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13 章(1 / 1)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数沙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发出来的那些粮食估计也撑不了几天了。”

这个百户走到赵的旁边,看着骑在战马上的赵,开口说道。

赵没有回答,反而看向李小三,“让军队的速度快一些,让后面押运淄重粮草的兵马赶紧进城。进城之后,将咱们之前在福王那里缴获的粮食拿出来一些,分发给荥阳的百姓。”

李小三急忙带着赵的命令往后面而去。

半个时辰之后,赵的兵马全部进入了荥阳城。

在赵的安排下,李小三也急忙按照赵的吩咐,将从福王那里缴获的粮食取出来一部分,分给了当地的百姓。

因为宋虎之前也发过军粮,所以荥阳城中的百姓们倒也没有多大的反应。

赵进驻荥阳城的县衙当中,因为明朝有官不修衙的传统,所以荥阳城中的衙门看上去非常的破旧。

赵坐在衙门大厅中,身下的椅子吱吱呀呀的响个不停。

之前宋虎留下来的那个百户站在赵的身侧,禀报着一些和荥阳有关的事情。

“大人,荥阳中的守军一共不到一百人,我们在到达荥阳城下的时候,城中的守军不敢抵抗,直接投降了。”宋虎留下来的百户说道。

赵轻笑道:“能兵不血刃之下就拿下荥阳城,也算是一件好事,虽然以咱们的实力,拿下荥阳城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你待会将城中的俘虏交接过来,交接过来之后,带上你的人马,去领一些粮食和物资,然后追赶宋虎吧。”

“遵命!”这个百户冲着赵行了一礼,随后退了出去。

当太阳落下西山的时候,李小三带着几个士兵来到了县衙当中。

李小三手中拿着一封信,是从宣镇而来的。

此时的赵正坐在书房中,完善着之前尚未完成的条条框框。

虽然烧柴汽车的图纸以及制造手册都弄出来了,可是这玩意现在除过赵之外,没有一个人会开,所以赵也不得不编写一部操作手册。

李小三站在书房门口,敲了敲书房的们,“大人,宣镇来信了,是宋先生送来了的。”

“宋先生?宋应星?”赵放下手中的毛笔,看向房门,“进来吧,门没锁。”

李小三推门而进,将手中的书信放在了赵面前的桌子上,“大人,这封信是宋先生送来的,说电灯泡已经制造成功了,而且还建立了几个制造电灯泡的流水线。”

赵一听这话,瞬间激动起来,他急忙拿起桌子上的书信,查看了封口之后就将其拆开。

赵的眼睛在信件上不停的扫动着,片刻之后,赵将手中的信件拍在桌子上,一脸兴奋的站了起来。

“哈哈!”赵大笑一声,“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么快就将电灯泡给制造出来了,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啊。之前给宋应星上的课没有白上,真是没有白上啊。”

赵一脸兴奋的哈哈大笑着。

“大人,这个电灯泡是不是就是之前您说的那种不用蜡烛的照明装置?”李小三看向赵。

“没错,就是那种照明装置,如今电灯泡已经制造了出来,到时候将这种电灯泡安装在宣镇的每个角落。

这样一来,宣镇的工厂就可以在晚上工作,皆时,税收也会相应的增加。

如今为了安全起见,晚上的时候火车一般是不运行的,可有了电灯泡之后,就算是晚上,火车也能运行了。火车的运输能力就会大大增加,从宣镇到太原府的距离就能缩减不少。”赵不停的解释着,脸上的笑容从头到尾都没有消失过。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电灯泡的重要性不次于水泥玻璃这种东西,虽然比不上蒸汽机,可是和水泥玻璃相比,还是能比得上的。

电灯泡可以将人从黑夜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劳动的效率和速度?

而且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减少火灾的发生。

在这个以木质结构为主的时代,蜡烛等照明工具很容易引起火灾。

有了电灯泡之类的东西,便能大大降低火灾的发生。

赵坐了下来,取出一张宣纸,书写了起来。

赵书写的是一封嘉奖宋应星的书信,虽然电灯泡的图纸以及制作流程是赵提供的,可是宋应星在制造的时候,也废了不少力气,该奖的时候就应该奖赏。

片刻之后,赵将书信写完,盖上自己的大印,封好口。

赵原本是想现在交给李小三让李小三派人送到宣镇去的,可是如今烧柴汽车这些东西尚未彻底完成,所以赵就暂时将嘉奖的信件留了下来,等到所有的东西全都完成之后再送到宣镇去。

第二天下午,赵将所有已经完成的东西全都交给了李小三,“你派人将这些东西全都送到宣镇,交给宋应星,记住,这些东西非常的重要,重要程度甚至不次于火车,万万不能有任何闪失。”

李小三拿着被赵装进一个木盒子里面的东西,重重的点头,“大人放心吧,我肯定会让这些东西安全到达宣镇,安全交给宋先生。”

李小三说罢,便带着这些东西走了出去。

片刻之后,十几匹战马朝着宣镇的方向狂奔而去。

“老师,咱们之前制造出来的那个电灯泡还亮着呢,这都好些天了,一直亮着,比蜡烛要亮上不少。”

在炼铁厂旁边的一个建筑群的院子中,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看着坐在院子当中,正在编写什么东西的宋应星,一脸兴奋的道。

宋应星放下手中的毛笔,笑道:“这可是总兵大人设计出来的东西,能不好吗?总兵大人设计出来的东西哪一个不好?”

“这倒也是!”年轻人点点头。

“你别在这里晃悠了,你赶紧去实验室,好好盯着电灯泡,看能亮多长时间。

如今修建电灯泡的流水线已经快要完工,发电厂也正在建造当中,为师这几天很忙。”

宋应星说吧,便站了起来,将桌子上的东西全都装进放在地上的篮子中,随后交给他的学生,“将这些东西送到件室,好好封存起来。没有我的命令,不准任何人打开。

为师现在要去一趟正在修建的发电厂,这几天快要完工了,为师去视察视察。

去让你李师哥他们过来,陪为师去一趟。”

学生接过宋应星送过来的篮子,行了一礼,随后带着这个篮子急匆匆的跑了出来。

如今的宋应星是工业部和研究院的主事人。

赵还特意让人给他修建了一个非常大的院子,让他能好好的研究这些东西。

宋应星也不负赵,在担任研究院之后,就将电灯泡制造了出来。

没多长时间,七八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站在了宋应星的面前。

“老师!”

这些人看着宋应星,躬身行了一礼。

宋应星点点头,道:“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