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有性制定出了针对各个阶段的所有方子。
制定完毕这些东西之后,吴有性并没有急着睡觉,而是规划起最近这段时间该如何处理疫病。
直到后半夜,吴有性才躺在床上。
第二天一大早,吴有性并没有急着让人将这几种方子推行下去,而是将孙连城等一众太医找了过来,对这些方子进行验证。
经过孙连城这些太医的验证之后,药方终于被推行了下去。
城中很快设立了专门用来熬药的地方,因为病人众多,所以只能采用这种方法来统一熬药。
熬出来的药在卢象升等人的指挥调度下,飞快的送到了城外营地当中。
除过给病人的药之外,吴有性还联合孙连城他们,制定出了预防疫病的方子。
预防疫病的这些药熬出来之后,也在卢象升的配合调度下,送到了城中的每家每户当中。
除过庆阳府之外,庆阳府下辖的那些县城,卢象升也都让人送去了药方以及需要的药材。
在接下来的时间当中,吴有性几乎每天都在城外的营地中穿梭着,根据疫病的变化,不停的更改着药方。
虽然药方不是百分百能将病人治好,可是却也有不错的效果。
对于那些病情不重的病人,治愈率还是比较高的,能提高病人的生存率。
作为这次疫病爆发的环县,吴有性的药方也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在吴有性的药方以及宣镇的鼎力支持下,庆阳府的疫情终于被封锁在庆阳府中,没有往外蔓延。
庆阳府的疫病也有了消散的迹象,一切都往好的方面发展。
后世很多人骂中医,将中医贬低的如同草芥一样。
中医虽然没有后世现代医学拥有的那些高科技设备,可也不是随意能贬低的。
在这片土地上,正是这种传统的医学默默的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也正是因为它,才会让这片土地在古代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方。
中医不是万能的,可是放在科技条件并不发达的古代,没有中医是万万不能的。
人们很难讲清楚中医治病的根本原因,但不可否认,一个能传承了几千年的医学,之所以能一支传承下去,是有其存在的道理和价值。
虽然吴有性制定出来的方子不可能将所有人都救回来,但是也确实救了不少人。
就这样,吴有性在庆阳府一待就是三个月。
随着天气的回暖,疫病也开始消散。
庆阳府最近这段时间中,每天的新增病例也下降到了个位数,甚至还有好几天出现了零增长。
而且,庆阳府以及庆阳府下辖的县城外面设置的营地里,每天都有被治愈的病人痊愈,这些营地中的病人在飞快的减少着。
吴有性站在环县城外营地的外面,他看着营地中越来越少的帐篷,终于松了一口气。
最近这段时间以来,吴有性已经不知道自己失眠过多少次,也不知道自己在庆阳府以及庆阳府下辖的县城中跑过多少次。
虽然劳累,但是吴有性觉得自己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先生,天气回暖,疫病也开始消散了。想必要不了多长时间,疫病就能彻底的消散。”卢象升站在吴有性的身后,一脸轻松的道。
“呼!”吴有性长出一口气,“是啊,天气回暖,疫病终将会消散。再加上庆阳府当地的百姓被封锁在这片土地上,对于疫病的管控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也幸亏这个时代的人口流动没有后世的大,没有让疫病蔓延出去,不然的话,也不会这么快就将疫病控制下来。
“但是,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在这最后的紧要关头,一定要上心,不能有片刻的松懈。”吴有性回道。
虽然疫病控制住了,但是在这次疫病中,伤亡的百姓以及士兵数量却不是一个小数目。
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在吴有性还没有来到庆阳府之前损失的。
这还幸亏有吴有性在,如果没有吴有性存在,恐怕损失还会更多。
“虽然疫病控制住了,可是这次咱们的损失也非常惨重啊。根据上报的情况来看,环县因病去世的百姓有五千余人。环县一共不过两万多人口,这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庆阳府一带,总共因病去世的百姓接近两万人。
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在先生还没有到达庆阳府时因病去世的。要是没有先生,恐怕伤亡的人数还要更多。
除过伤亡的百姓之外,当地驻军因病死亡的将近六百余人。从太医院来的太医有三个因病去世,从宣镇招募过来的郎中,也有十个因病去世。
这次因为疫病伤亡的士兵,比之前战死阵亡的士兵总数加起来还要多。我都不知道该如何禀报陛下,这些可都是百战老兵啊。”卢象升一想起在这次疫病当中损失的人手,就有些消沉起来。
卢象升来到宣镇也有几年了,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伤亡如此惨重的场景。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这次的疫病当中,当地驻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些士兵不畏生死,在城中穿梭着,如果没有他们,估计损失的人还要更多。”吴有性长叹一声。
吴有性摇摇头,随后走进了营地当中。
卢象升急忙跟在吴有性的身后。
此时,营地中的营帐数量减少了很多,一部分没用的营帐都已经被拆除。
营地中的空气还弥漫着酒精味,可是和之前相比,味道要淡上不少。
吴有性并不打算在这个时候离开,在吴有性看来,疫病没有彻底消失,就一刻也不能离开。
赵坐在御书房中,手中拿着吴有性和卢象升联合送上来的奏折。
奏折上说明了最近这段时间的疫病情况。
赵将手中的奏折放下,长出一口气,“疫病终于要消散了,如今都已经是五月中旬了,要是疫病再不消失,那庆阳府可真的就完了。”
在治理疫病的这段时间中,宋应星一共生产了三百辆烧柴汽车。平均下来,每个月生产了十辆。
这个速度在后世不算什么,可是在现在的宣镇,却是非常不容易的。毕竟那个时候,生产烧柴汽车的工厂还没有建造完毕,全靠着研究院附近搭建的临时工厂生产。
现在,烧柴汽车的工厂已经陆续建设完毕,生产的各种工具也即将全部安装完毕,再有个一个月的时间,烧柴汽车的工厂就能开始生产,到时候生产的速度就会快上不少。
这段时间中生产出来的烧柴汽车,赵全部用来往庆阳府运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