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不通知我一下,让我好做准备。”
卢象升看着赵一脸真诚的样子,不停的叹着气。
“有些事情不说出来心中总是憋的慌,今日我见总兵大人不似那等蝇营狗苟之人,索性我今天就将这些话说出来。”
卢象升一拍大腿,脸色纠结起来,片刻之后,再次长叹一口气,表情逐渐平缓下来。
卢象升道:“你可知道当时流贼突入山西,在河南北边肆虐时,朝廷最开始是打算让谁领兵去吗?”
赵摇摇头,道:“这个我确实不知道,反正最后是我去的。”
“最开始兵部以及内阁是让我领兵去的,可是那个时候,我手中虽然有不少的兵力,但那个时候流贼可是有着十几万大军。
当然了,这十几万人我也没放在眼里,只要我带着我的天雄军,定然能将其剿灭。”卢象升脸上逐渐出现一丝自豪之色。
历史上李自成之辈突入山西和河南的时候,领兵出战的就是卢象升以及他的天雄军,并且还将流贼击败。
卢象升这个人看起来其貌不扬,但却是一个能能武的好汉。
根据史书上记载,此人能使重达五十多斤的大刀,能拉动硬弓,更是善于齐射。
“这不是一件好事吗?”赵有些不解的问道。
“好事?如果是让我将我天雄军所有的人马领着去,那自然是一件好事。
当时我还憧憬着让我去,可谁知道,我一个好友在兵部任职,他一天在兵部中听说,内阁不是让我一个人去,要给我配一个监军。”
卢象升听到这里,不由得咬牙切齿起来。
这也不怪卢象升,自己好不容易组建起来的军队,任谁被别人这样插手,都会愤怒,更何况是卢象升这人。
尤其是明末的监军基本上都是一些太监,他们可不是些什么好东西。
历史上的卢象升就是被监军高起潜给坑死在巨鹿的。
“我记得当时京城之围时,你也在。我当时还好奇呢,究竟是哪个将军,手下的士兵竟然如此厉害,后来一打听,原来是你。
那个时候我就想拜见先生的,可是却没能如愿。”赵一脸笑意的看着卢象升,说着卢象升往日的辉煌。
卢象升一脸笑意,谦虚的道:“当时我的士兵还是我刚从大名府招募而来的,这些人才刚刚放下锄头而已。我也是没想到这些人竟然如此能打,也是因为他们,我才能升任参政副使和按察使。”
历史上的卢象升就是因为在崇祯二年立下功劳,然后被升为参政副使和按察使的。
如果没有赵的话,上次去山西剿匪也会是卢象升。
卢象升也会因为那次剿匪被升为右副都御史,总理剿匪事宜。
只不过这一切因为赵的出现而被改变了。
“那这次先生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而烦闷呢?”赵问道。
“什么原因?半个月前,陛下给我下了一封圣旨,说我这几年为朝廷奔波,甚是劳累,所以就让我回家歇息,让我回家省亲,至于我的天雄军,自然有人接管。”卢象升脸上满是愤怒之色。
第三百四十二章 赏赐赵大牛
“这不是直接将你的天雄军要从你的手中抢过去吗?”
卢象升长叹一口气,一脸沉闷的道:“谁说不是啊,天雄军可是我亲手创建的,就这样眼睁睁的被人夺走,这放谁身上,谁能好受?”
“这倒也是,可是为什么要夺你的的天雄军?如今整个大明,好像没有什么强大的敌人了吧?流贼已经被我打的在湖广之地流窜,而建奴也被我打的元气大伤,他们要你的天雄军干嘛?”赵试探的问道。
听到这里,赵就已经猜到了是要对付自己。
只不过为了确定一下,赵还是问了一下。
卢象升指了指赵,“你说是为了对付谁?不光是我的天雄军,陕西的秦军,关宁铁骑,大同兵马,这些兵马朝廷马上就会调往京城。
至于是对付谁,我想我不说,你应该就知道。
我和当朝首辅不和,当朝首辅也玩将我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如今我成这个下场也不足为怪。”
赵闻言,脸色阴沉了下来。
卢象升话都说的如此明显,赵如果还想不明白的话,那可真的就成了傻子了。
两个月之后就是万寿节,调动这么多的兵马,这不是明摆着要对付我吗?
赵暗骂一声,看着卢象升,“这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是怎么知道的?我的一个好友在兵部当差,在我出京之前,兵部就已经开始起草调兵的书,估计这个时候调兵的书已经发出去了吧。
这件事就是我那好友告诉我的,他说京城马上就要成为一个是非之地,皇上让我回家也不一定是一件坏事。
可是,天雄军被夺走,我这心中实在是放不下这口气,所以就在京畿之地游历散心,阴差阳错之下来了你这里。”卢象升看着赵,开口说道。
赵听着卢象升的声音,陷入了沉思当中。
真是没想到,朝廷竟然为了对付我,将秦军、大同兵马、关宁铁骑和天雄军弄来对付他,这真是想不到啊。
“可是,这件事你为什么要告诉我呢?咱们两个可是素不相识啊。”
赵实在是想不明白卢象升为什么会将这么重要的消息告诉他。
卢象升笑了笑,说道:“其实原本我是不想告诉你的,可是我在你这宣镇也来了有好几天了,在这些天的时间里,我见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宣镇。
光是从你对宣镇的治理上来看,你就是一个有大本事的人。如果你是内阁首辅的话,我相信大明绝对会在你的手中实现中兴的。”
“卢大人这话说的我实在是汗颜啊,我只是一介武夫罢了,哪里能成为当朝首辅?”赵谦虚的道。
“有没有这个本事不是我说了算的。行了,不说这么多了。我离家也已经很多年了,也是时候回去了。
对了,我要告诉你最后一件事。那就是要小心当朝首辅温体仁,这个人可不是一个善类。此人所图不小,我觉得他想做第二个张太岳。”
卢象升站了起来,冲着赵拱拱手,随后离开了房间。
赵急忙起身,将卢象升送了出去。
赵站在酒馆的门口,看着远去的卢象升,心中不停的瞎想着。
张太岳也就是张居正,虽然他在历史上的名气非常的大,说他为大明续了几十年的命。
可是这个时代,读书人对于张居正可是非常唾弃的。
唾弃的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张居正在位之时,把持整个朝堂,就算是万历皇帝,见了张居正也要乖乖的称呼一声老师。整个朝廷,没有不怕张居正的。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光是一条鞭法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