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在意。
“诸位,对于这次的京察,你们有什么看法?可以说出来?”中年男人看向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些人,开口问道。
“我觉得大人说的非常正确,很明显上面的那些人没有在意咱们山西,没有在意咱们太原福,所以很有可能是大人说的那样,只不过是走个过场一样!”
“对对对,没错,只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咱们怕什么?咱们有什么好怕的?”
......
“大人,昨天的时候,京察巡视组的人到了咱们太原府,现在居住在了太原府殿前司当中。”
在巡抚衙门的书房当中,一个书吏站在书桌的前面,冲着坐在书桌后面的巡抚冯玉说道。
冯玉放下手中的毛笔,看向这个书吏,说道:“来就来了呗,很正常的事情,有什么大不了的?”
冯玉不以为然,丝毫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可是大人,殿前司是相当于锦衣卫的机构啊,万一这伙人在太原府胡来,那该怎么办呢?”书吏一脸疑惑的看着巡抚。
巡抚道:“我冯玉坐的正行的直,有什么害怕的?难不成殿前司的人马还会想锦衣卫那样胡搅蛮缠,残害忠良不成?”
“小的不是这个意思,像大人这种为国为民的官员,殿前司的人马肯定是不敢动的,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万一这些人真的胡来,那可就惨了,这种人最大的本事就是颠倒黑白。
新朝还从来没有过这种事情,现在冷不丁的来了一件这样的事情吗,谁知道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大人,该不会是哪个奸臣在陛下那里进了谗言,故意让陛下这样干的,好借陛下的手排斥异己,打压忠良呢?”这个书吏喋喋不休的说道。
冯玉眯着眼睛,看向这个书吏,喃喃说道:“这件事情你怎么这么关心?你不过是我巡抚衙门当中的一个小小的书吏。连正式员工都算不上,你打听这些事情干什么?莫不是你想从本官的嘴里打听到一些事情?你的胆子怎么这么大?以前也没见你这个样子,怎么今天还喋喋不休了?”
冯玉面无表情,冷冰冰的盯着眼前的这个书吏。
书吏被冯玉这番话说的冷汗直流。
在现在赵文的治下,虽然现在所有的官员都是国家的官员,吃的都是国家的财政,但是,还是有一些临时招收过来,帮助当地官府处理事情的人,冯玉眼前的这个书吏正是这样的人,只是一个小小的书吏,平日里负责抄写公文。只是,这样的人员数量不多。
这个书吏正是这样的人,只不过是一个临时工。
刚才的时候,这个书吏刚刚将一份文书送到冯玉这里,便顺嘴问了一句。
也是冯玉这个人比较年轻,没有什么大架子,所以这个书吏才敢这样询问,不然的话,这个书吏哪里敢这样询问。
“行了,你先下去吧,本官还要做事,你自己下去吧!”冯玉冷冷的说道。
书吏冲着冯玉拱拱手,飞一般的跑了出去。
看着书吏离开的背影,冯玉淡淡的说道:“真以为我不知道你什么来历吗?这次巡视人员来了,现在知道着急了?知道自己活不下去了?想要从我这里打听消息,怎么可能呢?别说我不知道,就算我知道哪些人是什么来历,我也不会给你说的!”
冯玉摇摇头,接着开始处理书桌上的政务。
在巡抚衙门的旁边,是总督衙门,这两个衙门相差不到五十步的距离。
赵文在地方上,参考了后世的制度,在省上设置巡抚和总督。
其中,巡抚掌管一省的民生等政事,而总督则管理一省的官员。
两个官职没有大小,属于平级。
在山西当中,最大的官职就是巡抚和总督。
这两个官职没有大小之分,都属于平级,只是分工不同。
这两个人属于合作关系,谁也管不到谁,也别想插手对方的份内之事。
当然了,除非使用非正常手段。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第794章 大人事情是这样的
总督和巡抚是平级,正常情况下,双方属于合作关系,没有上下级之分。
当然了,除非使用非正常手段,强行插手对方的事情。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巡抚和总督之争之事避免不了。
赵文也深以为然,但是,只要双方斗而不破,不太过分,赵文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去管的。
毕竟,有争斗才有动力。当然了,恶意争斗,非法争斗除外。
在总督衙门的书房当中,山西总督王大成静静的坐在衙门的后厅中,静静地喝着一杯上好的茶水。
几个官员站在他的卖面前,正汇报着情况。
一个年龄在三十岁左右的的官员手中拿着一本册子,大声朗读着:“如今太原府当中应该修建大型发电厂五个,现在只修建了三个,还剩两个没有完工。
没有完工的具体原因是因为当时的预算计算错误,导致最后还有将近十万两银币的缺口。
除过发电厂之外,还有三座水泥厂、两座钢铁厂也因为预算计算错误,导致现在不能完工,只能停下来。太原府老城区改造款现在还没有下来,所以现在太原府的老城区现在不能进行改造,估计真正的改造时间恐怕要推迟到明年。
太原府中原本应该修建两千三百五十多个路灯,可是现在因为银币缺口,所以只修建了一千多个。
目前为止,太原府当中的银币缺口达到八十七万两银币。
......”
这个官员是山西工司的负责官员,主管山西的建设等事情,这个官员叫做梁维,是大学的毕业生。
一般情况下,这种事情应该给山西巡抚冯玉汇报,可是现在的这个总督王大成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总管整个山西的大小事情,差点就将冯玉架空了。
冯玉虽然不满这个王大成,但是冯玉的手段还是差点吗,斗不过这个王大成。
王大成以前是从京城跑到宣镇的士绅,赵文拿下山西的时候,因为手中缺乏足够的官员,所以赵文就在宣镇当挑选了一些身家干净,名声比较好的士绅,送到了大学当中进行培养,然后在送到山西。
这个王大成就是那个时候被选中,送到了大学当中学习,最后来到了山西。
刚开始的时候,王大成也不是山西巡抚,他之所以能成为山西巡抚,也和他的本事分不开。
后来,他也成功的当上了山西巡抚。
可是,随着时间的更迭,王大成似乎有些忘记了当时来山西时说过的话了,似乎有些飘飘然不知所以了。
王大成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官员,眉头紧皱,开口问道:“既然如此,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