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5 章(1 / 1)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数沙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忌的喝骂着。

朝廷都快没了,再在乎身份什么的,也没有了任何用处。

“呵呵,当初有人提议迁都,可是被人阻止了。结果倒好,现在就算是想迁都,也迁不成了。

京城彻底的成了一座死城,北有草原的赵贼兵马,西有宣镇的赵贼兵马,东有辽东的赵贼兵马,南有山东湖广的赵贼兵马。

就算朕想提调金陵江南等地的兵马进京,恐怕连消息都没有办法送达。哈哈,好啊,好啊,大明的万里江山终于败在了你们这些官员的手中。”

崇祯宛若疯癫,癫狂的在御书房里面大喊大叫。

此时的崇祯已经绝望到了极点,他实在不敢想象,要是赵有朝一日,大军压境,他拿什么抵抗。

曹诏和曹变蛟两人跪在御书房中,身体不停的发抖。

良久之后,崇祯看着两人,两眼喷火,咬牙切齿的道:“将他们两个押入诏狱,孙承宗将朕手中的兵马都给败完了,他现在死了,朕拿他没办法。可是你们两个,朕绝对不会轻饶。”

崇祯的声音落下,跪在地上的高起潜急忙从地上爬了起来,往外面跑去。

片刻之后,七八个大汉将军冲进了御书房,将这两人拖走了。

与此同时,整个京城中人心惶惶,几乎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慌乱当中。

之前的时候,虽然有传言说孙承宗吃了败仗,将朝廷最后的兵马都给败完了,可是毕竟没有亲眼见到,所以京城中很多的人都还有一些怀疑,抱有一丝侥幸。

等到后来,虽然不停的有从宣镇那边逃回来的溃兵,可是相信的人依旧不是很多。

但是,自从昨天晚上曹诏率领着溃兵进城,城中的这些人也终于相信了孙承宗失败的消息。

再加上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小道消息,说陛下在听到这件事情之后,直接吐血昏迷了。

这个消息更是给京城中的人披上了一层恐惧的面纱。

一时间,整个京城彻底的慌乱了起来。

一些家产比较多的富户急忙收拾自家的东西,往城外逃去,这些人挤在城门口,将城门口堵成了一锅粥。

京城中的青皮流氓也趁势出来作乱,这些人在大街上公然抢夺财物,嚣张的厉害。

京城中的那些官员们很多人都没有心思去衙门,全都待在家里,和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官员们商议着该怎么办。

但也不是说京城上下的官员都是这种无耻之徒。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施邦曜穿戴整齐,坐着马车来到了都察院衙门的大门口。

要是放在以前,此时的都察院门口停满了轿子或者马车,可是这时,门前什么都没有。

施邦曜走下马车,看着门前冷落的都察院大门,脸色一阵的抽搐。

“真是该死,真是该死。我大明还没有亡,一个个的尽是卖国奸臣,无耻之徒。”施邦曜站在都察院的大门前,不停的喝骂着。

“老爷,如今京城里已经传遍了,孙阁老的兵马在宣镇涿鹿山吃了败仗,十万兵马全军覆没,如今朝廷最后的兵马都没了。”给施邦曜赶车的车夫跳下马车,小声说着。

施邦曜转过身子,瞪着这个车夫,喝骂道:“竖子,这种胡言乱语的话你也相信?我告诉你,这些话你都给我全忘了,以后不准说。”

“可是”

车夫还想解释什么,可是看着施邦曜那吃人的目光,闭上了嘴巴。

“哼!”施邦曜穿着官服,一甩衣袖,随后走进了都察院当中。

第六百七十一章 一副亡国之像

施邦曜走进都察院的大门中,他看着都察院冷落人稀的院子,脸色越来越难看起来。

“我大明还没有灭亡,一个个的就这么想换一个新主子吗?简直连猪狗都不如!”施邦曜站在都察院的大门中,破口大骂。

一个书吏从都察院的一个班房中走了出来,他原本正坐在班房中睡觉,施邦曜的喝骂声将他惊醒,这才走了出来。

刚刚出来,他就认出了施邦曜。

“大人!”书吏冲着施邦曜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虽然朝廷的兵马全都没了,可是现在京城还没有被赵拿下,施邦曜仍是左副都御史,职位要比书吏高上不知道多少。

“人都没来吗?”施邦曜看向这个书吏,沉声问道。

书吏摇摇头,“大人,没有,今天早上除过您之外,几乎没有一个人来,就连值班的其他书吏,也大都没来。”

“呵呵,这就是朝廷的官员?一个个都是些吃里扒外的货色。”施邦曜喝骂几声,随后一甩衣袖,来到了自己的班房中。

当他走进自己的班房后,从班房中的书架上取出几张宣纸,随后坐在桌子上写起了奏折。

没多长时间,施邦曜就将奏折写完。

施邦曜写的奏折是一封关于京城城防的奏折,他在这封奏折中说,如今朝廷最后的兵马已经全军覆没,当务之急就是重新招募兵马,将京城的城防先防守起来。

虽然施邦曜的这封奏折对于如今的局势没有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可是,在这种没有一个人来都察院的情况下,施邦曜能书写这样一封奏折,也是难能可贵的。

施邦曜写完奏折之后,带着奏折来到了通政司。

通政司是朝廷负责接收奏折的地方。

可是,当施邦曜来到通政司之后,却发现通政司里面也只剩下了几个小吏。至于通政司里面的官员,一个都没有。

施邦曜走出通政司的大门,长出一口气,一口唾沫吐在了地上。

“都是些什么玩意!”施邦曜暗骂一声,带着自己的奏折往皇宫的方向而去。

在请求召见之后,施邦曜在几个小黄门的带领下来到了御书房。

此时的崇祯正坐在御书房里面发呆,虽然他面前的桌子上依旧摆了不少奏折,可是他却没有任何心思去批阅。

朝廷都到了这一步,崇祯怎么可能还能心平气和的批阅奏折。

高起潜站在崇祯的旁边,脸上满是愁容。

“陛下,施大人来了!”一个小黄门走进了御书房,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之后,对着崇祯说道。

崇祯回过神来,看向小黄门,“让他进来吧!”

片刻之后,施邦曜走进了御书房。

一番见礼之后,施邦曜将自己奏折拿了出来。

高起潜走了下来,从施邦曜的手中接过奏折,放在了崇祯面前的桌子上。

崇祯拿起施邦曜的奏折,翻看起来。

看了没多长时间,崇祯将手中的奏折合上,看向施邦曜,“爱卿啊,招募兵马的事情先别说,朕现在问你,如今京城以及朝中怎么样了?”

虽然高起潜已经将城中的情况给崇祯说了,可是崇祯想听听施邦曜是怎么说的。

施邦曜恭恭敬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