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0 章(1 / 1)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一二三石头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需要秦千古和检察院第一检察长王珪二人带队进行,决计不能以宁可杀错一千不可放过一个为原则,而是必须将那些能够引领回正确道路的吏员一盏明灯,给那些已经烂透了的小吏予以打击。

地产经济的开发,更需要秦千古参与进去。坊民的动员,拆迁的先后顺序,拆迁之后的建设规划,如何让地产商业最大化,这些都是秦千古需要考虑的问题。他还需要和所有有兴趣参与地产经济的勋贵、商贾进行沟通。要让百姓的利益合理最大化,同时又得兼顾投资者的利益。

相比起来,基础建设中的公共交通一时间好像成了最简单的事情。挽马有太仆寺提供,马车轴承有唐老四的给出的图纸,马车也有相应的设计图纸。至于轨道,长孙家的铁厂产出的钢铁早已达到技术标准。都不需要打唐老四的名号,长孙家就会将需要的铁送过来。

要知道,长孙家可是雍州刺史的舅舅。

而其余的基础建设,那大多都在长安城正式开始拆迁重建的时候作为配套设施进行建设。

至于最后的税收,秦千古不准备亲自处理,只需要派出府里一个转管税收的官员和民部一起搭手就行。

而朝堂,为了切实推进秦千古的提议、唐老四的设想,许多人也都陷入了忙碌。

比如,前刑部尚书,现任警察部第一任部长李道宗。他虽然不需要带队进行扫黑除恶,可总得眼睛擦亮些免得有些人乱来污了警察的名声吧。再说了,那检察院没有羁押职能和审讯的职能,本部长还得监督审讯和抓捕。

搞得本王都差点没时间去圈地方修球场了,怎么一个累字了得!

检察院很累,准确的说是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很累!自打老板王珪回来宣布要对雍州所有小吏进行盘查之后,大家就进入了忙碌的状态。这可是检察院自转型一来的第一仗,老板发话了,一定要打好,打漂亮!

咳,当然,多少检察官们也想借着这口吹风,做出点成绩来,总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顶一个闻风奏事屁用没有的头衔嘛!

长孙家的钢铁作坊也很忙,除去最新建成的二十口高炉,之前的所有高炉都已经变成了转炉。即便是这样,每天产出的钢铁都还有些不够用。火药监那边要的钢铁量很大,对钢铁的要求最高,禹门口对钢铁的需求一点都不必火药监少,质量要求略微低了一丢丢;

现在,自己侄儿治所要做地产改革,那么钢铁的要求一下子也增大了;还有轨道交通,这也是个无底洞,毕竟按照唐老四的设想,长安城里的轨道只是试水,要是以后真的开通整个大唐的轨道交通,那才是大量要钢铁的时候!哦,忘了说,还有汉阳的造船厂,据说对铁的要求也挺大!

李二陛下也很忙碌,每天需要抽时间看奏章,还要抽时间听百骑和飞虎军对最近雍州改革的情况汇报,最主要的是,李二陛下每天必须抽出时间去看看自己的发妻。毕竟,皇后娘娘估摸着这个月就要生了。

唐俭和李二陛下有些相同,他需要带着民部做好税务改革,毕竟是自己儿子提的意见,怎么着当爹的也得帮儿子落实好。同时,唐老爹还需要每天抽时间陪陪自家媳妇,唐老七估摸着半个月就要钻出来了,嗯,略微比皇宫那个龙蛋要大些。

孕妇嘛,不管生了几个孩子,临着要生产的时候,总是有些情绪化。

......

忙碌,会让人觉得时间不够用,秦千古很想将自己分切成几块,更想拥有一根金手指我的一天有24时辰!

当然,忙碌,总会有效果。

两三天时间,打黑专场的第一次行动就开始了。与此同时,一份份大字报在长安城的公告牌上张贴了出来。有的写着关于公共交通的事情,有的写着扫黑除恶的内容,有的写着吏治改革的方向......

通过口嗨弄出长安这个样子的唐老四也很忙碌。

木料到位,工匠到位,直尺、圆规、三角板等等工具也被工匠们一一制作出来。接下来的事情,自然是根据设计图制作海军舰船的每一个零配件。

依照唐老四的构思和设计,海军舰船将以每一块木板为零件,制作好了之后用铆钉和鱼胶进行拼装和密封。最终,构成一座座巨无霸。

顶着南方的烈阳,站在空旷的制造流水线上,唐老四时不时拿起制作好的木板用尺子仔细衡量。

“这块做得不错,继续坚持!”

“这一块,废了,误差一定不能超出一毫米,一块短,块块短,这样下来,十块八块拼凑起来,就要短一厘米。这样大豁口,足以让巨舰进水沉没!”

“说了多少次,可以将木板预留长一点,然后用凿子一点一点的修。这样做虽然会消耗木料,但是,能确保每一块木板的精确度!”

唐河上一边量,一边评头论足,遇到那些不够精确的,唐将军毫不犹豫劈头盖脸会对那制作的工匠进行语言指导。

热火朝天的制作现场,被唐老四骂过的可不在少数。只是,没有一个人反驳,他们知道,自己是在缔造传奇。

第257章 这尼玛确定是教材?马主任尴尬了!

很多时候,忙碌预示着欣欣向荣。

至少,不论在长安还是在汉阳,这片忙碌的景象都预示着整个大唐一片欣欣向荣。

作为唐河上缔造的花费精力最多的长安学院,自然是唐河上最具希望的地方。这里一千名孩子们已经完成了将近一年的学习,曾成功做出过为贫困人群募捐送炭,开创过足球联赛先河。

他们从未让唐河上失望,完全对得起唐山长所说的那句“学生们才是大唐真正的未来”。

当然,学生们有出息,这完全离不开唐河上和一众教习们的努力。

尤其是在唐河上近些日子不再长安之时,颜思鲁、马周、崔珏、李义府四人挑起了长安学院的大梁,有条不紊地推行着学院的教育工作。

这不,农历五月即将到来,长安学院上半年的课程即将结束,马周这个名义上的勋贵班级年级主任,实际上唐老四的长安学院第二副手召集了颜思鲁、崔珏、李义府以及一众教习在长安学院小会议室召开了会议。

不要问唐老四的第一副手是谁,那厮目前担任大唐道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呢!此时,王董已经在黄河的东岸建设起了两座日产百吨级别的水泥厂,河东岸的道路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