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3 章(1 / 1)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数沙人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1个月前

王低下头,接着往前走去。

“郑爱卿啊,这次朕会让你休息两个月,两个月之后,你还要去美洲!”

在御书房中,赵看向坐在自己面前的郑一官,开口说道。

对于赵的这个要求,郑一官并没有觉得意外。

“这次你去了之后,朕会给你配上一些烧柴汽车,有烧柴汽车在,你们在美洲就能方便很多。

除过烧柴汽车之外,朕会给你配上开矿的工人。到了美洲之后,就着手开矿吧。”赵说道。

虽然现在的美洲还没有办法彻底的占领下来,但是这并不妨碍赵在美洲开矿。

如果不是现在美洲的人口数量太少,赵还打算在美洲修建铁路。

郑一官道:“陛下,有了烧柴汽车之后,橡胶种植园就不用拘泥于地形了,到时候臣就可以扩大橡胶种植园。”

“如此便好!”赵点点头,接着说道:“如今,朕已经将俘虏的一部分藩王以及藩王宗室往登州送去,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到达登州。

这些人作为第一批去美洲的人,朕就交给你了。这些人去了美洲之后,爱卿一定要好生看管。

在这两个月中,爱卿看需要什么,要是需要什么,给朕说一声,朕一定会满足爱卿。”

“臣没有什么特别需要的东西!”郑一官回道。

“不用说的这么肯定,回去之后好好的想一想。”赵冲着郑一官摆摆手,“行了,今天就到这里吧,爱卿先退下吧!”

郑一官站了起来,冲着赵躬身行礼,随后退了出去。

郑一官退出去之后,赵将之前郑一官送上来的海图以及郑一官种植园的地图拿了出来。

赵将这两个地图摆放在书桌上,眯着眼睛仔细的看着。

赵看着种植园附近的地图,心里不停的想着。

“种植园位于北美洲南部和南美洲北部,距离后世的巴拿马运河不远。看地图上的标记,郑一官已经将周围彻底的掌控的下来。

只不过人手不足,所以郑一官就不能太过往远处开发。这次将这些人以及烧柴汽车送到美洲之后,估计就能往远处开发。”

第六百九十八章 攻打南直隶

赵重新取出一张宣纸,平铺在桌面上,开始书写了起来。

赵写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对美洲的规划。

虽然现在还没有能力大规模的移民美洲,但是也应该提前做好规划。

在赵的规划中,先在郑一官占据的地方建立几个城池。这几个城池就是以后郑一官的根据地,随着往美洲的移民增多,然后再以这几座城池进行扩建。

将规划写完之后,赵又让人将孙元化找了过来。

孙元化是工部尚书,掌管工程建造。而宋应星是研究院总管事以及工业尚书。

虽然工部和工业只差一个字,但是这两者之间却天差地别。

孙元化来到了御书房里,和刘众他们一样,也被赵赐座,坐在了赵的面前。

赵看着孙元化,说道:“陕西四川那里的地形勘察的怎么样了?还有多长时间能够动工修建铁路?”

“回陛下,今年年底之后,陕西的地形就能彻底的勘察完毕。但是四川的地形最起码还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勘察完毕!”孙元化一脸凝重的道。

四川不比陕西,四川地形复杂,山川多水流多平原少,除过成都平原之外,其他的地方大多都是山区。

在山区勘察地形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这是一件非常费时间的事情。

也幸亏勘探的地方都是四川的主要城市,要是勘探四川所有的城市,估计没有四五年的时间,是根本完成不了的。

陕西北部虽然是黄土高原,可是那里的人口数量少,而且黄土高原的地形相对单一,勘探起来也要比四川快。

关中是一片平原,花费不了多长时间。唯一费时间的就是陕南一代,但是陕南的面积要比四川小。

“看来短时间内想要将铁路修到四川,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目前还有多长时间能开始修建通往陕西的铁路?”赵看着孙元化。

书友们之前用的小书亭 已经挂了,现在基本上都在用\\\\app \\\\ 。

孙元化道:“陛下,现在正在做准备工作,修建铁路的东西已经开始往庆阳府修建。等到年后,就差不多了。年后开春,就可以开始修建了。

我们打算从庆阳府西部开始修建,直接往潼关修建。过了潼关,先是往渭南府修建,再从渭南府往西安府修建。这是陕西铁路的一期工程,我们估计的时间在一年左右。

但是,我们遇到了一些麻烦!”

孙元化说到最后,眉头紧紧的皱在了一起。

西安府渭南府地处关中,地势平缓,修建铁路比较简单。但是,从平阳府往潼关修建的时候,却要跨过黄河。

想要跨过黄河,就必须要修建桥梁。这个时代的桥梁根本就支撑不了火车,所以必须使用钢构桥。

如今的孙元化已经组织了大量的人手,研究黄河跨河大桥的修建。

只不过,这些事情对于现在的孙元化来说,还是有不小的困难。

“什么麻烦?说出来听听!”赵问道。

孙元化组织了一下语言,“陛下,最大的困难就是连接黄河两岸的跨河大桥。我们没有修建过跨越黄河这种大河的先例,所以我们有些不知道该如何修建。

虽然陛下在大学的课本上提出过钢铁桥的概念,可是我们依旧有些弄不清楚。”

孙元化愁容满面,一想起跨河大桥,孙元化就不知道该怎么办。

黄河不是其他河流能比较的,修建跨河大桥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你们目前对黄河两岸的勘探进行的怎么样了?有没有选出来几个合适修建的地方?”赵问道。

“倒是找到了几个地方,这些地方的详细数据已经送到了工部。臣正领着人对这几处地方进行研究,过几天,臣还打算去一趟,实地考察一下。”孙元化道。

“这样吧,你考察回来之后,将详细的数据拿给朕,朕好好研究研究。”赵道。

虽然赵不是桥梁专业的学生,可是赵对桥梁也有所涉。谁让后世的祖国是享誉海外的基建狂魔呢?

赵可能设计不出那些高大的高架桥,但是满足铁路运行的桥梁却是能设计出来的。

只不过缺少后世的工具,修建的速度可能会慢上不少。

对于赵的本事,孙元化深有了解。如今宣镇的这个样子,几乎是赵一手扶持起来的。

孙元化一听赵要接手此事,心里松了一口气。

“臣下无能,还要劳烦陛下!”孙元化一脸歉意。

“无妨,人力有时尽,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赵摆摆手,接着道:“如今能不能从工部挤出来一些勘探的人手?朕打算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