重建了一套和大明完全不同的秩序。

这些东西草民都写在了奏折上面,还请陛下接着往下看。”

崇祯点点头,不再说话,接着看了起来。

两三刻钟之后,崇祯放下手中的奏折,长出一口气,有些无奈的道:“赵贼之所以能成长到这一步,朕觉得和你在奏折写的东西应该差不多。”

孙传庭在奏折上说,赵之所以能在短短的几年之中成长到这个地步,正是因为赵在宣镇中重建了一套和大明完全不同的秩序。

大明现在的秩序是什么?现在的秩序是,士绅不交税,商人不交税,官员和士绅相互勾结,盘剥百姓。

除过这两者之外,还有勋贵。这些勋贵几乎都是传承了数百年的家族,几百年的时间里,不停的兼并土地,使得大量百姓失去了土地。

没有土地的百姓要么成为这些人的佃户,要么就成了流落街头的乞丐,要么就变成了流民。

朝廷之所以每年的税收不断的下降,不是因为人口数量变少。恰恰相反,从开国到现在,百姓的数量一直在不断的增长。

可为什么百姓的数量一直在增长,而税收却越来越少呢?那是因为虽然百姓的数量在变多,但是多出来的这些百姓并不是朝廷的百姓,而是士绅、勋贵和豪强的百姓。

这些百姓生产种植出来的粮食和朝廷没有半点关系,全都交给了士绅和勋贵。

士绅和勋贵又不交税,所以上交给朝廷的税收就会越来越少。

如今东南之地商业发达,比开国的时候发达无数倍,可惜,这些商人却从来不交税,这就导致了商人慢慢变得越来越有钱,而朝廷却越来越贫穷。

这些人就像是吸血虫一样,趴在大明的身上不断的吸血。

如今朝廷的税收基本上都是靠那些自耕农交的税撑着,可是,这些自耕农的数量也不是无限的。

这些自耕农早晚会被士绅勋贵吞掉,再加上如今天灾不断,自耕农的粮食产量也在一年一年的减产,早晚有一天,自耕农会消亡殆尽。

到了那个时候,朝廷的税收该从何处收取?

而宣镇却不一样,宣镇的税收不仅仅是自耕农有,从下到上,从普通老百姓到赵,不管你是什么人,也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每个人都要交税。

为了税收,赵甚至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收税的机构。

在宣镇,如果拒绝交税,那可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

在宣镇的规定中,因为某些不可抗力原因而没有交税的,可以延期三到十个月。

如果是拒绝交税,一旦被查出来,就会被收税的人员罚款,第一次拒绝交税,且态度恶劣,以本次交税的税额三倍罚款。

第二次拒绝交税,以本次交税的税额六倍罚款。

第三次则是九倍,如果连续三次拒绝交税的,就会被抓到大牢。

倘若连罚款都拒绝缴纳,收税人员会警告三次,三次之内如果还不缴纳,直接抓到大牢,清算家产,补足税额。

总而言之,在宣镇没有任何一个人能逃过交税这个问题。

除过以上的原因之外,还有军队的原因。

为什么赵的军队能够战无不胜?难道仅仅是因为赵的武器凶悍吗?不可否认,赵的军队之所以厉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的武器。

但除此之外,还在于赵军队的秩序。

赵军队赏罚分明,功劳是功劳,错误是错误。

得了军功就赏,犯了错就罚。再加上一套严明有序的赏罚措施之外,何愁军队不能立功?

而且军中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