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8 章(1 / 1)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数沙人 2000 汉字|6 英文 字 2个月前

调动。

一大队兵马开始往宣镇镇城方向移动。

整个宣镇的气氛瞬间紧张了起来。

刘众等人也陷入了忙碌之中。

无数军用物资开始装车,宣镇镇城中到处都是传递消息的传令兵。

在第三天的时候,赵调集的士兵基本上已经集结完毕。

在第三天夜里,赵坐在总兵府的大厅中,他看着大厅中的一众人马,大声喊道:“诸位,此战和之前的战事不同,我想你们应该知道。”

“我等知晓!”众人冲着赵大喊道。

赵点点头,随后在大厅扫视一圈。

赵看向宋虎,大喊道。“宋虎何在?”

如今大战将起,而宋虎和刘五又是自己的铁杆心腹,所以赵就将宋虎和刘五调了回来,他们之前的职位赵重新安排了人选顶替了上去。

“末将在!”宋虎站了出来,冲着赵一抱拳,一脸的兴奋。

“我命令你为前军大将,领兵一万,为我大军开路。”赵掷地有声的道。

“末将领命!”宋虎大喊一声,退了回去。

“刘五何在?”赵看向刘五。

刘五站了出来,冲着赵一抱拳,“末将在!”

“我命你为后军大将,领兵两万,为我大军殿后。”

“末将领命!”

“赵大牛何在。”

“末将在!”

“我命你为中军副将,辅佐我统领中军七万大军。”

“末将领命!”

任命完领军大将之后,赵将目光放在了刘众身上。

“刘众何在!”

“属下在!”

“我命你为宣镇留守,统领留守兵马,管理宣镇各路一切事务,我离开之后,倘若有违抗命令者,可行先斩后奏之权。”

“属下领命!”

安排完一切之后,赵站了起来,“好了,现在你们可以离开了。”

大厅中的众人冲着赵一抱拳,随后离开了大厅。

离开大厅之后,赵并没有去睡觉,他写了几封信,交给了卫兵,让他们送了出去。

赵的这几封信是写给毛龙和郑一官的。

信的内容很简单,那就是告诉他们自己已经准备起兵了,让他们随时等候命令。

今夜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整个宣镇到处都是跑动的传令兵,到处都是准备军用物资的士兵。

王七也带着由刘众操笔,印刷了好几万份的檄向着山西的境内而去。

在一片忙碌中,太阳缓缓的跃出了地平线。

所有的士兵开始集结起来,在下午时分,已经按照赵的安排集结完毕。

赵在告别了李小颖和海兰珠之后,来到了大校场中。

宋虎和刘五领着亲卫也来到了自己的队伍中。

赵站在大校场的高台上,将腰间的长刀拔了出来,大声喊道:“万胜!”

“万胜万胜万胜!”

一时间,声音如同海浪一样一层接着一层向着赵涌来。

所有的士兵脸上满是狂热之色,他们等待这一天已经等了很长时间。

赵看着气势如虹的士兵,大喊道:“前军大将宋虎何在。”

“末将在!”宋虎领着几个亲卫冲到了高台下方,冲着赵大声喊道。

“我命令你部率先出发,为我军开路。”赵看着宋虎,大喝一声。

宋虎冲着赵行了一个军礼,随后又回到了自己的队伍中。

“前军将士,出发!”宋虎跨上一匹战马,怒吼一声,便领着前军士兵率先离去。

宋虎的士兵基本上人人有马,携带的武器也是以轻武器为主,毕竟他们是开路先锋。

第三百六十七章 王七的行动

当赵领着中军走出宣镇的时候,宣镇的街道上到处都是前来欢送赵的百姓。

他们占据了街道两旁,不停的冲着赵这边欢呼着。

其中还有不少百姓在街道上放着鞭炮,祝贺赵能够旗开得胜。

赵骑在战马上,一脸笑意的冲着他们不停的挥手。

“大人万胜,宣镇万胜!”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几个呼吸之后,所有的百姓都欢呼了起来。

他们看着赵,脸色激动的欢呼着。

“这就是华夏的百姓,他们要求的并不多,只不过是安居乐业罢了。可惜,就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朝廷都满足不了。”赵长叹一口气,随后抽出腰间的长刀,斜指苍天,大声喊道:“宣镇万胜!”

“宣镇万胜!”

赵每喊一句,百姓就欢呼一句。

整个宣镇中到处都是兴奋的百姓。

“娘,我也要看总兵大人,我也要看总兵大人?”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拉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妇人的手,不停的冲着赵方向垫起脚尖,想要看看赵。

可年龄太小,个子太低,男孩无论怎么样都没办法看到赵。

妇人将孩子抱了起来,指着走在最前方的赵,一脸激动的道:“走在最前方的那个就是总兵大人。”

“总兵大人万胜!”

男孩被妇人抱在怀里,冲着赵大声喊着。

稚嫩的声音传到了赵的耳朵中,赵回过头,看向男孩。

“宣镇万胜!”赵冲着男孩点点头,同时大声喊着。

男孩一脸激动的对着妇人说道:“娘,总兵大人看到我了,我以后也要当兵,就像父亲那样,为总兵大人效力。”

“好好好,好孩子,以后你要是当兵,娘绝对不拦着。”妇人吧唧一口亲在男孩的脸蛋上。

宣镇中的百姓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宣镇士兵的亲属。

他们的目光在队伍中不断的扫视着,倘若看到了自己的儿子或者父亲又或者丈夫,当他们看到之后,这些百姓就会激动的冲着他们大声喊着要好好效力之类的话语。

王三娃骑在战马上,走在赵的身后。

王三娃是亲卫营的,亲卫营乃是赵的嫡系,所以人人有马。

王三娃穿着新式军装,戴着军帽,上面有一枚铜制圆形帽徽。

帽徽通体为蓝色,上面用小篆写了一个赵字,颜色为黄色。

王三娃骑在战马上,目不斜视,脸上满是自豪。

“三娃,三娃,娘,你快看,是三娃。”王二娃拉着老妇人的胳膊,一脸兴奋的指着骑在战马上英姿勃发的王三娃。

广个告,我最近在用的看书app, \\\\app \\\\ 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老妇人浑浊的眼睛亮了起来,“是三娃,是三娃,我看到,是三娃啊。”

“三娃,你一定要好好为总兵大人效力啊。”老妇人看着王三娃,大声喊着。

虽然老妇人的声音被周围的欢呼声盖住,但王三娃还是听到了他母亲的呼唤。

王三娃转过身来,看向老妇人,一脸兴奋的冲着老妇人敬了一个军礼。

王三娃敬的军礼和这个时代不同,乃是赵将后世的军礼搬了出来。因为时间关系,新式军礼并没有普及下去,也仅仅是在出发前给亲卫营普及了。

“好小子,当年跟在我身后的跟屁虫没想到今天竟然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王二娃一脸自豪的看着战马上的王二娃,同时对身旁的陌生人道:“看到没,这是我兄弟,他可是亲卫营的。”

“恭喜恭喜,我家孩子也是亲卫营的。”

亲卫营的兵马现在被赵扩充到八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