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4 章(1 / 1)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数沙人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饱一顿饭不说,还遭了祸。

如果不是赵提拔他,说不定他早就饿死了。

如今的他,已经是水泥厂的大管事了,手底下管着不少人马,每个月的月俸都有不少银子呢。

赵一脸疑惑的看着王六七,问道:“如今水泥厂很忙吗?”

王六七一听这话,长叹道:“大人,别提了,能把我忙死。陕西那边的流贼也不知道怎么搞得,闹得越来越凶。听说有往山西去的趋势。

咱们的水泥便宜、盖出来的城墙又高又结实。陕西那边很多的士绅就因为用了咱们的水泥,盖大寨,建城墙,从而避免了被流贼洗劫。

如今整个陕西的士绅以及官府都想用咱们的水泥来修缮、修建城墙。再加上流贼有往山西去的趋势,所以山西的大户们也开始购买咱们的水泥。

而咱们之前只有二十多座水泥窑,所生产出来的水泥根本就不够啊。

虽然刘先生又加盖了三十多座,解决了一时燃眉之急,但依旧是杯水车薪啊。”

赵捏着下巴,听着王六七的话,眉头紧紧的皱在一起。

虽然赵早已经想到水泥会大火,可没有想到会火到这种程度。

“那咱们现在还有没有多余的水泥?”赵一脸期待的看着王六七。

王六七道:“大人啊,哪里来的多余的水泥啊。晋商们的订单都已经排到年后了,现在水泥厂正加紧赶制晋商们的水泥,哪里还有多余的水泥?”

吴克善一听这话,急忙道:“什么?没水泥了?赵将军,这可不行啊。我父汗额我爹等着你的水泥建城呢。”

“你急什么?我答应了你的事自然会说到做到。”赵斩钉截铁的道。

第一百二十八章 只认银子不认人

“你的意思是,如今没有富余的水泥了?”赵看着王六七。

王六七长叹道:“是啊,如今的水泥订单已经订到年后了。哪里还有富余的水泥啊。”

赵捏着下巴,思索了起来。

按照给布和所提供的城池样本,最起码得需要数千吨乃是上万吨的水泥。按照这个时代的重量单位来看,起码就得百万斤水泥乃至千万斤的水泥。

按照如今水泥窑的产量,最起码得需要水泥窑一个月的赶工才能生产出来。

可如果将全力生产出来的水泥都交给吴克善的话,那晋商的利益肯定会受损。

要是晋商因为这个原因而闹腾起来的话,还真的不太好办。

一时之间,赵陷入了两难之地。

交给晋商的水泥不能断,交给科尔沁的水泥也不能断。

虽然如今的龙门堡有将近五千人,可这些人也才刚刚将新建造的水泥窑填满。

如果接着建造的话,人手肯定不够。毕竟这将近五千的人数是龙门堡内外人数的总和,其中和龙门军有关的就有将近一千人。

而此次吴克善将俘虏带走之后,那挖石头的人就没了。

再加上多修建的水泥窑,这一下子对石头的需求多了不少。

在采石场最起码得要有七百多人,这一下又少了不少。

如今的水泥厂也才堪堪满员而已。

赵想了半天,对着王六七道:“你看这样行不行,你们能不能两班倒,水泥窑中的炉火不停,日夜不息?”

王六七想了一会儿,又道:“大人,虽然这样能提高产量,可咱们的人手还是不够啊。这些工人们不可能一直干下去啊。”

“这倒也是。”赵皱眉道:“算了,这样吧,你们每天生产出来的水泥给我留一半,剩下的一半交给晋商。如果晋商问起来,你就说人手不够,产量有限,让他们先缓缓,等到两个月之后就行了。”

“行!”王六七肯定的道。

这水泥厂是赵的,赵想怎么干,王六七也只能服从命令。

“行了,那我就先走了。好好干,争取多出产点水泥!”

赵临走之前,拍着王六七的肩膀,一脸期待的道。

在水泥厂之外一里左右的地方有一片连绵不断的仓库,在水泥厂中分装好的水泥就会被存放在这些仓库中。

晋商的车队到时候就会来这处仓库取货。

毕竟水泥厂乃是赵的摇钱树,无关人等是不能进去水泥厂的。

赵站在这些仓库的最外面,看着来来往往走个不停的车队,忍不住感慨道:“没想到啊没想到,这水泥能这么抢手。”

李小三拍着赵的马屁,笑道:“那可是,大人可是天上的神仙啊。”

插着家族小旗帜的大车络绎不绝,空着车辆进入仓库。

满载水泥的大车在外面排起整齐的队列,向着宣府镇方向而去。

这些晋商在宣府建有储存水泥的仓库,当这些水泥被运送到仓库后,便会将其运送到各地。

范正红光满面的坐在宣府源福祥总店后面的大厅中,左手不停地在放在桌子上的算盘上敲打着。

在他左手边上放着一个账本,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范正不时停下,拿起旁边的毛笔,在账本上写写画画。

“啧啧啧,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一闹起匪患,水泥的销售量就能增长这么多。真希望这匪患能闹得再凶一点。”范正一脸欣喜的说道。

“大掌柜,大掌柜,刘员外来了,他说有要事。”

一个跑堂活计急匆匆的从外面冲了进来。

范正急忙将账本揣进怀里,收起算盘,眯着眼睛,说道:“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大掌柜的,刘清刘员外在外面,说有要事求见。”那跑堂活计急忙回道。

“刘清?是平阳府今山西运城、临汾一带的那个刘清吗?”范正捻着胡须,一脸疑惑的看着这个跑堂活计。

平阳府的刘清乃是一个举人,人脉很广,在平阳府当地也颇有些威望,府中大半的土地都是他家的。

在平阳府有着刘半府之称,家中富豪无比,他家种的粮食很大一部分都卖给了范家,所以范正也清楚他的底细。

“回大掌柜,正是平阳府的刘清。”跑堂活计肯定的道。

“还真是他,怎么一下子跑到宣府来了。”范正嘟囔了一句,随即站起身来,向着外面而去。

插一句, \\\\app \\\\ 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范正刚走到前面的大殿中,刘清就涌了上来。

“范兄别来无恙啊。”刘清满脸堆笑的道。

刘清是举人,而范正只是一个掌柜的,按理来说应该是范正巴结刘清才是,可谁让范正是范家的掌柜呢?再加上刘清此行前来也有事相求。

“呵呵,久违了刘兄。你不在平阳府待着,怎么跑到宣府镇来了?这路程可不近啊。”范正将刘清带到后面的大厅中,让仆人为他斟了一杯茶,开口问道。

刘清端起茶杯,细呷一口,说道:“范兄啊,这几天都能把我愁死。”

“哦?刘兄你家的土地可占了半个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