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涡正在西方形成,一本天工开物即将在西方世界掀起滔天巨浪。
然而,这一切,远在宣镇的赵并不知情。
赵在亲卫的陪同下,来到了宣镇的锻造厂中。
随着宣镇的工业不断发展,赵对钢铁厂进行细化,将原本钢铁厂中的很多机构独立了出来。
这个锻造厂原本是钢铁厂下面的一个下属机构,被赵给独立了出来。
在几天前,赵将锻造勋章的事情交给了锻造厂。
赵将勋章分为帝国一等勋章,二等勋章,三等勋章等等一共有九个等级。
等级越高,材质越好,花纹也精美。
其中,一级勋章到三级勋章都是采用黄金锻造。四级到六级是白银锻造,六级到九级是黄铜锻造。
这些勋章的花纹根据等级不同,花纹也不同。
黄金勋章上面的花纹是国徽和56冲。
白银勋章上面的花纹是国徽和56半。
黄铜勋章上面的花纹是国徽和腰刀。
这些勋章会根据士兵或者军官立下的功劳大小,而配发不同等级的勋章。
赵在锻造厂的管事陪同下,在锻造厂中转悠着。
如今的锻造厂,不仅仅只加工一个勋章,还加工很多机械部件。
比如现在的汽车、火车以及坦克的很多部件都在锻造厂中制造。
现在锻造厂中的很多工艺已经成熟,速度和质量已经大有改善。
“勋章的事情要加紧处理,如今马上就是封赏了,速度快一些!”赵冲着跟在自己身旁的管事,开口说道。
“谨遵陛下旨意!”管事冲着赵回道。
“行了? 朕先走了。这几天? 厂子里面的事情你盯着,不要耽搁了。”赵留下一句话,离开了锻造厂。
赵走出锻造厂? 回到了御书房之后便开始处理政事。
这个时候? 官的封赏已经被刘众通过报纸传了下去。
一时间,整个宣镇都陷入了喧闹当中? 几乎每个人都在讨论着这件事情。
虽然这些事情和宣镇中的百姓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宣镇百姓的政治敏感可要比其他地方高上不知道多少,所以这些百姓对于封赏之事便非常热衷。
齐青田在回到军事院之后,和军事院中的官员对赵返回来的书进行了详细的谈论。
经过他们的反复讨论之后? 终于将对于武将的封赏制定了下来。
制定下来之后? 齐青田将其写成奏折,送到了赵那里。
赵看过之后,便让齐青田明发天下。
武将和官不同,封赏的官大都居住在宣镇,所以将此事传播下去? 倒也费不了多少时间。
可是,武将就不一样了,大部分的武将都在外领兵作战。
所以,想要将这个消息送到那些武将手中,还是比较费力气的。
军事院中传达消息的人员坐上烧柴汽车,朝着四面八方而去。
其中,前往奴儿干都司的人员数量比较多,烧柴汽车的数量也比较多。
毕竟奴儿干都司不是内地,那边地广人稀,到现在还有大片地方是无人区。
当军事院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赵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赵坐在御书房中,批阅着奏折。
随着赵平定天下,赵手中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了起来。
整个天下,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奏折送上来。
也幸亏赵手中有两院,不然的话,还真的不好处理这些事情。
时间来到中午,赵放下手中的毛笔,深吸了一口气,喝了一杯放在桌子上的茶。
“陛下,该用膳了!”陈东来站在赵的旁边,冲着赵说道。
赵放下手中的茶杯,说道:“通知御书房,将饭菜送到御书房来吧,朕在御书房中吃饭吧。”赵说道。
陈东来冲着赵行了一礼,走了出去。
没多长时间,御书房中的饭菜被陈东来张罗着拿到了御书房中。
今天的饭菜算不上多么丰盛,都是一些家常便饭。
赵登基之后,吃的饭菜都是一些家常便饭,都算不上丰盛。
吃完饭后,赵接着开始处理政事。
可是,刚刚开始处理,齐青田便来到了御书房中。
赵看着站在御书房中的齐青田,一脸疑惑的询问道:“齐青田今天来所为何事啊?”
齐青田冲着赵行了一礼,开口说道:“陛下,吴三桂吴襄父子被科尔沁的人马送到了。”
赵眼睛一亮,“吴襄吴三桂父子?”
“没错,正是吴襄吴三桂父子!”齐青田重重的一点头。
“呵呵,这两个家伙终于抓住了!”赵冷笑一声,一脸阴沉。
要说赵最恨这个时代的谁,除过吴三桂之外,恐怕再找不来第二个人。
虽然皇太极这些建奴赵也很讨厌,可是相对于皇太极这些建奴来说,赵更讨厌吴三桂。
吴三桂这个人可是名声赫赫的三姓家奴,赵对这个人可以说恨之入骨。
如果当年不是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建奴想要轻而易举的杀入中原,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吴三桂这个三姓家奴更是将永历帝朱由榔用弓弦勒死于缅甸。
此人的无耻,世所罕见,说什么怒发冲冠为红颜,打开山海关,全都是放屁。
赵早已经将吴三桂放在了必杀人的名单中,而且排名不低。
“呵呵,吴三桂啊吴三桂,没想到你竟然还有今天。”赵冷笑一声,看向齐青田,“吴三桂现在到哪了?”
“回陛下,已经到了大牢当中。刚到没多长时间!”齐青田回道。
“东来,准备准备,朕要去见见这个吴三桂!”赵看向陈东来。
陈东来急忙走了出去,开始准备。
没多长时间,赵带着陈东来齐青田等人走出了皇宫,朝着大牢的方向而去。
此时的吴三桂刚刚被大牢中的狱卒关进大牢中,而押送吴三桂的吴克善也刚刚走出大牢。
当赵来到大牢外面的时候,吴克善还没有离开。
他看着走过来的赵,急忙冲着赵躬身行礼。
“拜见陛下!”吴克善冲着赵三叩九拜。
“不必多礼!”赵挥了挥手,让吴克善站了起来。
“你们是怎么将吴襄吴三桂父子俩抓住的?!”赵看着吴克善,询问道。
吴克善道:“陛下,当初我们一直追着吴襄吴三桂,一直将他们追到了朝鲜边境那边的长白山那里。
吴襄吴三桂为了躲避我们的追杀,便躲进了长白山中。长白山广阔无边,我方人马不是很足,所以就没有进去追杀。
我们将朝鲜边境线封锁,同时将长白山出山的主要通道封锁了起来。
吴襄吴三桂手中的兵马数量虽然多,可是他们手中的粮食却不多,弹尽粮绝之下,他们不得不出下山。
我们守株待兔,等他们下山之后,将他们一网打尽”吴克善对着赵详细的说着。
“呵呵,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竟然还逃到了长白山中,真是不知死活啊!”赵说着便在亲卫的带领下走进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