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3 章(1 / 1)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一二三石头人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不太清楚了,太激动,没听清!”

“!!”

秦千古看了一下眼前的景象,一咬牙将马丢给了户曹,“你把马带回府衙,我跑去皇城探探情况!”

……

“捷报!突厥都护府都护府捷报!鹰扬卫、都护府将士取得防御战大捷,歼敌十三万,贼酋肆叶护、回讫可汗授首,敌联军分崩离析!”

“捷报!突厥都护府都护府捷报!鹰扬卫、都护府将士取得防御战大捷,歼敌十三万,贼酋肆叶护、回讫可汗授首,敌联军分崩离析!”

皇城内,信使的高呼点燃了各个押房。

将作监旁边,距离顺义门最近的火药监最先听到这个消息。实验室里的李德奖一脸激动,“大兄,外面好像在说,四郎他们赢了!”

“嗯!”

李德謇狠狠点头:“是啊,咱们胜了!”

对面的太仆寺,养鸽子的大佬听得有些不够真切,拉住自己的副手问到:“外面是不是在说大唐胜了?”

“是的!”

副手点了点头,一脸激动道:“卑职听得很清楚,大唐胜了!肆叶护和回讫可汗死了!都护府和鹰扬卫歼敌十数万呢!”

大唐通讯第一人脸色有些难看,倒不是因为自己的副手不懂事儿,而是有些后怕!还好老子当时投降了,不然怕是要和西突厥那个远方侄子一个下场啊,养鸽子,养鸽子!

尚书高官孙无忌从吏部押房走了出来,不着痕迹往右边看了一下,嗯,唐俭那厮还没出来,某得赶紧走!

却是不想,前脚刚刚迈出,身后就传来了熟悉的声音:“辅机,这是要去皇宫么?某也听到了捷报了,一起去一起去,正好想看看唐老四那个逆子有没有什么消息。那小子也真是的,出去了也不放两只鸽子回来,逆子,逆子!”

长孙无忌一脸无语,老唐,你t不装逼不犯贱能死?

中书省,老房咧嘴一笑:“走,老杜,捷报来了,咱们去瞧瞧!”

老杜嘴巴一瘪,心道:等着大郎把桥修好,某也高兴给你瞧瞧!

……

一份捷报,不仅仅唤起了百姓欢腾,更让一位位大唐重臣朝着李二陛下书房的方向赶去。同时,他们默契地做出了一个选择,距离唐俭那厮……略站远一点。

捷报送至皇帝书房之时,小丫头竟然先于李二陛下打开了来。

“怎么又去了回讫王庭?”

快速读完,李丽质嘴巴一瘪转手将捷报递给了李二陛下,招呼都不打一个直接走出了书房。

8。手机版阅读网址:8

370、连连捷报震世家

皇帝满头黑线,这尼玛,想看的时候就夺过去,不想看了就丢回来?有这样的黑心棉么?

哼!要不是朕这会儿有事儿,定然把那臭丫头吊起来打!

李二陛下冷哼一声,翻开了手里的捷报。

“陛下!”

却是不想,这捷报才刚刚翻开,来不及看到三行,一大波身影便出现在了书房。

为首的房乔打了一声招呼急急忙忙走了进来,看着皇帝正在看着一份羊皮纸,情不自禁把脑袋给凑了过去,“陛下,这就是传来的捷报?”

“”

李二陛下实在无语,这尼玛,前脚黑心棉才出去,你房乔又来凑热闹?还挨得那么近!

玄龄,你t是美女么?皇帝觉得有些恶心,尤其是那脖子边上喘来的热气里还有一股子胡辣汤的味道!!

“拿去!”

李二陛下干脆懒得看了,直接把捷报塞进了房乔的手里。

“嘿嘿!多谢陛下!”

房乔也不矫情,拿着捷报就读了起来:

“五年,冬月中旬,敌四国联军围攻突厥都护府!副都护社尔为护卫牧民后撤力战身亡,都护什钵苾、政委王微率领都护府将士以拒马、手雷坚守二日!”

房乔认真的读者捷报上的字眼,一旁的文武听得认认真真。

听到阿史那社尔力战身亡时,官员们个个脸上挂满的沉重。

听到都护府坚守两日,即将被攻破之时,官员们的脸上全是紧张!

听到唐河上及时赶到,他们长长吐出一口气来。

听到唐河上和房俊故意放慢开炮的频率,诱歼敌人三万人的时候,他们的脸上全是鸡贼的笑容。要是有外人在此,定然会说,尼玛谁说大唐的文官武将纯良来着?这是纯良的样子?

当他们听到敌人在第二天发起猛冲的时候,紧张再度写在了脸上。

终于,他们听到了肆叶护和回乞可汗的死亡,听到了那位英雄的鹰扬卫斥候以自己的性命换来了敌人的撤军之时,无不热泪盈眶。

“狗日的!”

一个官员情不自禁道:“这是哪个狗日的写的战报,写得如此声情并茂,老子都忍不住流眼泪了!那可怜的鹰扬卫侦察兵才二十岁啊!”

其实,整个大唐也就只有一个狗日的能用直白的语言写出感人肺腑的话语出来。

唐俭心里清楚得很,只是这次他没有站出来说一句“那是我家逆子写的!”,而是问道:“老房,还说什么了没有?”

说到底,老唐心里还是急啊!这里面虽然说鹰扬卫胜利了,可也死了一百多个士兵。那可是减员接近两成啊!

“臣以为!”

房乔继续读到:“此时敌军分崩离析,正是乘胜追击各个击破的最好时机,是以,臣将携鹰扬卫余部,追击回讫,灭之以后,再前往郁督军山!”

“完了?”

唐俭见房乔不再读下去,情不自禁问了出来。

“这份捷报,以此完结。”

房乔点了点头道:“四郎和鹰扬卫立大功了啊,可是,他们猴急什么,为何不带着都护府的士兵一起去,或者说和都护府的将士们一样等着李靖来了在一起走不行么?”

“战场之上,战况瞬息万变!”

李二陛下这才接过话头道:“唐河上的做法是正确的!”

“可是,他们只有八百多人了啊!”

“是啊!这说是捷报,可不是还让人揪心么?”

“哎!也不知道下一份捷报什么时候到啊!”

虽然李二陛下言之有理,可百官们都纷纷议论了起来。

不是他们谁的孩子在鹰扬卫里,而是在这个时候,整个鹰扬卫都是他们的孩子!

“行了!”

皇帝摆了摆手,“朕以为不必担心他们,你们也不想想,唐河上是什么人,和他爹一样鸡贼!他能做没把握的事情?再说了,鹰扬卫是什么装备?一千人可以灭了冲击着的几万联军,你们还怕他们在被打残了了回讫人哪里吃亏?都回去吧!回去等着下一份捷报送达!”

“诺!”

文武们纷纷拱手应诺,转身离去。

“玄龄、克明、辅机留下一下!”

官员们都走到了门口,李二陛下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将房杜长孙三人留了下来

两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百官们都焦急地等着北边的第二份捷报传来,每每下朝,他们都会情不自禁往金光门望一眼,深怕自己错过。

皇宫里的那位小丫头更是不堪,她每天都要跑到皇宫的北城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