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1 / 1)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数沙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学着你们的样子做生意,结果却拿不出来城门税的银子。又不想离去,就停在这里了!”

范大爷看了一眼赵,觉得这人气度不凡。虽然穿着一身粗布衣裳,可身上的那股气质却不是寻常人能比的。

这样的人应该不会拿不出这点银子吧?

范大爷看着赵,说道:“这位小哥,可是遇见了什么难事?”

赵回过头来,看着这个中年人,说道:“没什么事,一点小事而已。”

范大爷看着赵和大黄牙,瞬间便明白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于是他笑了两声,说道:“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看来小哥最近手头有点拮据了吧。这是五十两银子,如果小哥不嫌弃的话,就全当交个朋友。”

范大爷从怀中摸出一个钱袋子,放在手中掂了掂,随即向赵递去。

赵看着他递过来的钱袋子,一脸惊讶的看着这人,心道:“世上竟然会有这种人?莫名其妙的给一个毫不认识的人银子,难不成是这人的脑子坏掉了?”

范大爷看着一脸惊讶的赵,笑道:“在下并无恶意,只是看小哥气质非凡,纯粹的想交一个朋友而已。”

“嘿嘿,那我就却之不恭了。”赵嘿嘿一笑,便将钱袋子拿了过来。

俗话说,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赵大牛看着赵手里的钱袋子,眼冒精光。这可是五十两银子啊,如果全用来买粮食的话,那能买多少啊。

赵从钱袋子中取出一块碎银子,也没管有多重,直接丢给了大黄牙。

“我们现在可以进去了吗?”赵厌恶的看着大黄牙。

大黄牙从地上捡起碎银子,用牙咬了咬。他看着碎银子上面的牙印,满脸堆笑的道:“这位大爷,可以进去了。”

赵将钱袋子装了起来,冲着范大爷拱拱手,“那我们就先进去了。哦,对了,还没请教这位先生尊姓大名呢!”

范大爷摆摆手,一脸随意的道:“不敢当不敢当,在下乃是源福祥的大掌柜,范正。”

“在下姓赵单字一个。”赵拱拱手,说出了自己的名字,随后便招呼着赵大牛赶着马车走进了城门。

范正看着离去的赵,心道:“不卑不亢,举止洒脱,日后定是一个风云人物。此时我与他结缘,以后必定会是我介休范家的一大助力。”

这范正正是晋商之首范家的一名管事掌柜。

第二十章 精明的晋商

晋商能成为大明中后期最大的商帮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晋商们不像两淮盐商那样穷欲豪奢,穿金戴银。晋商的生活是非常朴素的,他们很少为自己或者家人购置华丽的衣裳或者其他的物件。除过必要的花费之外,晋商们很少花费,他们会将银子铸成银冬瓜,存放于地窖之中。

晋商主要的产业是粮食、盐以及票号。其中票号乃是晋商的支柱产业。

再还有,晋商特别擅长处理人事关系。在地方上,他们积极办学。资助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完成学业,等到这些学子高中进士之后,便会反哺晋商。

晋商最擅长的就是投资,他们不仅会投资产业,还会投资人。

在万历十年张居正过世之后,张四维代理内阁首辅。而这个张四维乃是山西蒲州人,根正苗红的晋商子弟,他便是晋商在官场上的代表。

今天这个范正能如此大方的给赵五十两银子,便是看中了赵以后的发展。如果赵日后前途明亮的话,那么今天这五十两银子便会得到巨大的回报。如果赵没有那么大的本事或者前途不明,那也就是五十两银子而已。这些钱对于晋商来说,连一个屁都不算。

赵走在最前面,赵大牛牵着挽马跟在赵的后面。

几人刚刚进入张家口,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赵还能好点,毕竟见识过后世繁茂的商业活动。

可赵大牛就不一样了,他这辈子进城的次数屈指可数,所以一时之间有些愣神。

“这便是张家口啊,这也太繁华了吧!”赵大牛嘴巴大张,痴痴的道。

赵一拍赵大牛的肩膀,笑道:“这算什么,横竖不过是一个小集市罢了。”

对于赵来说,现在的张家口榷场确实是一个小集市。

几人走在张家口的街道上,看着横在街道两旁眼花缭乱的铺子。

街道两旁铺子林立,各种各样的铺子层出不穷,有粮店、布店、酒馆,还有发出乒乒乓乓声音的打铁铺。

街道两旁还有无数小摊贩,他们扯着嗓子吆喝着:“馒头,热乎乎,刚出锅的馒头!”

“馄饨,皮薄馅大的热馄饨累!”

赵领着赵大牛等人停在一个卖混沌的小铺子前。

“来三碗馄饨!”赵坐在长凳上,一拍桌子,大声喊道。

“几位爷,您先坐,馄饨马上就来。”

小摊摊主从肩膀上取下白色的抹布,在桌子上擦了擦,随即一脸笑容给赵等人一人倒了一杯茶。

赵端起装着粗劣茶水的粗瓷碗,直接灌了一口。

“噗!”

茶水刚入口,一股苦到极致的味道便充斥着整个口腔。

赵一口将茶水喷出,擦了擦嘴,将粗瓷碗放下。

“这是什么狗屁茶叶,怎么这么苦?”

赵看着桌子上的茶水,一脸难受的摇了摇头。

赵大牛则是一脸享受的抱着粗瓷碗,一口一口的细品着。

像赵大牛这样的边军,一年到头来都喝不了几次茶,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每喝一次茶就是一种享受,那还管味道如何。

王七喝了一口茶水,砸吧着嘴,一脸的回味无穷。

赵看着两人的模样,也不好说什么,便将脑袋转过去,向街道看去。

整个街道算不上宽,可也说不上窄。整个街道都是用青石板铺成,大车走在上面也算稳当。

街道上不时有拉着大车的商队驶过,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其中还有不少牵着骏马的鞑子。

看那样子,应该是来贩卖骏马的。

在街道西北处有一个三四亩左右的空地,空地外面停放了不少的大车。

在空地的中心,是一个硕大的集市。这空地是草原鞑子和大明商人们交易的地方。

赵看了一会儿,觉得索然无味,于是将脑袋重新扭了回来。

就在这时,摊主端了三碗热气腾腾的馄饨走了过来。

“几位爷,您慢慢吃!”

摊主放下手中的馄饨,便笑嘻嘻的转身离去。

赵从筷子筒中取出筷子,端起碗,沿着碗沿吸溜着混沌里面的汤水。

赵咽下一口汤,皱着眉头看着碗里面的馄饨。

在后世被味精、鸡精等各种调味料冲击过的味蕾,此时吃这种只有咸味的饭菜,是真的难以下咽。

看着吃的酣畅淋漓的赵大牛以及王七,赵也只好勉强的吃了起来。

“嗝!”

赵大牛放下手中的碗,揉着肚子,打了一个长长的饱嗝。

这已经是赵大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