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 章(1 / 1)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数沙人 2000 汉字|6 英文 字 1个月前

掂量了一下银锭,随即塞进怀中,一脸笑意,小心翼翼的道:“孙大人正在衙中,不知几位是?”

“你不用管我们,你就进去通报一声,说是相交已久的朋友求见。”赵笑道。

“行,你在这等着,我进去通报。”衙役随口说了一句,直接转身跑进了衙门中。

此时的孙元化穿着一身绯袍,正坐在衙门后堂的班房中处理着政务。

“大人,您有一个相交已久的朋友求见。”

那衙役敲了敲班房的房门,恭敬的道。

孙元化放下毛笔,一脸疑惑的道:“相交已久的朋友?什么朋友?”

“小的不知,是他让小的这样通报的。”

孙元化一听衙役的话,眉头紧紧的皱在一起。

这孙元化平日里交际很少,除过处理政务之外基本上都是在研究火器,整天闷在房子里很少出去交友。在这登莱之地,孙元化几乎可以说没有一个朋友。

这冷不丁的来了一个所谓的相交已久的朋友,这一下子让孙元化有些发懵。

“他长什么样你可看清楚了?”孙元化低声问道。

“长的白白净净的,看起来像是个读书人。”

赵的长相在这个时代中乃是标准读书人的相貌。

唇红齿白,星眸剑眉,一双眼睛中满是灵气,让人乍一看就觉得此人乃是一个饱读诗书之人。所以衙役的描述并无不妥。

“读书人?这可真奇怪,哪个读书人会来拜会我这个离经叛道之人呢?”孙元化低估了一声便站了起来,他将放在桌子上的帽子戴到头上,推开房门走了出去。

此时的大明不像野猪皮的朝代,此时的大明对于西洋事物不像野猪皮朝代那般抵触。

在大明,有很多读书人都曾经系统的研究过西方的科学。

比如明末复社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就曾写过一本叫做物理小识的书籍来系统的介绍西方的科学。

而且孙元化的老师徐光启更是华夏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虽然研究西方科学的多,但大部分都是民间的读书人。官场上研究西方科学的读书人还是非常少的,在官场上的人看来,研究西方科学就是离经叛道。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看书app, \\\\app \\\\ 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当然了,他们也只是嘴上说说,并不会强迫他们。但同样的也不想靠近他们,所以孙元化在官场上的朋友非常的少。

大明朝虽然有百般不是,但其在学术上、思想上可是非常开放的。大明不像野猪皮的朝代那般,大兴字狱,禁锢读书人的思想。在大明,读书人想干什么还是非常自由的。

孙元化一脸疑惑的走到衙门前,他看着赵等人,疑惑的问道:“哪个是我相交已久的朋友?”

赵站了出来,笑了笑,对着孙元化拱拱手,“敢问阁下可是登莱巡抚孙元化孙大人?”

孙元化轻抚着胡须,开口道:“正是本官,你该不会就是所谓的那个相识已久的朋友吧?”

“实在抱歉的很,这只是在下生怕大人不想见在下而想出来的歪主意罢了。”赵急忙告罪道。

孙元化看着赵,缓声道:“你找本官有何事要办?”

“没有什么事,只是想和大人谈谈。”赵笑道。

孙元化一听这话,当即冷哼一声,“哼,本官的时间要紧的很,那里有功夫和你谈话?”

孙元化直接转过身去,作势要走。

赵见此,急忙向前一步,朗声喊道:“敢问大人在铸炮的时候可遇到过炮膛满是沙眼气泡以及裂纹的情况?”

这个时代的铸炮还是采用泥范铸炮法,顾名思义,泥范铸炮法就是提前制作一个泥范,然后将铁水浇灌进去。

这种铸炮法看似简单方便,实则弊端重重。

泥范铸炮法使用的泥土必须是非常细腻的黏土,不然的话铸出来的炮就会满是沙眼粗糙不已。

而且当泥范制好之后还必须放在风房中阴干,不能有一丝水份。不然的话里面的水份会在铸炮的时候被高温蒸发出来,使得炮筒筒身受热不均匀。

一旦炮筒受热不均匀,轻则炮筒内部满是气泡,重则炮筒内部布满裂纹。

而炮筒一旦出现以上情况,那就代表着这门炮废了。

孙元化几个月之前所铸的那几门炮中就有一多半的炮有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想要解决起来却困难无比。当孙元化刚开始接触铸炮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直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可孙元化还是没能想到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

孙元化停了下来,看向赵,问道:“你懂铸炮?”

“懂,怎么不懂?而且我还知道消除炮筒里面沙眼气泡裂纹的办法。”赵大声喊道。

孙元化一听这话,眼睛一亮,一脸兴奋的道:“你可当真?”

“我要是敢骗你,我以后生儿子没。”赵急忙赌咒发誓道。

孙元化一听赵发如此重誓,便点点头,说道:“进来吧,今天我倒是要看看你能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赵回过头去,对着身后的众人道:“你们就待在这里,别乱跑,我跟着孙大人进去了。”

赵说罢,便将赵大牛等人留在了外面,从马上取下礼品,跟着孙元化走进了衙门。

刚刚坐到衙门后堂的大厅中,就有几个仆人为赵端来了一杯热茶。

赵将礼品放到桌子上,坐在椅子上,端着茶杯,小口的品着。

孙元化接过茶杯,直接放在了桌子上,便迫不及待的问道:“你说你能解决炮筒沙眼气泡裂纹的情况,请问是怎么解决?”

赵微微一笑,说道:“敢问大人铸炮可是用泥范?”

“你说的这不是废话吗?不用泥范还能用什么?

这泥范铸炮不仅周期长,而且质量还差。每一批炮中最起码有一多半的火炮是废了。”

孙元化长出一口气,缓缓说道。

“敢问大人可曾想过用铁范铸炮?”赵放下茶杯,缓声说道。

孙元化一愣,问道:“铁范?铁范能铸炮?”

赵哈哈一笑,说道:“铁范如何不能铸炮?铁范铸炮不仅能解决以上这些问题还能提高铸炮的速度以及火炮的成品率。”

“怎么讲?”孙元化从来没听说过用铁范铸炮,一时间有些疑惑。

赵道:“铁范铸炮法首先按铁炮大小,分四到七节,作出泥炮。

按泥炮节数分制铁模泥型,每节泥型分成两瓣,用车板旋制内面,使表面光洁,形状规整,然后烘干备用。泥型内放入预制的把手,浇注时和铁模铸成一体。

用泥型翻铸铁模时,先将炮口那一节倒置在泥制平板上,用泥充填其中一瓣,烘干后,盖上泥制平板,将型箍紧,浇注后便得到第一节铁模的一瓣。

然后除去填泥,又可如法铸得另一瓣铁模。这样逐节浇注,就可铸成层层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