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看着赵,长出一口气,缓声说道:“大人,我知道您设置兵房和参赞房的含义是什么。我也知道您的目的是害怕以后倘若军官手中的权利太大,威胁到您。
其实,我们几个受点委屈不算什么。只要您平安无事就好,毕竟如果不是您,说不定我们几个早就死在了那个烽燧中了。
而且,我也相信,日后大人倘若能成大事,肯定不会亏待我们几个的。”
“是啊,大人,您就放心的去干吧。您不用在乎我们几个的看法,无论您做什么,我们都会同意的。毕竟我们的一切都是您给的。”刘五也出声道。
“你们能明白我的苦心就好,这样吧,今天晚上你把王七和李小三给我找来,咱们哥几个好久都没好好的喝一顿了,今天晚上我做东,咱们不醉不归。”
赵看着几人,朗声说道。
“哈哈,多谢大人!”几人哈哈一笑,冲着赵拱拱手,颇为豪爽的道。
当赵将这些部门设立之后,整个宣镇立马焕发出了强悍的生机。
一时间,整个宣镇如同高速运转的机器一样,飞快的旋转了起来。
宣镇城中的改建也被赵安排了下去,主要由孙元化的工房、章贺郎的财房和王三才的户房主持。
孙元化的工房主要进行改建,章贺郎的财房则主要是提供钱粮,而王三才的户房则是做百姓的思想工作。
在这三房的共同配合之下,整个宣镇城的改建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宣镇的样貌几乎都是每天一个样。
银行的建设一开始的时候是由刘众主持的,可当赵将这些部门成立之后,就交给了孙元化。
从遵化城中弄来的那些难民中挑选出来的泥瓦匠在干活的时候,经过孙元化的细化管理之后,建设的速度又加快了几分。
与此同时,在宣镇城外的空地上,几座工厂也在孙元化的安排下建设着。
因为赵将军户百姓的土地都给他们弄了回去,所以这些百姓对赵那可是非常的感谢。
当他们听到赵建设城外工厂的人手不够这一消息时,几乎所有的军户百姓在农闲的时候都去给赵帮忙。
因为赵这次是对整个宣镇城共同施工,所以这工作量就非常大,对人手的需求也就非常之大。
赵自然也不会亏待这些军户百姓,给他们每天管三顿饭不说,每个月还有一两多的银子拿。
这些军户百姓在赵这一政策之下,一个个的干劲十足。
随着时间的更替,赵在宣镇的统治也越来越稳固起来。
随着鞭炮声不停的响起,总兵府不远处的银行大厦也终于的封顶了。
封顶之后,在对这栋大楼的装修时,赵将所有的窗户都换成了之前早已在龙门堡烧制好的玻璃窗户。
如果不是因为没有弄出钢化玻璃,赵甚至还想着将大门弄成玻璃门。
赵站在大楼的下方,看着这栋自己设计,超越时代的大楼,不停的笑着。
这栋大楼总共五层,每层有三米五之高,五层下来一共有十七点五米之高。
在这个百姓住房不超过三米的时代,这栋高楼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大楼的一楼是一个巨大的大厅,里面除过几根支撑的袖子以及承重墙之外,再也没有其他。
围观的百姓站在这栋大楼的周围,看着这栋高楼,脸上满是震惊的表情。
与此同时,整个宣镇的改建也已经完成了一半。
城南的百姓住宅区也已经修建完毕,那些原本居住在宣镇城中的百姓都被集中到了这里。
这里的房子可以说是免费给他们修建的,毕竟赵将他们原本的住宅都给弄走了。
因为城南扩建,所以将城中的所有百姓安置在这里之后,还剩下了不少房子。
城南的百姓居住区中,每家每户就是那种如同后世城中村的平房一般的建筑,但这些平房又和后世的平房不同。
这些平房都非常具有这个时代的特点,虽然都是用水泥砖瓦建造的,但大体上还是那种仿古建筑。
城外的那几座工厂如今也差不多快要盖好了,差不多再有一两个月就能进行生产。
第两百一十七章 银行开业
当银行被彻底的装修完毕之后,赵亲自为其进行了剪彩以及挂匾仪式。
这银行被赵命名为大明银行。
银行的一楼是办理借贷事务的,二楼是办理存款事务的。至于三楼则是暂时出来储存银子的地方,四五楼则是用来储存账册书的地方。
银行整体装修完毕之后,赵将其交给了章贺郎。
而章贺郎则领着早已招募到的账房以及小厮直接将银行接管了过来。
在开业这天,城中的老百姓中有识字的人看着大楼上挂着的巨大牌匾,一时之间疑惑起来。
“大明银行?这银行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和银子有关?”
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他们直接走进了银行当中。
章贺郎领着账房,一脸笑意的为他们解释着银行是个什么东西。
“哦,我还以为这银行是什么东西呢,原来就是票号啊,可一个好端端的票号,为什么要起这样一个古怪的名字?”一个穿着圆领衫的商人看着这个章贺郎,缓缓问道。
这商人是从三秦大地过来宣镇这边做生意的,本来他应该早已经走了,可是当他看到宣镇中这个高大无比的大楼时,好奇之下,又留了下来。
章贺郎看这个坐在大厅中设置的长排椅子上的中年商人,笑道:“我们这银行和票号可不同,票号存银子是要收取管理费的,我们不仅不会收取管理费,我们还会给储户支付利息。”
“什么?有这种好事?你们莫不是骗我们吧?”中年商人直接站了起来,一脸震惊的看着章贺郎。
“这票号收取银子管理费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你们不仅不收取管理费,还给我们银子?这怎么可能?”
中年商人的声音将很多人的目光吸引了过来。
这些人的目的和中年商人一样,就是想弄清楚这银行是什么东西。
“我们不仅不会收取管理费,而且还会支付利息,这是白纸黑字写的明明白白的,不信你看墙上挂着的牌子。”章贺郎指着旁边墙上挂着的木牌,掷地有声的道。
这商人顺着章贺郎手指的方向看去,仔细研读着木牌上的字。
不仅是中年商人,那些走进银行大厅的人,只要是认字的,几乎都向着墙上看去。
半晌之后,人群爆发出无比巨大的倒吸冷气的声音。
“嘶,你们这样做,那还怎么赚钱?你们这不是做赔本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