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9 章(1 / 1)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数沙人 2000 汉字|12 英文 字 1个月前

时候赵正看着他们,一下子,四目相对起来。

刘众吃了一惊,急忙一拍身旁的李小三和齐青田。

李小三还不知道刘众为啥拍他,便道:“怎么了?”

刘众指了指赵方向,连解释都没有解释,便急忙小跑了过去。

齐青田和李小三一脸纳闷的看着刘众,目光刚刚看过去,就看到赵。

这两人也急忙小跑着跑了过去。

“见过陛”

刘众率先跑到赵面前,刚要行礼,就被赵打断,活生生的将后半句憋进了肚子。

“坐下吧,我不想被别人发现。”赵指了指自己面前的桌子,看向过来的李小三和齐青田,“还有你们两个!”

等几人坐定之后,赵笑呵呵的看着这几人,“怎么你们也跑到这里来了?”

“陛,额不,老爷。您是知道我的,我这人就是喜欢吃,之前发现了这家,觉得这家还不错,所以就经常来。今天放衙的时候,恰巧遇见他们,所以就将他们两个一并叫可过来。”李小三坐在赵的旁边,有些拘谨的道。

李小三、刘众和齐青田他们跟随赵的时间比较长,几人很早之前就认识,所以一起来吃饭倒也正常。

若是几人真的有什么蝇营狗苟,绝对不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这样坐在一起吃饭。

自从电灯出现之后,宣镇的夜生活也越来越热闹起来,夜市生意如火如荼,就连这些官员们也不能免俗。

最早跟着赵的这些kxs51.com.都比较低,所以对这些路边摊,也不是很排斥。

很多官员在放衙之后,便会选择这种路边的烧烤摊,吃着烧烤,喝着米酒。

等吃的差不多了,喝的差不多了,便回家。

第六百七十三章 赵文之策

在现在的宣镇,夜市已经成为了常态,也正是因为电力和电灯的发展,所以才会有如今的场景。

不是说夜市是宣镇独有的,只不过是因为有电灯的存在,宣镇的夜市不管是在规模上,还是在花样上,都要比历史上强的多。

夜市开拓了百姓的夜生活,也为赵带来了额外的税收,还可以让大量的牛羊肉流通起来,同时也富裕了一部分以此为生的百姓。

“陛老爷,您乃是一国之主,吃这些东西有些不太合适啊,不符合您的身份。”刘众看着赵桌子上摆的东西,忍不住开口劝道。

赵哈哈一笑,压低声音,“这有什么不合适的?宣镇的百姓能吃,为什么我就吃不了呢?难道说,我当了皇帝之后,就应该吃的好一些,吃的珍贵一些,才能体现我的地位和身份吗?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app, \\\\app \\\\ 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地位和身份不是靠食物贵贱才能体现出来的,再说了,这些吃的也没什么毛病,我为什么就不能吃呢?”

刘众被赵这番话说的哑口无言,过了好长时间,才木讷的道:“老爷,可是您的安危乃是国家之本,万一出个什么差错,可该怎么办?”

“没事,这世界上哪里有那么多居心叵测的人,哪里有这么多想害我的人?有什么好害怕的?”赵摇摇头,随后拿起桌子上的一串羊肉串,吃了起来。

“你们也吃啊,别客气!”赵指了指自己面前桌子上的肉串,看着几人。

刘众倒是一串都没有吃,刘众虽然说跟着赵的时间也挺长的了,可是刘众跟赵的时候,已经是人到中年了,性格什么的也基本上都定型了。

对于刘众这种人来说,能和陛下坐在一张桌子上都是天下最大的殊荣了,怎么还敢再吃饭?

李小三倒是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在赵的吩咐下,拿起桌子上的肉串,吃了起来。

至于齐青田,也吃了一串肉串。

酒足饭饱之后,赵站了起来,从怀里取出几块银元,就要找摊主结账。

刘众急忙站了起来,“万万不可,还是臣来吧。”

刘众不待赵反应过来,便急忙跑到了摊主那里,将帐给结了。

看着跑过去的刘众,赵并没有阻拦。

“现在天色也不早了,你们赶紧回去睡觉吧。”赵走出烧烤摊,看着刘众几人,开口说道。

“是!陛下也早点回宫吧!”刘众冲着赵拱手行礼,开口说道。

齐青田和李小三他们两人也分别冲着赵行了一礼。

等到几人离开之后,赵看向跟在自己身后的陈东来,“走吧,回宫吧!”

赵回到皇宫之后,便来到了御书房,开始批阅还没有批阅完成的奏折。

等后半夜时,赵将今天批阅的奏折基本上都批阅完毕了。

如今宣镇正处于扩张期,各种繁杂事情数不胜数,所以赵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批阅奏折。

如果天下平定了,进入了平静期,那么赵手中的工作也会少很多。

第二天一大早,赵吃过早饭之后在皇宫的院子里开始锻炼身体。

这是赵雷打不动的习惯,除过在外领兵打仗之外,赵每天都会锻炼半个时辰。

锻炼完身体,吃过早饭之后,赵来到了御书房,开始处理新一天的事情。

赵不喜欢开早朝,不是说赵懒,而是赵觉得频繁的开早朝的话,会浪费不少的时间。

赵设置了两院以及数量众多的部门,这些部门各司其职,只需要完成自己手中的事情就行了。

这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办事的效率,所以频繁的开早朝就显得没有必要。

赵静静的坐在御书房里,批阅着奏折。

陈东来在御书房里忙上忙下,一会儿给赵端茶倒水,一会儿给赵磨墨取纸。

虽然有些繁忙,可是陈东来却并没有觉得劳累。

赵看着手中的一道奏折,眉头仅仅的皱在了一起。

这是一封赵大牛送上来的奏折,说的是曲阜孔府的事情。

如今,山东全境已经基本上被拿了下来,率领的预备役士兵也开始驻扎在各地,只要到时候相应的官员到达,就能将山东彻底的拿下。

这些事情在宣镇中有详细的规章制度以及详细的流程,所以赵对此也不是很操心。

赵大牛在奏折上说,在自己率领兵马攻打山东的时候,曲阜孔府一直忙上忙下,不停的帮着赵大牛。

虽然孔府的帮助对于赵大牛来说连锦上添花都算不上,可是人家毕竟帮了,赵大牛也不好彻底的踢开孔府。

所以,赵大牛就上了一封奏折,将这件事情告诉了赵。

其实在之前的时候,赵大牛就上过奏折,说过此事。只不过当时赵忙碌着对付孙承宗的事情,所以就暂时将此事放了下来。

现在赵看到赵大牛上的这封奏折,一下子就想了起来。

赵知道孔府这样做的原因,在赵还没有登基的时候,孔府就派人跑到宣镇,劝进赵,让赵登基为帝。

当时赵已经想对付孔府,可是又因为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