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冷冽一笑,手中的剑鞘毫不停顿。
......!
唐某人心里阴影面积甚大,今儿阳光明媚,哪里是下雨天了?
再说了,俺只是个半子,还是只是未来半子,又不是你儿子!
然而,这些话,唐老四是一句也不敢牢骚,他只能一边求饶一边解释道:“陛下,钓鱼真的是正事儿,那鱼,哎哟!那鱼是拿来给学校里的学生们解剖的!哎哟!痛!痛!痛!”
解剖?
呵呵!
解剖需要你唐老四亲自去钓鱼?
长安城卖鱼的少了么?
这样简单粗暴的借口,亏你丫的想得出来!
于是乎,李二陛下的手下得更重了!
唐老四见解释不成,只能哭丧着脸道:“别打了,陛下别打了!有什么吩咐您说就是,臣绝对办好!”
听得唐老四此言,李二陛下终于收手了,“能办妥?”
“能!必须能!嘶,哦!”
“不给朕撂挑子,不阴奉阳违?”
“绝不!”
“不疲懒了?”
“不敢了!不敢了!”
“那还差不多!”
李二陛下终于收起了剑鞘,转身一边朝着自己的椅子走去一边道:“自己找个椅子坐!现在也快中午了,想吃什么,给团太监说,叫他去御膳房让人准备。可别说皇帝差了你这个饿兵!”
这算是先打几剑鞘,然后请客吃个饭,给根胡萝卜么?
唐河上欲哭无泪,摇摇头道:“陛下,您还是说什么事儿吧!臣听完好去准备准备!”
早这么积极,会挨揍?
李二陛下心中冷哼一声,淡淡道:“在你出征归来之前,世家们听到了你的战报,被吓住了,所以找朕认了怂,也商定了一些事情。其中一件便是科举!朕是一直想找你商量商量的,结果你这厮一直不上朝。”
世家认输了?
难怪前些天出去忆苦思甜的时候发现好多新面孔,原来是世家子弟啊!
唐老四瘪了瘪嘴,还准备等官道修通以后好好收拾一下世家呢,哪里曾想到,对方这就认怂了?
“他们。”
唐老四脸色浮现出一股失落,问道:“他们愿意做些什么,又想要些什么?”
“第一,废除行卷;第二,献出孤本典籍;第三,负担出征军费一千万贯;第四......”
李二陛下一一道来,“至于他们想要的,很简单,让朕一碗水端平。”
卧槽!
听完李二陛下的叙述,唐老四情不自禁在心里吐槽,自己这老丈人真tm狠啊!用脚指头都能猜到,世家允诺的那六条,肯定是老丈人提出来的要求。
也看得出来,世家也是发现自己无路可走了,壮士断腕!不然怎么可能答应李二陛下那样的条件?
先说行卷,那是世家掌控朝堂的最主要手段。
然后孤本典籍,那可是世家之所以能有千年传承人才不断的主要原因。
然后军费......这次战争花得到一千万贯?唐某人亲自主导了战争,焉能不晓得最多只花了一百万贯?
......
也就自己这狠辣的老丈人才做得出来如此釜底抽薪的事情来啊!
世家应承了这么些条件,以后皇权不下县这种说法是基本上没了哟,世家彻底成了皇家的附庸。
与此同时,世家都做出了那样大的让步,成了皇族的附庸,那关陇贵族呢?
毫无疑问,原本大唐世家、皇家、关陇新贵三足鼎立的局面怕是直接会变成一家独大咯。
那么,往后的大唐会是怎么一个走向?
行的政治平衡将是什么一个样子?
君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还是君主立宪?
唐老四甩了甩脑袋,甩开了这些暂时不切合实际的想法,问道:“陛下,科举这事儿不是应该礼部来做么,交给臣作甚?”
“谁说你一个人做了?”
李二陛下翻了一个斜瞄了一眼唐老四,“礼部和你一起做。不过,科考的事情礼部负责。至于科考范畴,如何取士,如何平衡一下寒门和世家,这些事儿,你做主。”
“哦,对了!”
没等唐老四回答,李二陛下接着道:“如今不是新设置了几个都护府么,人才要求比较大。所以今年的科举,最好是能多选些人出来。嗯,可以参考一下你长安学院的期末考试嘛。”
懂鸟!
李二陛下一说完,唐老四立马明白了老丈人要让自己做什么事儿了。
简而言之,第一项,确定考题!
第二项,要公布考试范畴,不论是考数理化,还是考经书,都要让天下的读书人先学习,经过几个月的学习之后再考试!
第三才是确定要招收多少人,世家取多少,寒门取多少。
然后,礼部就只负责监考,阅卷......
唐老四一脸苦笑,老丈人啊,您这是把我当什么用?一个人负责了整个科考的绝大部分内容啊!
浓浓的忧伤出现在了心里,唐老四只想给自己一巴掌,怎么就经不起用刑,一下子答应了皇帝的要求了呢?
自己这要是换到某个年代,还不妥妥要被打成叛徒或者汉奸?
第390章 捅了马蜂窝
李二陛下可不给唐老四后悔的时间,当然,即便是唐老四后悔也只是然并卵。
所以,就在唐老四转身走出两仪殿书房的时候,一份份昭命从两仪殿书房经老太监之手传达到了长安各大门阀的手中。
“哎!还以为这事儿过了皇帝就忘了,原来是在等唐老四那厮空闲啊!”
收到诏命的卢二爷苦涩一笑,转头便下令让人飞鸽传书范阳。
与此同时,博陵崔老二,清河崔老三,太原王老三一样收到了李二发来的诏命,他们如同卢二爷一样,苦笑着朝自己的家里送去的飞鸽。
而此时,呆在长安学院山长办公室的唐某人也是一脸苦笑。
原因很简单,事情很难办啊!
若只是按照脑子里系统那个时代的公职人员考试那样,仅仅是出几道申论题和行测题,唐河上觉得那是相当简单不过了!毕竟,脑子里有诺达一个题库,嗯,若是按照电脑硬盘计算,唐老四觉得自己脑阔里面的题库至少五十个硬盘,1T的辣种!
可是,时下大唐读书人的素质......到底和那个时代没办法比。
别说行测了,即便是申论拿出来,估计能考试及格的都没几个。
总不能一次考试考出来的新科状元科科不及格吧?
于是乎,仅仅是出题,给大纲,这两件事儿就让唐老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人往往就是如此,一旦钻进了牛角尖,那便再也走不出来了。
每天在办公室绞尽脑汁的状况,一直持续了十天。
这十来天唐老四不是没想过考骈。
可想想,脑子里某个叫做起八代之衰的知识点,骈这东西顿时被唐老四舍弃。
考四书五经?
据说某个年代读书人全部成了没有脊梁的书呆子,这让唐老四感到后怕。
考八股?
呵呵!老朱家选出来的进士们别的不怎么样,党争倒是厉害得一批!
若非如此,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