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着李天贺所在的地方而去。
李天贺将银子带到专门熔铸官银的地方,留下一些看管的家丁之后就上了太原府的城墙。
太原府乃是山西重镇,城墙的高度和山西镇镇城的高度差不多高。
征集来的这一万士兵以及两万青壮现在已经被全部安排在了城墙上。
守城用的滚木擂石也已经开始准备,只不过因为军饷没有分发下来,所以这些守城的士兵士气并不高,干起活来也是磨磨蹭蹭的。
李天贺对此虽然愤怒,但也无可奈何。
李天贺站在北城门的城门楼上,看着城墙上意志消沉,毫无斗志的守城士兵,心中担忧不已。
就在李天贺心烦意乱的时候,王古博领着一众衙役,抬着几十个打着封条的木箱子走上了城墙。
王古博带着抬着银子的衙役,将装着银子的箱子堆放在城门楼外面的城墙上。
“李总兵,这是巡抚大人刚刚从府库中调拨出来发给士兵的军饷,总共有五万两银子,现在巡抚大人让你将这些银子全部分发下去。”
王古博来到李天贺面前,指着身后装着银子的箱子,对着李天贺道。
李天贺眼睛一亮,开始兴奋起来,“这些银子简直就是及时雨啊,有了这些银子,守城士兵的士气就能再提高不少。”
“银子我已经放在这里了,我还有事,就先走了。”王古博冲着李天贺一抱拳,又退了下去。
李天贺回了一礼,目送着王古博离开。
当王古博彻底的消失时,李天贺对着身后的家丁喊道:“将军中所有的百户都给我找来,告诉他们,现在我要发军饷。”
有了银子,李天贺的腰板也硬了起来。
“得令!”
身后的家丁冲着李天贺一抱拳,纷纷顺着城墙跑去。
也就是几刻钟的时间,所有的百户都来到了李天贺的面前。
这些百户一听要发军饷,一个个的眼冒精光,眉开眼笑的看着堆放在一起的箱子。
李天贺也不啰嗦,直接让人将箱子上的封条拆开,取出花名册,按照花名册,开始分发军饷。
“王庆,麾下兵丁七十人,共计军饷三百一十五两!”
李天贺声音刚落,一个憨厚的汉子一脸兴奋的站了出来。
他冲着李天贺作了一个揖,笑眯眯的道:“多谢总兵大人,多谢总兵大人。”
“先别急着谢我,你赶紧去拿军饷去吧。”李天贺指了指箱子旁边一个正拿着杆秤称量银子的家丁,对着王庆道。
王庆重重的一点头,站在称量银子的家丁旁边,静静的等待着。
当银子称量完毕之后,王庆将自己的外衣脱了下来,将银子用外衣包起来,抱着银子就往自己负责的那段城墙跑去。
第三百九十四章 进军出击
军饷发下去之后,城墙上的守军一下子活跃起来。
现在的他们干起活来再也不像之前那样磨磨蹭蹭,就像是干涸已久的人喝了冰凉解渴的冰水一样,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
他们不停的在城墙上奔波着,将守城器械不断的抬上城墙。
其中还有数量不少的红衣大炮和佛郎机炮,更有数目庞大的一窝蜂等火器。
在火力配置上,太原府的配置完全不输于山西镇镇城。
太阳渐渐西斜,经过一整天的辛苦劳作,城头上的防守器械终于布置完毕。
李天贺领着自己麾下的家丁,在城墙上不停的巡逻着,检查城头上的防守情况。
看着落下西山的夕阳,李天贺心中安定不少。
“城墙也要加固,根据山西镇总兵陈德海带回来的消息,赵贼所使用的火器威力巨大,咱们不能不防。
传我命令,从现在开始,给我往城墙上安置沙袋,城墙后面也要加固,全给我用沙袋再将城墙加厚,沙袋的数量越多越好。
再还有城门,也全都给我用沙袋封堵住。太原府乃是山西重镇,太原府一失,整个山西就会沦陷。”
李天贺站在城墙上,扯着嗓子冲着城墙上的守城士兵不停的大声喊叫着。
他身后的家丁也急忙将他的命令传递下去。
夜色终于笼罩了世界,可太原府并没有因此平静下来。
太原府的城墙根子上到处都是来来往往的士兵,这些士兵按照李天贺的命令,扛着沙袋,不停的往城门和城墙以及城墙根子上抬去。
巡抚吴甡也将衙门中所有的衙役撒了出去,在城中不停的巡逻,以免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钻了空子。
整个太原城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工厂一样,不停的运转着。
此时的赵坐在阳曲县县衙的大厅中,他看着大厅中的各个军官,开口道:“明天清晨,进军太原府。
在阳曲县已经修整了一天两夜,也是时候将太原府拿下了。现在你们下去安排明天的事情吧。”
“遵命!”大厅中的众多将领冲着赵一抱拳,掷地有声的回了一句,便朝着外面走去。
阳曲县城虽然距离太原府近,可是里面的百姓却并不富裕。
城外的那些土地基本上都是太原府晋王家的土地,剩下的则是阳曲县和太原府城中士绅的土地。
阳曲县当中的百姓基本上都是晋王和这些士绅的佃户。
一年到头来,连饭都吃不饱。
如果遇上荒年,上交租子之后,几乎就剩不下什么东西。
赵率领兵马进入阳曲县城的时候,城中随处可见瘫坐在街道两旁,双眼无神、面如菜色的难民。
这些难民个个骨瘦如柴,躺在街道两旁等死。
哪怕是赵领着兵马进入县城之后,他们也只是淡淡的看了赵军队一眼。
并没有任何反应,就好像赵进城和他们没有一点关系一样。
在看到这些难民之后,赵就下令,打开县城中的粮仓,给这些难民放粮。
可这个时候,赵才发现,粮仓中一颗粮食都没有。
在拷问过管理粮仓的小吏之后,赵才明白,原来这粮仓里面以前也根本没有粮食。
里面的粮食早已经被当地的县令伙同城中的士绅给倒腾空了,如今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仓库。
这个时候,赵心中瞬间火起,直接让人将躲在家中的县令绑来。
可就算是将县令杀了,粮食也弄不回来。
城中的难民眼看着就不行了,不及时给他们供给粮食可不行。
于是,赵就从军中调拨了一部分军粮,分发给了这些难民。
起初的时候,这些难民根本不相信赵会给他们发粮食。
他们看着赵设立的救济点,不仅不上去领军粮,而且还躲得远远的。
在他们的印象中,只要是当官的,几乎都没有好东西。
官可恶,武官也可恶,衣冠禽兽正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