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这可比本公子在青楼夜宿一晚上还要累啊!腿都不是自己的了!”“是啊,教官!”武元爽也跟着哥哥坐在了地上一边揉腿一边道:“休息半天,咱们下午再继续吧!”“不行!”薛仁贵的回答十分果决!武元庆脾气起来了,冷哼一声道:“反正老子不练了!”“对!不练了!”武元爽应和道:“老子是唐老四骗来的,有本事让他来训练老子。他怎么做,老子就怎么做!”刘仁轨的眉头越皱越高,老子被你们连累着跑了六里地都没叫冤屈,你们就要吵着不训练了?不行!这样的兵,说什么都不能用!“不练是吧?”薛仁贵冷冷一笑,转身离去!刘仁轨和武家兄弟都以为薛仁贵气跑了。一人心里对薛仁贵打了差评,到底是年轻了经受不住气;另外两人对视一笑,果然,那小校尉还是畏惧咱们的身份的!只是,薛仁贵没多久又回来了!这倒是出乎了新兵三人组的意料!只见薛仁贵拿着一柄大弓,冷冷道:“不练?可以啊,本将手里又死亡指标,弄死你们大家都轻松了!”“你敢么?”武元爽冷冷一笑:“我爹可是武士彟!”薛仁贵没有答话,直接弯弓射出一箭,那箭矢正好定在了武元爽不雅之处外一拳。“我能射到这里,就能射得再往上几分!”薛仁贵酷酷道:“练还是不练,二位自己考虑!”这尼玛!武元爽双腿打颤,差点没憋住尿!“练!”他一个激灵从地上爬了起来,那速度无语伦比!武元庆哪里看不出来这狗日的校尉是认真的?他也跟着爬了起来,心里狠狠道:小校尉,等本小公爷走出军营之后要你好受!训练就此继续,一练就是一整天!武家兄弟格外卖力,明显是怕了薛仁贵背后的长弓!训练的成果斐然,仅仅一天,左右转、左右前后看齐,三人小队有模有样。夜临,武家兄弟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自己的床上。腿部已经没了知觉!“冯智戴!你个狗日的大骗子!”武元爽揉着自己的脚,情不自禁哭了出来。
第254章 雍州府的5.0升级计划!(上)
对于自家老弟对冯智戴的控诉,武元庆深以为为然。
只是,武元庆未曾想到的是,他们兄弟二人对冯智戴的控诉将持续进行,最终从有声变成无声。
训练就在武元庆和武元爽这份只有室友刘仁轨才深有体会的变迁中不断推行。在这个过程中,刘仁轨终于相信了自家将军从汉阳邮寄来的那封信上简短的文字:如果海军连两个纨绔都训练不好,怎么能成为大唐海上的钢铁长城?
薛仁贵也终于发现,原来自己真的误会了那个清瘦的新兵。
从训练开始至今,这位叫做刘仁轨的新兵从未叫过苦,也从未喊过累。
如果把三个月的新兵训练期分成几个时期,那么最好的划分节点应该是半个月一期,最初的半个月最累。
第一期就此过去,武元庆和武元爽依旧喜欢叫苦叫累,但是薛仁贵看得出来他们已经开始适应军营的生活节奏和训练的强度。
这让他也略微对两个少爷兵有了些改观,但也仅仅是这样而已。在薛仁贵看来,三个新兵,目前还没有资格称为兵,准确的说这三人还不具备成为二二二方阵一员素质。
至于以后能不能,这得练了才知道。
......
左武卫营房,海军士兵的训练持续进行着,海军三个插班新兵的训练也持续进行着。
正是此时,雍州府衙里年轻的刺史府长吏秦千古郑重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盒子。他神色肃穆对着盒子拱了拱手仿佛盒子里住着的是儒家圣贤。
深吸一口气,秦千古强行让自己的手不那么颤抖,然后轻轻拨开盒子的盖子,里面躺着的不是儒家圣人而是一个信封。
信封上写道:雍州长吏秦千古亲启。
年轻的长吏将信封翻了过来,背面的火漆早已被撕开。
那是不久之前秦千古自己撕掉的,他已经不记得这是自己第几次拿出这封信。
他只知道,信里的内容已经背得滚瓜烂熟。
可即便如此,每一次打开这封信新,秦千古都觉得自己被信里的内容深深震慑。
“秦长吏
见信如晤。
此时,某大抵已经远赴汉阳,谨以最真挚的谢意敬上,感谢你愿意陪着唐某在长安狠狠闹腾一次。余下,是唐某些许设想或许于雍州府、长安城略有益处。长吏若是觉得唐某的设想尚可,大可试着落实。若是有不到之处,还请你自行拾遗补缺。建议如下:
一、将扫黑除恶工作常态化,充分发挥最近改变职能的警察部在府衙设置的警察厅的效果,既能有效推进长安的治安,以求达到夜不闭户的效果,又能有效促进警务系统在雍州的职能转型。
二、......”
再度看了一遍这封信,秦千古在此被震撼。
唐山长大唐麒麟的名号果然十分恰当,一封信里洋洋洒洒一共五条,汇聚起来,是一整套的行政改革方案,直接指明了未来雍州府的行政改革方向。
这一次的阅读与以往不同,秦千古一边阅读信件,一边书写剖析,仿佛想将整个信纸上的内容给琢磨吃透。
这一日,雍州长吏没有处理任何政务,拿着那封信件在房间里整整呆了一个下午。
翌日,一早,雍州长吏秦千古一早进入了皇城,他神色肃穆仿佛下了一个很重大的决定。
太极殿的早朝如期进行,只是那唱喝“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人不再是曾经的老太监。
就在公鸭嗓音落下之后,秦千古提着官袍的下摆走了出来,他扣响了朝勿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雍州府有本要奏?
皇帝有些愕然,平日里眼前这位实权雍州二把手可很少在朝堂说话。
李二陛下沉声道:“秦爱卿请讲!”
“诺!”
秦千古躬身行了一礼道:“启禀陛下,雍州府拟定了些许政务计划,涉及面比较广,是以臣以为必须经陛下与诸公同意之后,联合民部、警察部、检察院、工部、吏部联合实施。”
“什么?这么多部门联合实施?”
“好像说得是这样!”
“......”
朝堂一下子炸了锅。
一个州府,要弄什么计划,需要三省六部里四个部门以及曾经的御史台总共五个部门联合落实?
“陛下!”
一个官员站了出来道:“此事不符合常理!而且,警察、检查两个部门这才做了职能分工,还需要联合大理寺,哦不,联合法院进行唐律的编撰,哪有时间配合刺史府办事?臣反对!”
一个省分要求几个国家职能部门配合工作,这不符合常理,更不符合中央集权的逻辑基本。