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相差不了多少。
有道是一份快乐,经过分享能成为两份快了,一份忧愁经过分享就只剩下半分忧愁。
皇帝耶无外乎如是,整个事情的经过讲完,李二陛下心中的郁郁还真少了不少。
“朕是不是很差劲,竟然和一个娃娃生气。”
郁结减少,皇帝这个时候才觉得在唐四郎一事儿上,自己有些小气了,忍不住自嘲道。
一旁的长孙皇后笑了笑,不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反而问道:“那陛下准备怎么处置几个娃娃?”
这倒是个问题!
李二陛下眼睛一转,却没能想到办法。
放是肯定要放的,现在已经证实,唐河上确实是自己推测的,没道理关太久。
关键是放出来之后怎么办,这才是李二没有想到的。
论功行赏?朕,好像有些不甘心啊!凭啥立了功就能气皇帝!就因为年轻,是侄子辈?李二陛下不想惯这种风气,不然往后还不得气死?
不封赏吧,又不行,功勋制度是国本之一,不容违背。
所以,皇帝摇摇头道:“放是肯定要放的,其他的朕也拿不定主意!”
夫妻多年,长孙皇后如何猜不到自己丈夫心中那小小的不服气?咧嘴嘲笑道:“怕是陛下小心思在作怪吧!”
李二陛下眉毛一挑,像极了一只被踩住痛脚的猫,马上正色反对道:“怎么可能,谁不知道朕是个心胸宽广的皇帝!不信,你去问魏征!”
长孙皇后回应的是一声嗤笑!
这让李二陛下觉得一股火气从胸中涌起,然后顺流而下直接抵达肾脏!
一个翻身,将妻子压住,李二狠狠道:“你也来嘲笑朕!看看朕怎么收拾你!”
然后,此处省略!
三十二岁的皇帝似乎体力还不错,一口气竟然折腾了半个时辰。只是,这场战斗并不如李二陛下预想的哪样以女人的讨饶结束,反而是皇后有些意犹未尽!
女人,果然是三十如狼啊!
不能在发生第二次战斗了,皇帝陛下不着痕迹揉了揉有些微微发软的腰部,脑袋快速转动,他要找一个话题,转移观音婢的注意力!
嗯!有了!
李二陛下眼睛一亮,战斗打响之前提及的唐老四的问题不正好此时拿出来再讨论么?
“观音婢,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处置几个娃娃?”
李二陛下一下子就问了出来,没有半点不好意思,脸面什么的,有腰子重要?
果然,皇帝这个问题一抛出来,习惯给丈夫排忧解难的长孙皇后立马有了反应。眉目上的春色快速褪去,替换上浅浅的思考皱纹。
看着妻子的神色,李二陛下脸上闪过一丝心有余悸和庆幸。
作为一个能够享誉千年的贤皇后,长孙无垢十分聪慧。
思考了一刻钟以后,开口道:“陛下,奴倒是有一个方法!”
嗯?
李二陛下顿时喜上眉梢,原本只想借机休战,却两件事情都成了!
意外之喜啊!李二陛下立马问道:“什么办法?”
长孙无垢回答道:“陛下不如下一道旨意,封个虚职,然后让几个娃娃进宫来读书!虽说几个娃娃都曾在国子监待过,可国子监里的博士能比得上李师和颜师?再说了,让李师给他们收收心,不正好吗?”
秒啊!
听完长孙的意见,李二陛下眼睛立马亮了!
第34章 你,很好!
不光是妙,皇后的主意简直是妙不可言啊!
李师,全名李纲,又名李媛,杨勇的老师,也教导过李建成,一个月前才被李二请回来了皇宫。没错,此人有一个响当当的历史名号叫“太子杀手”!传闻此人刚正不阿,最见不得不尊礼法,不学无术的晚辈后生!
颜师,写作颜思鲁,博学善,工于诂训。这老头也了不得,做过杨勇的东宫学士,做过杨俨的侍读。为人严谨,典型的儒生!
皇后名义上让唐老四几个娃娃进东宫跟着这两个老头读书,实际上就是给几个娃娃身上压上两座大山!
五个山峰那种!
试想一下,像唐老四这跳脱的小家伙和一个严苛的老师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这一瞬间,皇帝陛下情不自禁发散思维,仿佛看到了唐河上呆木呆木地将手心伸出,然后两位老师的戒尺落下!
嗯,一定会是这样!
李二陛下觉得心里爽了!爽到好像腰也不那么酸软,仿佛能发动下一场战斗了......
当然,皇帝身心舒爽这个事情的逻辑关系要以时间关系作为参照。
......
终于,唐河上和伙伴们在住了一夜天牢以后,无罪释放。
小伙伴们在东市口约好改日相聚平康坊之后分道扬镳。
莒国公府迎接唐河上的方式很隆重,丫鬟站成两排分裂左右,母亲和兄弟们站在门口。这仿佛不是在迎接一个从天牢走出来的囚犯,而是在迎接一位战斗英雄归家。
被母亲和兄弟们要求着跨过火盆,唐老四有心中有些激动。曾几何时,自己在平康坊闹了事儿回来,也类似这种阵仗。只不过是将那烧的通红的火盆换成了木棍。
“让母亲和兄弟们担心了!”
唐河上郑重行礼,由衷致歉。
母亲元氏笑着摇摇头道:“自家人,客气个甚?天牢简陋,老四你肯定没休息好,赶紧去休息吧!”
“诺!”
唐河上应了一声,再分别与兄弟们说了一声,走向了自己的房间。
看着自己儿子离去的背影,元氏由衷觉得自己那调皮捣蛋的四儿子长大了。
巳时四刻,刚睡下不到一个时辰的唐河上被丫鬟叫醒。据丫鬟说,皇帝封赏的旨意到了。
终于不闹腾了?
唐河上眉毛一挑,翻身下床。
“哟,熟人啊!”
走进正厅,看着里面正在等候的绿袍内侍,唐河上笑道:“这位内侍,又见面了啊!你这脸是怎么回事儿?”
绿袍小太监正是昨日到府上传信那位。今天也依旧是挂着熟悉的笑容,只是看上去脸好像有些红肿。
小太监的脸一边抽抽,一边说道:“昨夜,一位上官没控制住,尿了!恰好小的就在旁边。那位上官以为小的是在嘲笑他,被罚掌嘴十下......”
唐河上听完,没有嘲笑小太监点背,只是点点头道:“传旨吧!”
大唐的圣旨不是“奉天承运皇帝,昭曰”,而是:莒国公四子唐河上,北上救父,生擒颉利......贞观四年二月二十六日门下省制。
圣旨的内容不多,也就几十个字,前端说唐河上做了什么事儿,后端加上封赏,最后落款,简单明了。
不过,这封赏有些奇怪,至少唐河上是这样认为。
勋爵赏赐了宣德郎,正经八百的正七品散官。这一点上,唐老四觉得李二陛下还是很大气,品级还行,也没把自己弄到武散官里面去。
实物上,赏赐千金!
这就有些小气了,一千铜钱,也就是一贯,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