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哼一声道:“滚!等等,回来!”
“陛下还有啥安排?”
刚刚转身的唐河上满心吐槽的转了回来,还有完没完?
“陛下,还有啥指示?”
吐槽归吐槽,老丈人还是不能得罪的,唐河上问到。
“那啥!”
皇帝犹犹豫豫道:“小丫头不是你接生的嘛,你有资格给他起个小名!朕就是问问你愿不愿意!”
给小公主起名?
唐河上愣了一下,这事儿,按照大唐的惯例,救命之恩是有这个资格的。唐河上将小公主剖腹出来,也算是救命之恩了。再加上,那是自己小姨妹,这还真说得上起名的资格。
不过,给公主起名字,老丈人你愿意?谁t不知道你是宠女狂魔?
“陛下,这合适?”
说实话,打心里,唐河上是愿意给小丫头起个名字的,为了照顾老丈人,他刻意问了一句。
不合适!
李二陛下很想这样说,可自己都嘴快问出来了,还能说不合适?
“墨迹个屁!”
李二翻了一个白眼道:“什么时候唐河上这样矫情了?”
“嘿嘿!”
唐河上咧嘴一笑,答道:“这不是怕您不高兴么?”
李二陛下的回答是冷冷一哼!仿佛在说,你老丈人是小气的人?
唐河上耸了耸肩,自家老丈人还真是!
“那行!”
唐老四笑道:“那我就给小妹妹起一个小名吧,大名您和皇后商量,如何?”
嗯!
李二陛下嗯了一声,心里好受了些。他那里看不出来,这是狗日的好女婿在顾忌自己的感受?
“就叫兕子吧!”
唐河上脑子一转,直接拿来主义,他道:“小公主虽然最后平安生产,可到底是难产了一会儿,不避免身子比正常生产的孩子略微差一些。兕乃凶兽,臣起这个小名的寓意就是希望小公主像兕一样顽强,健康成长。陛下以为如何?”
“兕?”
李二陛下眼珠子转动,这小名,朕心里为何如此满意,竟然有一种心有灵犀的感觉?
他嘴上却道:“哼,还算你有些墨水,起个小名还算尚可!”
“那当然!”
唐河上咧嘴一笑道:“唐某人的小姨妹,总不能学者农家娃娃一样,叫做狗蛋,或者狗剩吧?”
狗狗蛋、狗剩?
李二陛下原本挺不错的心情一下子被冲散!你丫的什么意思?讽刺朕是狗?
想到这里,李二陛下的脸色一下子垮了下来,狠狠道:“狗日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滚!”
滚就滚!
这个时候不滚,等着老丈人揍自己?
唐河上咧嘴一笑,抽身就跑!
见着那好女婿转身离去的背影,李二陛下情不自禁再骂了一句“狗日的”!
转身回到立政殿,李二陛下将小丫头小名的事情告诉了长孙皇后。
皇后的回答让皇后有些吃味,皇后道:“兕?这名字不错!本宫的女婿还是挺有才华的!”
有锤子个才华!
你是不晓得,你那狗日的女婿其实差点给你闺女起名为狗蛋!
小名敲定,李二陛下花了整整半天时间才想清楚了女儿的大名,谐音“命大”,按照佛家的话起名为“明达”!
不过,自家媳妇的反应让皇帝很不舒服,皇后的脸色有些嫌弃,仿佛在说本宫的女婿片刻就想出了小名,你这大名居然要花半天时间?
皇帝很想狡辩一句“大名和小名能一样?”
可到了最后,没说!
只是掏出心里的小本本,给唐河上重重记下了一笔秋后折算的账务!
第283章 伪差等生的郁郁!
走出立政殿的第二天,唐河上开始忙碌了起来,这次回长安本是准备给学院的教习们教授《格物》《地理》《生物》三本书的,可回来就遇到自家母亲生下唐老七,然后又带着李承乾哥仨跑了一趟太白山拐嗯,请来孙思邈。
再之后,又是给李承乾治疗骨折,给长孙皇后剖腹产。
一来二去,原本想要做的事情没有做,倒是其他的事情做了不少。
而这会儿所有闲杂的事情结束,唐河上依旧没机会给教习们教授《格物》《地理》《生物》三本教材,时下已经是五月下旬,距离六月初也就不到十天时间。这就意味着一学期的教学即将结束。所以,唐河上必须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期末的考试出题上来。
原本,若是唐河上没在长安,这些事儿自然由马周、小李、崔珏三个人组织着教习们做就行了,可是,这不山长回来了么?
既然是忙碌,唐某人当然不可能只是做这样一件事情。
还有这医学院建设、医院建设这些工作需要唐河上兼顾。
虽然选址的事情有刘刚在做,可后续的医学院布局、医院分科布局这些都要唐河上画成设计图。
而且,刘刚是郎中,建筑方面的事情堪称一概不知,就连唐河上已经画出来的那些设计图都看球不懂!这让唐某人不得不留出时间和唐氏建筑有限公司的匠人们沟通。
毕竟,医院和医学院比长安学院的构造更加复杂。
哦,忘了说,还有许多玩意儿需要从脑子里搬出来。
比如,长安学院下学期要用于教学使用的物理实验器材,透镜啊、钢叉啊什么的;比如生物课所需要的显微镜、镊子、载玻片;比如地理课需要的地球仪!
唐氏地球仪很明显必须把本初子午线设置在朱雀大街,这就意味着唐某人并不能完全照搬脑阔里的那个球。
然后,是医学院需要用的东西,显微镜、手术刀、福尔马林
尤其是福尔马林,在大唐的技术条件下要弄出来可花费了唐河上不少的脑细胞。没办法啊,虽然现在还没有一具自愿捐献来用于医学的尸体,可这玩意总得建立不是?总不能带着未来医学院里那些娃娃偷偷去掘坟墓吧?
那怕是课程没上几堂,医学院就要被老学究们团团围住,唐某四也得被推上砍头台!
这一项项,落实起来让上忙得有时候脚不沾地,有时候屁股不挪窝。
和唐河上一样,忙碌着的还有老道士孙思邈。这位便宜大师兄看上去是个平平无奇的老仙长,可实际上是个大狠人!
唐河上深有体会,这位师兄经常拜读唐河上给的那现代医学课本到深夜,半夜里从大安坊跑到来庭坊然后翻越围墙找唐河上问问题的次数是当真不少!
多少次,唐河上留孙思邈在学院,老道士都摇头拒绝,自己身体那么好,走些路没啥!更何况,翻墙走避还能锻炼身体,多好?
劝阻无果,唐河上也懒得理会,反正这老头在大山里都没把自己药死,你还怕他翻墙摔死?五禽戏百炼了?
刘刚也是脚不沾地,抛开师傅指令自己做的选址,建医学院和医院的任务,前御医还每天晚上拜读着恩师给的典籍。
由浅入深,虽然好多地方都很晦涩,可结合多年行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