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然的看向崔郎,他实在是听不明白崔郎这话的意思。
崔郎轻笑一声,“洪承畴最想要的不就是荣华富贵吗?我看,咱们可以给他。”
“你是说劝降洪承畴?这怎么可能?洪承畴如今手握五万大军,圣恩加身,他怎么可能会投降咱们?再说了,咱们现在宣镇人才济济,要他干嘛?”周老六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崔郎,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劝降洪承畴。
洪承畴的本事再大,也不可能挡得住如今宣镇的兵马。
再说了,如今宣镇当中人才济济,多一个少一个洪承畴根本就没有任何作用,更何况现在他还是敌人。
崔郎一笑笑意的摇摇头,“我不是说现在就招降他,而是将他的兵马在长安所之下击溃,然后趁势迫使他投降咱们。”
“既然我都将他的兵马击败,那我干嘛要招降他?这不合理啊,再说了,他有什么本事,凭什么招降他?”周老六眼睛圆瞪,他实在想不明白,崔郎为什么要这样做。
“你还是没明白我的意思,不是招降,而是逼降。两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可是天差地别。
招降会让降臣觉得是咱们求着他,到时候他不一定会实心办事。逼降就是让降臣觉得自己对咱们可有可无,如果不实心办事很有可能就会被放弃。
在这种心理之下,他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肯定会拼了命的实心办事。”崔郎云淡风轻的说道。
崔郎语气一转,有些担忧的道:“如今大人已经起兵,你说大人的帐下人才济济,可是大人帐下可有一人能能武,既能当兵打仗,又能治理地方的人?”
周老六急忙道:“有,怎么可能会没有呢?咱们总兵大人不就是吗?”
“那除过总兵大人呢?”
“除过总兵大人?”周老六一愣,随后在脑海中详细的回忆的起来。
刘众刘先生,他的本事不错,配合总兵大人治理宣镇倒也治理的井井有条。可要是让他领兵打仗,恐怕还不行,在宣镇这么长的时间,也没见他领过兵打过仗。
章贺郎章先生,让他打理银子,掌管银行还差不多,可要是让他当兵打仗,治理地方,恐怕还是不行的。
孙元化孙先生,建造东西还差不多,可要是当兵打仗和治理地方,也还差点意思。
至于宣镇中剩余之人,恐怕也没有一个既能当兵打仗,又能治理地方。
这么一想,周老六才发现,原来宣镇中还真的没有这样的人才。
“不对,不对啊。总兵大人不是开设了学堂吗,这些学堂的学生以后说不定会有这样的人。”周老六忽然想起了宣镇中的大学。
崔郎一听周老六提到宣镇大学,一下子又笑了出来,“总兵大人设立大学,在我看来,也确实非常不错。
可是你却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个大学每年能招收多少人?里面又有多少人既能当兵打仗又能治理地方?
而且,培养这样的人才需要的时间肯定会很长,两年三年还是四年?
我知道总兵大人是怎么想的,他想用他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整个大明朝的官员全部换一遍。
这个方法很好,可是在短时间之内却是无法实现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大明很大,如果管理整个大明,没有十几万的人才是根本不可能的。
再说了,按照大人的表现来看,大人还准备皇权下乡,这样一来,所需要的人才就会更多,说不定能够突破百万之数。
插一句, \\\\app \\\\ 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这还不带以后大人在海外开拓的疆土,要是将这些土地都带上,你觉得大人的大学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够吗?
凭借着大人的本事,只要大人愿意,能随时攻下整个大明。可为什么总兵大人不这样做呢?因为总兵大人明白,自己培养人才的速度远远比不上攻城略地的速度。”
“可是大学可以接着盖,接着招生,总有一天能够培养出来这么多的人才。”周老六有些不服气的道。
“哈哈,人才可以等,皇图霸业可不会等。等到将人才全部培养出来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崔郎哈哈大笑了一声,随后又接着道:“我觉得总兵大人不可能没想过这个问题。
在我看来,以后总兵大人很有可能从大明挑选一些品德兼优,能力出众的官员,让这些官员和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一起治理地方。
这个方法是最实惠,见效最快,最省力,也最方便的一个方法。
如果大人没有这样想,那我就不可能出现在这里,也不可能是军中参赞。毕竟我也是举人!”
崔郎一番话说的周老六哑口无言,他左思右想,想尽一切办法想要反驳,可却想不出来。
其实崔郎还有一点没有告诉周老六,那就是制衡之策。
虽然现在赵并没有表现出来这种样子,但是崔郎相信,以后赵肯定会这样做。
现在的赵地盘还小,还看不出来什么,可要是以后地盘大了呢?
他现在身边的这些人都是最早跟随他的人,乃是他最信任的人。
随着地盘的扩大,赵的身份也在变高。
以后这些人的身份肯定也会提高,这些人可以称为宣镇派,就算这些人当中也有竞争也有矛盾,可他们毕竟是一体的。
到时候赵如果定鼎天下,成为九五至尊,朝堂上遍布宣镇派之人,就算是现在的大学,也是这些人弄出来的。
这样一来,朝廷从上到下都是宣镇派的人。
赵乃是开国之君,凭借着军功和威望自然能将这些人压住。可是后面的皇帝呢?他们还能有赵这样的威望吗?
当年太祖高皇帝在懿太子过世之后为什么大肆清理朝中功臣,就是为了给建帝扫清后路。
铁板一块的朝廷,是任何皇帝都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这个时候的臣子会绑架皇帝,使得皇帝不自由。
所以,投降派就成了牵制这些人的最好的手段。
不得不说,崔郎这洞察细微的本事是真的厉害,眼光直接看到了十几年之后。
“你说的有道理,可是这都只是你的猜想,你又不是总兵大人,你怎么知道总兵大人心中的想法?”周老六反问道。
“哈哈,你说的没错,这都只是我猜想的。但是,我觉得,逼降洪承畴对咱们的好处可是非常大的。”
在接下来的一个时辰当中,崔郎对周老六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劝说。
最终也使得周老六不得不同意崔郎的建议。
三天之后,洪承畴率领五万大军来到了长安所外二十里左右的地方。
虽然洪承畴自认为自己的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好,可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